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5篇围术期
  • 4篇麻醉
  • 3篇腹部
  • 3篇腹部手术
  • 2篇心脏
  • 2篇心脏手术
  • 2篇血糖
  • 2篇血糖控制
  • 2篇择期
  • 2篇择期剖宫产
  • 2篇择期剖宫产术
  • 2篇手术患者
  • 2篇舒芬太尼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人
  • 2篇剖宫产
  • 2篇剖宫产术
  • 2篇七氟醚

机构

  • 13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绍兴第二医院

作者

  • 13篇王文元
  • 12篇钟泰迪
  • 4篇赵锦宁
  • 4篇严春燕
  • 1篇徐静
  • 1篇陈洁
  • 1篇王强
  • 1篇王平

传媒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2006年浙...
  • 1篇第十二次长江...
  • 1篇2006年浙...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剂量氯胺酮静脉输注对腹部手术患者七氟醚MA C BAR的影响
目的评估全身麻醉诱导后应用氯胺酮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对七氟醚抑制50%腹部手术患者切皮时血流动力学反应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BAR)的影响。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44例,ASAⅠ或Ⅱ级,年龄30-60岁,随机分为两...
赵锦宁王文元钟泰迪
文献传递
糖尿病人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麻醉学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它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目前有1.5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会增加到3亿。(1)目前,对于内分泌系统紊乱病人围...
王文元严春燕钟泰迪
文献传递
支气管封堵器与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单肺通气研究中的安全性比较
钟泰迪王文元陈洁王平赵锦宁
应用三种支气管封堵管喉咙痛和声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低于应用传统双腔气管导管。所有患者气管插管均成功,双腔气管导管组气管插管花费的时间较封堵管组长,肺萎陷的时间短于封堵管组。四组患者间术中导管移位的发生例数无明显差异,80...
关键词:
关键词:支气管封堵器
氯胺酮对腹部手术患者七氟醚MACBAR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价氯胺酮对七氟醚抑制50%腹部手术患者切皮时应激反应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BAR)的影响。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44例,ASAⅠ或Ⅱ级,年龄30-60岁,随机分为2组(n=22):对照组(K0组)和氯胺酮组(K1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芬太尼3μg/kg和顺阿曲库铵0.15mg/kg,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K组吸入七氟醚,K1组吸入七氟醚的同时静脉输注氯胺酮14μg·kg^-1·min^-1。初始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为3.0%。采用改良的序贯法进行试验,切皮时患者的心率或平均动脉压升高幅度≥基础值的15%定义为阳性反应,记录平衡点后各个由阳性反应到阴性反应的中点的浓度,取其平均值,即为MACBAR并计算其95%可信区间。结果K0组七氟醚MACBAR为3.25%(95%可信区间为3.05%~3.45%);K1组七氟醚MACBAR为2.20%(95%可信区间为1.96%~2.44%),K1组七氟醚MAC。低于K0组(P〈0.05)。结论静脉输注氯胺酮14μg·kg^-1·min^-1可降低腹部手术患者七氟醚MACBAR,增强七氟醚抑制应激反应的效应。
赵锦宁王文元钟泰迪
关键词:氯胺酮
困难气道管理病例分析之一:重症肌无力患者麻醉一例
女性患者,43岁,体重52kg,身高150cm,因进行性左眼睑下垂二月余入院,诊断为重症肌无力IIa型,术前心电图显示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Hb:12.6,其余无异常。拟行胸腔镜下胸腺摘除术。术前未给予任何术前药,器械...
王文元钟泰迪
文献传递
不同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对患者异丙酚镇静效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探讨不同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对患者异丙酚镇静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Ⅱ~Ⅳ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设为2、4、8 ng/ml,Ⅰ~Ⅳ组均靶控输注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为2μg/ml,随后每间隔1min增加0.5μg/ml,直至BIS值下降至50.患者意识消失时记录BIS值和异丙酚血浆靶浓度,BIS值降至50时记录异丙酚血浆靶浓度及异丙酚总用量.结果 与Ⅰ组比较,Ⅲ组和Ⅳ组患者意识消失时BIS值升高,异丙酚血浆靶浓度降低,BIS值降至50时异丙酚总用量和异丙酚血浆靶浓度降低(P<0.05).结论 复合异丙酚麻醉时,瑞芬太尼适宜血浆靶浓度为4 ng/ml.
