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希然

作品数:9 被引量:13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矿井
  • 2篇地下矿
  • 2篇地下矿山
  • 2篇人体热舒适
  • 2篇突水
  • 2篇热舒适
  • 2篇矿山
  • 1篇等级公路
  • 1篇地质
  • 1篇顶板
  • 1篇顶板稳定
  • 1篇顶板稳定性
  • 1篇人体舒适度
  • 1篇山区高等级公...
  • 1篇深部开采
  • 1篇事故分析
  • 1篇水文地质
  • 1篇水源判别
  • 1篇突水机制
  • 1篇突水水源

机构

  • 9篇中南大学

作者

  • 9篇王希然
  • 3篇柳皎
  • 3篇李夕兵
  • 2篇刘爱华
  • 2篇董陇军
  • 1篇王珊
  • 1篇宫凤强
  • 1篇吴超
  • 1篇赵国彦
  • 1篇鲁金涛
  • 1篇陈沅江
  • 1篇廖九波
  • 1篇孙飞飞
  • 1篇邹洋
  • 1篇杨梦莹
  • 1篇王江
  • 1篇马驰

传媒

  • 3篇中国安全科学...
  • 2篇科技导报
  • 1篇安全与环境工...
  • 1篇中国矿山工程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年份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矿井高温高湿职业危害及其临界预防点确定被引量:30
2012年
为预防矿井高温高湿热害对矿工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对矿井热源以及高温高湿环境导致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选取等效温度(TET)和综合温度指标(TZ)作为热应力指标,调查研究矿井高温高湿环境造成的矿工疲劳问题和烦恼问题。提出在矿井特殊环境下导致矿工疲劳和烦恼的临界预防点—TET指标临界值和TZ指标临界值分别为28.48℃和26.14℃,并给出矿井临界深度745 m。结果表明:提出的临界预防值与国内外已经制定的标准有一定的一致性。矿井开采超过临界深度后,矿工疲劳、烦恼影响程度将随开采深度急剧增加。不同深度矿井应该采取不同的降温标准。
王希然李夕兵董陇军
关键词:矿井高温高湿环境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Fisher判别分析法的矿井突水水源识别方法被引量:85
2012年
为有效地预防矿井突水事故,及早识别突水水源是关键工作之一。根据矿井各含水层水化学成分的差异性,选取7种水化学成分指标作为突水水源识别的样本变量。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PCA)与Fisher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突水水源判别模型。以新庄孜煤矿不同水层的水化学特征资料中的33个为学习样本,12个为预测样本,对该模型进行检验和应用,并与传统Fisher判别分析模型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PCA与Fisher突水水源判别模型能够有效地消除样本变量指标间的相互影响,使突水水源判别结果更加准确。
鲁金涛李夕兵宫凤强王希然柳皎
关键词:FISHER判别分析矿井突水水源判别矿井水文地质
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环境损伤影响可拓性评价
2013年
中国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对其周边沿线区域内的环境损伤破坏比较严重,主要包括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生态环境污染和社会环境影响,所以公路建设的环境损伤评价工作十分重要。为了评估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对区域环境的总体影响,通过对公路建设可能造成的环境损伤影响分析,提出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损伤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引入了可拓学理论,使用物元可拓评价法进行环境损伤评价研究。在评价中以在建的张家界-花垣高速公路为例进行分析,根据张花高速公路现场调研考察所得的数据,建立了环境损伤影响评判的物元模型,给出了基于关联函数的可拓评判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利用物元可拓法中的关联度函数及权重系数等计算手段,能使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物元可拓评价法能客观反映山区高等级公路在建项目的环境损伤影响情况。
吴超杨梦莹陈沅江王希然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关联函数
某无轨开拓地下矿山风险管理方法与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本文采用现场观察法和安全检查表法对贵州某无轨开拓地下矿山的地下开采系统、充填站、排矸场、井下爆破器材库、矿区地面交通运输系统和大型无轨设备6个主要作业单元进行了危险源辨识;同时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所有危险源进行了风险评价与分级,指出现有条件下该无轨开拓地下矿山的主要风险是冒顶片帮事故、爆炸事故以及大型无轨设备井下危害;进而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分析了三类典型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实现矿山本质安全的风险控制措施和标准化管理方法。
刘爱华田永康刘天忠王希然柳皎
关键词:地下矿山危险源辨识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矿井人体热舒适性评价被引量:5
2013年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了矿井人体热舒适性等级评价模型。从矿井热环境和人体自身因素出发,考虑了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10项因素,根据实测数据和调查结果建立各影响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该模型针对矿井人体热舒适评价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利用熵权理论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指标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最后得出人体矿井热舒适性的评价结果。将该方法用于某高温铜矿6个不同中段的热舒适性评价,并与实际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可见该方法科学合理,可以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不同深度的矿井热舒适性不同,应采取不同的降温标准。
李夕兵王希然董陇军孙飞飞
关键词:矿井热环境人体热舒适未确知测度
某地下矿山安全生产事故规律分析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某地下矿山2000-2009年度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详细统计数据,分别针对伤害程度、伤害部位、事故工龄、事故班次、事故致因和类别等进行了全面统计、归纳和分析,并采用事故树等分析法对冒顶片帮和人为原因引发的两类重要矿山事故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确定了矿山典型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主导控制因素、一般出现规律以及可能伤害后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能有效降低生产事故频率,提高安全生产效率的四种具体对策与措施:(1)加强安全教育与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法制意识和应对突发事故的专业能力;(2)遵守人机工效学的一般原理,改善工作舒适度,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效率;(3)坚持科学发展观,采用合理的先进生产工艺和现代化管理措施;(4)加强劳动保护用品的科学使用与人性化管理。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刘爱华田永康刘天忠柳皎王希然
关键词:地下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分析
基于模糊-理想点法的海下采场顶板稳定性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为准确评价复杂地质条件下海下采场顶板的稳定性,提出将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与理想点法相结合的模型。针对海下采场的特殊地质条件,综合考虑水文地质因素、工程地质因素、采场结构因素以及其他因素4个方面,选取9个评价指标。通过对指标进行隶属度化处理,由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顶板分级模型。最后,根据三山岛金矿5个采场现场调查以及室内试验获得的指标数据,应用该模型对顶板稳定级别进行评判。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判等级结果与工程实际相符,从而验证模型可用于海下采场顶板的稳定性分析。
赵国彦王江王珊王希然
关键词:海下开采顶板稳定性隶属度函数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矿井热环境人体热舒适评价研究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以及采掘强度的不断增加,矿井高温高湿热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矿工在井下作业时的热舒适性明显降低,严重威胁到我国矿工的身心健康以及矿井的安全生产。准确地评价矿井热环境中的人体热舒适程度,为采取矿井降温措施以及预...
王希然
关键词:高温矿井人体舒适度矿井降温
文献传递
深部开采突水机制的细观分析和临界破坏行为被引量:3
2012年
深部开采中高岩溶水压极易造成围岩突水,而突水通道主要是由一系列的小破裂发展演化而成,因为小破裂的积累形成大的破裂,从而演化到突变。本文分别在二维和三维情况下利用重整化群方法分析已破裂单元对未破裂单元的应力转移,计算原胞的临界破坏概率、关联指数和分形维数。同时对岩层突水的临界特性进行研究,由临界破坏特征和裂缝密度与损伤变量的关系,并考虑加载和岩石初始损伤的影响,得到在静态损伤力学网络下的岩石突水破裂损伤演变方程。
廖九波邹洋马驰王希然
关键词:深部开采突水机制重整化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