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今

作品数:24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八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干细胞
  • 8篇肝硬化
  • 7篇间充质干细胞
  • 7篇充质干细胞
  • 6篇代偿
  • 6篇失代偿
  • 5篇人脐
  • 5篇人脐带
  • 5篇人脐带间充质...
  • 5篇脐带间充质干...
  • 5篇慢性
  • 4篇细胞
  • 4篇静脉
  • 4篇肝功
  • 4篇肝功能
  • 3篇代偿性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脂肪干细胞
  • 3篇失代偿性

机构

  • 15篇解放军第八五...
  • 6篇解放军第85...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贵阳医学院
  • 2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24篇王晓今
  • 15篇陈成伟
  • 14篇傅青春
  • 10篇李莉
  • 9篇周丰
  • 9篇施莉琴
  • 8篇倪鎏达
  • 6篇金银鹏
  • 5篇李震宇
  • 5篇臧祖胜
  • 3篇周丰
  • 3篇陈今伟
  • 3篇姜婷
  • 3篇傅青春
  • 2篇杨再兴
  • 2篇吴银霞
  • 2篇杨峻
  • 2篇王国俊
  • 2篇王皓
  • 2篇程明亮

传媒

  • 8篇肝脏
  • 2篇人民军医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现为范可尼综合征的阿德福韦酯相关慢性肾脏病15例分析
<正>研究目的对15例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引起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合并范可尼综合征(Fanconi Syndrome)进行报道,并对早期发现ADV的肾毒性和避免引发范可尼综合...
王晓今傅青春臧祖胜施莉琴李震宇周丰李莉陈华丽陈成伟
文献传递
不同介入模式治疗伴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癌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伴失代偿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HCC)不同介入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内科治疗稳定后,132例伴肝功能失代偿HCC患者接受不同介入模式治疗;36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A组),54例采用肝动脉节段性化疗栓塞治疗(S-TACE,B组),42例采用S-TACE后序贯射频消融(RFA)和无水乙醇局部注射(PEI)的综合介入治疗(C组)。结果随访3~48个月,A组、B组和C组患者AFP复常率分别为23.3%、60.5%(P<0.05)和75.0%(P<0.01),瘤体缩小(>50%)分别占8.3%、31.5%(P<0.05)和54.8%(P<0.01和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个月、9.4个月(P<0.05)和14.1个月(P<0.01和P<0.05),累计生存率6个月分别为22.2%、51.8%(P<0.05)和78.6%(P<0.05和P<0.01),12个月分别为5.6%、31.5%(P<0.05)和40.5%(P<0.05),24个月分别为0、9.3%和19.1%(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包括HBVDNA在内的14项因素与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ICGR15、门静脉癌栓、治疗模式及AFP术前升高者介入治疗后变化与预后显著相关。结论综合介入治疗是伴肝功能失代偿HCC的有效治疗方法,对HBVDNA阳性患者应该考虑抗病毒治疗。
倪鎏达傅青春陈成伟王晓今周丰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介入疗法
酒精性肝病伴震颤谵妄1例
1999年
患者男,32岁。因乏力1月,纳差、恶心、尿黄半月,于1997年11月24日第一次人院。入院前每日饮酒折合纯酒精125~250克,持续近10年。查体:皮肤巩膜中度黄染,颈前部可见两枚蜘蛛痣,心肺检查无异常,肝脾未触及,肝区叩痛明显,腹水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血清TB108μmol/L,DB45μmol/L,TBA106.2μmol/L,A41g/L,ALT239u/L,AST1024u/L,γ-GT2100u/L,甲、庚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血清PⅢP正常。B超示旰脾大小及形态正常,光点分布均匀,结构清晰。肝活检见肝细胞气球样变,部分脂肪变性,有点状坏死。
王晓今张瑞祺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震颤谵妄精神症状戒断症状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肝活检
血清抗HBc-IgM检测值对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成人急性乙型肝炎(AHB)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CHB-AE)患者的临床特点,评估抗HBc-IgM抗体滴度值(s/co值)对急性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自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入院的乙型肝炎患者共155例。其中124例确诊为AHB,31例为CHB-AE。收集并整理相关的临床数据,临床表现生化指标、病毒学指标。绘制s/co值在区分AHB和CHB-A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曲线下面积(AUC)得到s/co值在区分AHB与CHB-AE的cut-off值。结果(1)AHB组和CHB-AE组患者血清ALT均值分别为(1564±1037)IU/L和(695±553)IU/L,两组间ALT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2)AHB组1月内HBsAg定量明显下降者有89例,约占入院HBsAg阳性患者的61%,CHB-AE组中无明显下降的病例;(3)AHB组的s/co值明显高于CHB-AE组。结论 AHB和CHB-AE组的s/co值测定可有效区分AHB和CHB-AE患者,当s/co值>11.79,患者为AHB的可能性较大,若同时伴有高水平ALT且HBsAg定量在1个月内明显下降,更支持AHB的诊断。
周丰姜婷李莉杨峻施莉琴傅青春王晓今倪鎏达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抗HBC-IGM