徐静王文元钟泰迪
关键词:哌啶类二异丙酚清醒镇静药物释放系统
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应用于择期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应用于择期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并初步探索两药联合应用的最佳配伍剂量。方法:将择期12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成四组,每组30例,Ⅰ:1.5ml 0.75%罗哌卡...
王强王文元赵锦宁钟泰迪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剖宫产术
文献传递
高血糖对机体的影响及围术期血糖控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许多研究表明,对于外科及危重病领域的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出现常与临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对围术期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高血糖进行合理调控,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又一挑战。多数研究提示,严格血糖控制可以改善死亡率;但是严格血糖控制确实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尽管绝大多数低血糖事件影响较轻,也极少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但在严格控制血糖的过程中,仍会对发生低血糖产生顾虑。文章回顾了高血糖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并提供了围术期血糖控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王文元严春燕钟泰迪
关键词:高血糖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胰岛素
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应用于择期剖宫产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应用于择期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探索两药联合应用的合理配伍剂量。方法将择期12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成四组,I组:1.5ml0.75%罗哌卡因+1ml10%葡萄糖+0.5ml舒芬太尼5μg;II组:1.5ml0.75%罗哌卡因+1ml10%葡萄糖+0.5ml舒芬太尼7.5μg;III组:1.5ml0.75%罗哌卡因+1ml10%葡萄糖+0.5ml舒芬太尼10.0μg;IV组:2.0ml0.75%罗哌卡因+1ml10%葡萄糖,每组30例。比较各组产妇椎管内阻滞的效果、术中牵拉反应的抑制程度、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脐带血气、Apgar评分的统计学差异。结果II、III、IV组较I组术中硬膜外追加局麻药量减少(χ2=10.23,P均<0.05);IV组的寒战和低血压的发生率低(χ2分别=12.38、14.20,P均<0.05);I、II组与III组比较,围术期瘙痒的发生率降低(χ2=13.45,P均<0.05)。I、II组与III、IV组相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偏低(χ2分别=9.87、10.05,P均<0.05)。新生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胎儿娩出即刻、娩出后10min)、从切皮至娩出时间及新生儿脐带血气分析结果(pH、PCO2、PO2、SBE)的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分别=2.05、2.19、3.32、2.49、1.96、2.97、1.78,P均>0.05)。各组感觉麻醉平面、产妇呼吸抑制、术后头痛发生率及Bromage评分>3的发生率也同样无统计学差异(χ2分别=2.59、3.42、2.45、1.87,P均<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麻醉效果确切,可安全应用于剖宫产术。舒芬太尼7.5μg(II组)复合11.25mg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行择期剖宫产术的围术期并发症相对较少,该配伍相对更合理。
王强王文元赵锦宁钟泰迪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剖宫产术
脑电双频指数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中的应用及镇静效果评价
2009年
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是目前已知围术期监测麻醉深度及脑功能状态最灵敏的指标之一。Andra E等研究表明BIS与单一镇静药(如异丙酚)有较好的相关性,但临床工作中发现良好硬膜外阻滞的患者在维持良好镇痛效果的同时.似乎尚能呈现出一定的镇静作用。本次研究拟引入BIS监测脑功能状态作为围术期麻醉深度的客观指标。评价老年患者行择期开腹手术中单纯全身麻醉与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对镇静效应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熊晓林原桂华王文元钟泰迪
关键词: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脑电双频指数腹部手术脑功能状态围术期监测BIS监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