王帅
-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辽宁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研究辽宁地区的地壳厚度及泊松比被引量:13
- 2010年
- 文中利用辽宁省数字地震遥测台网15个台站记录的远震P波波形资料,用频率域反褶积方法提取接收函数,由H-Kappa叠加方法得到了各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研究结果表明,辽宁地区的地壳泊松比在0.25~0.29之间,地壳厚度介于31~36km之间,东部褶隆带的地壳厚度从北向南由31km增至35km。松辽构造盆地地壳厚度变化不大,平均厚度为31km。辽西褶隆带与东部褶隆带的地壳厚度均比哈尔滨构造盆地厚约2~4km。
- 贾丽华崇加军刘渊源倪四道戴瑾王帅
- 关键词:接收函数地壳结构泊松比
- 传说松代震群是因岩浆挤入引发的
- 2008年
- 脇田 宏郭晓燕王帅
- 关键词:震群岩浆断层活动性氦同位素氡浓度传说
- 辽宁省“十五”数字化地磁数据分析系统被引量:3
- 2011年
- 依据台站"十五"数字化地磁工作需求,结合地磁学科组运行管理的相关技术要求,研发辽宁省"十五"数字化地磁数据分析系统。该软件采用IDL作为开发语言,Oracle 10g数据库管理数据,主要包含用户管理模块、日志管理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3部分,具备数据实时处理、快速成像、操作简便、安全稳定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台站地磁数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实用价值。
- 孙鸿雁殷轶娜郑国栋王帅
- 关键词:前兆台网地磁数据分析系统设计
- 地震数据传输网络的设计与具体实施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主要介绍了辽宁地震数据传输网络的设计与具体实施过程。分别介绍了IP地址规划;台站局域网的设计与综合布线;省局局域网设计;台站到省局区域中心的网络设计。在实施中通过路由器的配置来保证数据流的畅通,实现全网互联互通。
- 王中黄亮孙素梅杨群山王帅于笑非
- 关键词:SDH路由器
- 辽宁地震速报与编目结果对比分析
- 2017年
- 速报工作的关键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的报出地震三要素。经过对所选的速报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并与编目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在速报过程中,在以包围震中为原则的前提下,一般网内与网缘地震所选台数在7至9个台,网外地震所选台数在10至15个台,这样的速报结果与辽宁地震目录结果最为接近。通过速报与编目定位结果的对比,分析在不影响地震速报质量的前提下,使用最佳数量的台站定位出辽宁北部、辽宁中部以及辽宁南部地震多发区域与地震编目最接近的结果。
- 王承伟梁一婧李恩来王帅安祥宇
- 关键词:地震速报地震定位地震编目
- 辽宁地区S波非弹性衰减Q值及台站场地响应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利用辽宁省地震台网2009~2014年所记录到的39个地震事件,震级为M_L3.2~4.6,研究了辽宁地区S波非弹性衰减Q值和台站的场地响应,得到辽宁地区的Q值和频率之间的关系Q(f)=552.7f^(0.2801)。说明辽宁地区处于Q值的中等范围,地震活动性相对较低;同时得到了32个台站的场地响应,大部分台站的场地响应基本在1附近,无明显的场地放大效应。
- 李恩来王承伟王帅安祥宇
- 关键词:Q值地震活动性
- 地震定位方法适用性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选取辽宁区域三种不同类型的六次地震事件,运用单纯型、Hyposat、HYP2000三种定位方法对其进行重新定位,产出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yposat方法在定位这三种类型的地震时,残差范围最小最为稳定,定位网内地震时震中差也相对比较小,较适用于内陆地震和矿震的地震定位。
- 王承伟李恩来王帅安祥宇赵倩杨振鹏
- 辽宁地区近震走时与震中距间关系研究
- 2011年
- 本文通过对辽宁数字地震台网控制区内近11年的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应用最小二乘法求回归方程等一系列相关公式进行计算,最终依据辽宁地区近震走时与震中距之间关系,归纳成表。为编制辽宁地区近震走时表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 梁灿李子涛张欣然孙鸿雁殷轶娜梁一婧王帅王亮尹涛
- 关键词:震中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