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举

作品数:59 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细胞
  • 8篇西兰花
  • 8篇小鼠
  • 8篇兰花
  • 7篇凋亡
  • 6篇嘧啶
  • 6篇耐药
  • 6篇活性
  • 6篇癌细胞
  • 5篇蛋白
  • 5篇肿瘤
  • 5篇腺癌
  • 5篇基因
  • 4篇多药
  • 4篇生理学
  • 4篇舒张
  • 4篇舒张作用
  • 4篇睡眠
  • 4篇人肺
  • 4篇人肺腺癌

机构

  • 49篇郑州大学
  • 13篇哈尔滨商业大...
  • 6篇郑州大学第一...
  • 4篇郑州市妇幼保...
  • 2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济源职业技术...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安阳市第三人...
  • 1篇漯河市第三人...
  • 1篇郑州市公安局
  • 1篇郑州市第六人...

作者

  • 58篇王志举
  • 13篇季宇彬
  • 12篇章茜
  • 11篇樊红琨
  • 11篇乔鹏
  • 10篇赵国强
  • 10篇董子明
  • 8篇邹翔
  • 6篇池文杰
  • 6篇赵文超
  • 6篇王书春
  • 5篇朱涵
  • 5篇李敏
  • 4篇邢莹
  • 4篇郎朗
  • 4篇方明珠
  • 4篇王雨若
  • 3篇赵春临
  • 3篇王前
  • 3篇穆永慧