艾滋病的诊断
1999年
王晓今王国俊
关键词:艾滋病抗原检测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1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外周静脉输注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随访1年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初步观察其长期疗效.方法:对我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0例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
李莉王晓今周丰施莉琴李震宇臧祖胜周桁傅青春陈成伟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肝衰竭
综合介入治疗伴肝功能失代偿肝癌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伴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癌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57例伴肝功能失代偿肝癌患者在内科治疗稳定后接受肝动脉节段性化学栓塞治疗(S-TACE),并在1~2周后序贯射频消融(RFA)或加无水乙醇局部注射(PEI)治疗。结果45例甲胎蛋白(AFP)升高患者于术后2~4周开始下降,32例(71.11%)逐渐达到正常;3个月后肿瘤缩小50%以上者为59.65%(34/57);中位生存期13.7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5.44%(43/57)、40.35%(23/57)和19.30%(11/57);变量Cox模型分析显示包括HBV DNA在内的14项因素与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靛氰绿15min排泄试验(ICGR15)、门静脉癌栓、治疗次数及AFP术前升高者介入后变化与预后显著相关。结论综合介入治疗是伴肝功能失代偿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法,对HBV DNA阳性患者应该考虑抗HBV治疗。
倪鎏达陈成伟傅青春王晓今周丰
关键词:肝硬化肝肿瘤综合疗法
人脂肪干细胞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疗效的探索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人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DSC)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生存和肝功能重建的影响,了解其在急性肝衰竭大鼠体内的分布、迁移及促进受体肝脏再生的作用。方法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hADSC;30只SD大鼠用D-氨基半乳糖(D-gal)构建急性肝衰竭模型,随机分为hADSC治疗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治疗组经脾尾注射5×106个hADSC,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PBS,动态检测肝功能指标和肝组织学表现,观察动物生存情况。用表达ZsGreen的慢病毒感染hADSC,20只肝衰竭大鼠随机分为脾脏移植组和股静脉移植组,分别经脾尾和股静脉注入5×106个hADSC,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ADSC在大鼠心、肝、脾、肾、肺等器官的分布和迁移情况。检测肝、脾组织中Ki-67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结果体外分离人体脂肪组织培养获得的hADSC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相关表面抗原并可分化成脂肪细胞、软骨细胞和骨细胞;肝衰竭模型中脾脏移植组大鼠总体病死率(13.3%)明显低于PBS对照组(40%),血清ALT和AST等指标显著低于PBS对照组,肝组织学明显改善,Ki-67表达和TUNNEL检测提示移植组肝细胞再生明显,凋亡受抑制;hADSC经脾脏、股静脉途径移植后,大部分细胞迁移至肝脏、脾脏及肺部,其中经股静脉移植组细胞向肝脏趋化的效率更高。结论体外分离脂肪组织通过贴壁培养可获取hADSC;经脾脏和股静脉途径移植hADSC均可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抑制凋亡,改善肝衰竭大鼠肝功能,提高存活率。
金银鹏陈光风傅青春刘小青程明亮王晓今陈成伟吴银霞江甫柱李莉周桁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D-氨基半乳糖人脂肪干细胞细胞移植
慢性肝小静脉阻塞综合征救治成功1例报道
施莉琴王晓今傅青春
多模式介入治疗伴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癌
2008年
目的探讨伴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细胞癌(HCC)多模式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内科治疗稳定后,147例伴肝硬化失代偿HCC患者接受不同介入模式的治疗,其中36例采用肝动脉化学栓塞(TACE,A组),54例采用肝动脉节段性化学栓塞治疗(S-TACE,B组),57例采用S-TACE后序贯射频消融(RFA)或(加)无水乙醇局部注射(PEI)的多模式介入治疗(C组)。结果随访6~72月,A组、B组和C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月、9.4月(P〈0.05)和13.7月(P〈0.01和P〈0.05);累计生存率6个月分别为22.2%、51.8%(P〈0.05)和75.44%(P〈0.01),12个月分别为5.6%、31.5%(P〈0.05)和40.35%(P〈0.05),24个月分别为0、9.3%和19.30%(P〈0.05);AFP复常率分别为23.3%、60.5%(P〈0.05)和71.1%(P〈0.01);瘤体缩小(〉50%)分别占8.3%、31.5%(P〈0.05)和50.9%(P〈0.01)。单变量分析显示包括HBVDNA在内的14项因素与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吲哚氰绿15min储留率(ICGR,s)、门静脉癌栓、介入模式及甲胎蛋白术前升高者介入后变化与预后显著相关。结论多模式介入治疗是伴肝功能失代偿HCC的有效治疗方法,对HBVDNA阳性患者应该考虑抗病毒治疗。
倪鎏达周峰傅青春陈成伟王晓今
关键词: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细胞癌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