传媒

  • 9篇郑州大学学报...
  • 5篇河南医学研究
  • 3篇哈尔滨商业大...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河南职工医学...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Chines...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南地区第八...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8
  • 10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鼠杏仁中央核内微量注射催乳素释放肽抑制摄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观察在 2 4h禁食大鼠杏仁中央核 (centralnucleusofamygdala ,CeA)内注射催乳素释放肽 (Pro lactin releasingPeptide ,PrRP)所导致的摄食、体重以及摄食相关行为的改变。方法 :大鼠CeA内注射PrRP或生理盐水后 ,用行为学实验的方法 ,观察大鼠摄食、体重以及摄食相关行为的变化。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 ,给 2 4h禁食大鼠CeA内注射PrRP后可减少摄食。结论 :CeA是PrRP发挥摄食调节作用的一个部位。
樊红琨王志举乔鹏王书春闫剑群
关键词:RP注射生理盐水禁食摄食
实验性大鼠脑创伤后脑组织FADD及Caspase的表达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脑损伤后FADD和caspase-3表达及其时序性变化,探讨脑损伤的分子机制及脑损伤时间推断。方法采用Marmarou法制造大鼠重型弥漫性颅脑创伤模型,运用HE染色法观察脑损伤后大鼠海马CA1区损伤情况,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大鼠脑损伤后的不同时相点((3、6、12、24、48、72、168、336 h)海马CA1区的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和FADD和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脑创伤组于伤后6 h,镜下可见大鼠海马CA1区出现散在变性坏死神经元,于伤后72 h加重,并观察到广泛水肿及神经元变性坏死改变;正常及手术对照组大鼠,脑组织CA1区内有低水平的FADD和caspase-3表达;脑创伤后3 h大鼠海马CA1区出现FADD和caspase-3阳性凋亡细胞,伤后6 h、12 h及24 h数量逐渐增多,并于伤后48 h达到高峰。结论脑创伤后可诱导FADD和caspase-3蛋白在脑内表达,并呈现出时序性变化。
王浩王志举付建伟樊红琨乔鹏
关键词:脑创伤损伤时间推断
一氧化氮合成抑制对睡眠的影响
邢莹章茜王书春乔鹏梁平孙宝全王雨若王志举
该研究成果为省卫生厅资助课题“一氧化氮合成抑制对睡眠的影响”(项目编号97006)。NO作为一种信使分子,自20世纪80年代末科学家们发现到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的授予,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NO不仅是心血...
关键词:
关键词:一氧化氮睡眠神经生理学
颈淋巴管阻塞对脑缺血BBB通透性和MMP-9表达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脑梗塞后给予大鼠颈淋巴管阻塞对缺血侧大脑皮质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水平及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含水量等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以及行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15min后摘除双侧颌下腺的颈浅和颈深淋巴结,造成脑梗塞后颈淋巴管阻塞(MCAO+CLB)模型去检测缺血侧大脑皮质脑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表达水平和免疫活性的变化。结果:在不同的时点,上述各指标在MCAO+CLB组大鼠明显高于MCAO组。结论:MCAO后,CLB通过上调梗塞侧皮质MMP-9的表达水平而加重脑水肿和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
司金超王志举樊红琨夏作理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阻塞血脑屏障基质金属蛋白酶9
川芎嗪对蛙心收缩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川芎嗪对蟾蜍心脏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蛙心灌流法观察川芎嗪对蟾蜍心脏收缩力的影响。结果 在正常、无钙和高钙任氏液中 ,4mg/L的川芎嗪不能够影响蟾蜍心脏的收缩力 ;在正常和高钙任氏液中 ,4 0 0mg/L的川芎嗪明显降低蟾蜍心脏的收缩力 ,且川芎嗪在高钙溶液中的作用明显强于正常任氏液组 ;而在无钙任氏液中 ,4 0 0mg/L的川芎嗪不能够影响蟾蜍心脏的收缩力。结论 小剂量川芎嗪不能够影响蟾蜍心脏的收缩力 ,大剂量川芎嗪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外的Ca2 +
赵文超王志举邢莹
关键词:川芎嗪药理机制心脏收缩力
黄芩苷对大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正>本研究将30只成年SD大鼠(雌雄兼可)随机分为黄芩苷不同浓度组、格列苯脲组、亚甲基蓝组、吲哚美辛组、L-NAME组,颈椎脱臼处死后迅速分离气管,采用离体气管平滑肌灌流的方法,用RM6240C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观察黄芩...
李静王志举朱慧英
关键词:黄芩苷气管平滑肌CGMPCAMP
文献传递
白黎芦醇对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谷氨酸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
2013年
目的研究白黎芦醇对谷氨酸神经毒性损伤的离体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5 mmol·L-1的谷氨酸加入到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培养液中,制造神经元毒性损伤模型;将20μmol·L-1的白黎芦醇分别加入到原代培养正常的和兴奋性毒性损伤的海马CA1区神经元培养液中,观察细胞形态和存活率变化(噻唑蓝法和Hoechst33324荧光染色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色素C来反映谷氨酸对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同时观察白黎芦醇对抗损伤的机制。结果谷氨酸对海马CA1区神经元产生强烈的兴奋性毒性,导致神经元大量凋亡和死亡;20μmol·L-1的白黎芦醇对正常神经元的形态和存活率均无明显影响,但能对抗谷氨酸损伤和减轻谷氨酸的兴奋性神经毒性,同时抑制谷氨酸诱发的细胞色素C表达上调。结论白黎芦醇可通过下调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色素C的表达水平,降低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孙紫琳王志举司金超
关键词:白黎芦醇海马CA1区神经元谷氨酸细胞色素C
黄芪注射液对H22荷瘤小鼠抑瘤作用的细胞免疫机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体内抑瘤作用的细胞免疫机制。方法将昆明小鼠移植H22肝癌细胞后,分为五组:模型组,5-氟尿嘧啶组,黄芪注射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抑制率(IR)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采用MTT法测定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结果 5-氟尿嘧啶组和高、中剂量黄芪注射液实验组小鼠H22实体瘤IR分别为59.45%、50.62%和40.47%,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黄芪注射液实验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数、吞噬指数和脾脏淋巴细胞增值指数都明显高于模型组小鼠(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在荷瘤小鼠体内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荷瘤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范双莉王志举任亚丽
关键词:H22荷瘤小鼠细胞免疫抑瘤率
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和在位内膜中YKL-40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YKL-40 m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YKL-40 mRNA在36例EMT患者异位、在位内膜及37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原位杂交结果显示,YKL-40 mRNA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在位或异位内膜组织的腺上皮细胞胞质中,YKL-40 mRNA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织呈弥漫性分布,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内膜组织呈散在分布,EMT患者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重度组YKL-40 mRNA表达均高于相应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YKL-40在EMT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方明珠郭宝芝郭华峰王志举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人类软骨糖蛋白-39MRNA
南瓜荞麦混合喂饲对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的观察
2010年
目的:观察南瓜、荞麦混合喂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将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南瓜对照组和南瓜荞麦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法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浓度,观察各组大鼠饮水量、摄食量、体重和血糖的变化。结果:南瓜荞麦治疗组和南瓜对照组大鼠饮水量[(64.3±7.9)ml、(81.7±10.5)ml]、摄食量[(32.1±2.7)g、(38.8±5.4)g]、血糖[(8.33±1.85)mmol/L、(11.92±2.83)mmol/L],均较模型组[(151.4±9.8)ml、(45.3±3.2)g、(24.78±3.51)mmol/L]有显著降低。南瓜荞麦治疗组和南瓜对照组大鼠体重[(224.6±7.5)g、(221.0±10.3)g],较模型组[(194.0±11.2)g]有显著提高。南瓜荞麦治疗组的饮水量、摄食量及血糖均较南瓜对照组有显著减少,其体重较南瓜对照组有显著增加。结论:南瓜荞麦混合饲养对糖尿病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疗效较南瓜单独饲养明显增加。
邵奕嘉张伟朱欢王志举
关键词:糖尿病南瓜荞麦血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