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梦一

作品数:37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腺癌
  • 14篇胰腺
  • 12篇胰腺癌
  • 12篇甲状腺
  • 9篇细胞
  • 7篇预后
  • 7篇原发性
  • 7篇切除
  • 7篇切除术
  • 7篇肿瘤
  • 7篇甲状旁腺
  • 6篇原发性甲状旁...
  • 6篇淋巴
  • 6篇亢进
  • 6篇甲状旁腺功能
  • 6篇甲状旁腺功能...
  • 6篇功能亢进
  • 5篇肿瘤相关
  • 5篇肿瘤相关巨噬...
  • 5篇小鼠

机构

  • 35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37篇王梦一
  • 22篇廖泉
  • 19篇赵玉沛
  • 10篇刘跃武
  • 9篇牛哲禹
  • 9篇刘乔飞
  • 8篇胡亚
  • 6篇卢朝辉
  • 6篇李媛
  • 5篇崔铭
  • 4篇戴梦华
  • 3篇张太平
  • 3篇徐强
  • 3篇吴文铭
  • 3篇韩显林
  • 3篇宗毅
  • 3篇刘洪沨
  • 3篇高俊义
  • 2篇刘雯静
  • 2篇王文泽

传媒

  • 5篇中华内分泌外...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群的变化
2015年
目的观察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群的变化。方法足底注射C57BL/6J小鼠同源Panc02胰腺癌细胞,流式细胞计数检测外周血中13个免疫细胞群的变化。结果 6周后有淋巴结转移的转移率为65%。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非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转移小鼠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P<0.05,P<0.01)、T淋巴细胞(P<0.05,P<0.01)均明显减少;而粒细胞(P<0.05,P<0.01)、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P<0.01,P<0.01)以及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P<0.05,P<0.01)均明显增多。淋巴结转移小鼠较非淋巴结转移小鼠上述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可引起强烈的免疫抑制效应,其中MDSC以及M2型TAM可能起到关键作用。免疫环境的重建可能是胰腺癌淋巴结转移防治的重要靶点。
刘乔飞牛哲禹李媛王梦一卢朝辉廖泉赵玉沛
关键词:胰腺癌淋巴结转移髓系来源抑制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免疫重建
一期双侧胫距跟融合术治疗血友病性踝关节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背景:踝关节是血友病最常侵犯的关节之一,对于双侧出现严重关节面破坏的血友病性踝关节病患者,一直未能有很好的治疗方案。目的:探讨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行一期双侧胫距跟融合术治疗双侧终末期血友病性踝关节病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手术方法及短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例双侧终末期血友病性踝关节病患者,甲型血友病3例,乙型血友病2例,均为男性;年龄为22~42岁,平均27.6岁。术前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为19~31分,平均25分。入院后由血液内科会诊,通过凝血因子预实验确定围手术期凝血因子替代方案,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行一期双侧胫距跟融合术。结果:单侧融合术用时为60~90 min,平均73 min;术中出血量为10~60 ml,平均24 ml。术后双足完全负重时间为3.5~6.0个月,平均4.2个月。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0~61个月,平均37个月。术后1年随访时X线片示踝关节完全融合,AOFAS评分为83~92分,平均87分。1例术中发生双侧胫骨下段骨折,1足踝前正中切口皮缘愈合不良,1足因1枚交锁螺钉刺激皮肤于术后5周时局部麻醉下取出。结论:在良好的围术期凝血因子替代治疗方案下,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行一期双侧胫距跟融合术治疗双侧终末期血友病性踝关节病变安全有效、医疗费用低、康复周期短。
高鹏李晔范彧王梦一陆叶翁习生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
腔镜甲状旁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患者接受腔镜甲状旁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经验。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因PHPT接受腔镜甲状旁腺切除术共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为经腋窝入路,4例为经胸乳入路,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前术后甲状旁腺激素与血清钙的差异,并随访术后的并发症与复发情况。应用R 3.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术后的资料进行检验及分析。计数资料则采用独立样本χ^(2)检验。结果术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和血清钙水平均降低至术前的50%水平以下(P<0.05)。经腋窝手术时间为(96±22)min,范围为64~157 min,经胸乳手术因例数过少未纳入手术时间统计。术后引流量分别为第1天(47±16)ml、第2天(46±11)ml、第3天(30±9)ml。术后住院时间为(2.8±1.1)d,范围为2~6 d。有1例经腋窝入路手术因病变位置过低而中转开放手术,其他病例均在腔镜下完成,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所有病例未出现术后出血、永久性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术区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时间为(7.4±4.2)个月,范围为1~16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未见复发。结论腔镜甲状旁腺切除术在PHPT的治疗中安全有效,可作为有美容要求患者手术术式的一种选择。
花苏榕王智弘高俊义王梦一刘乔飞刘雯静葛冠男韦颖昕胡亚廖泉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吉西他滨化疗对免疫健全小鼠Panc02胰腺癌的作用以及对免疫环境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建立免疫健全小鼠Panc02胰腺癌皮下种植瘤模型.利用该模型观察吉西他滨化疗对免疫健全小鼠胰腺癌的作用以及对全身及肿瘤局部免疫环境的影响.方法 利用C57BL/6J小鼠同源Panc02胰腺癌细胞建立皮下种植瘤模型.待肿瘤生长至75 ~ 100 mm3时,将荷瘤小鼠分为化疗组和对照组.化疗组利用吉西他滨50 mg/kg腹腔内注射化疗,每周2次,共4周.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最终称量荷瘤小鼠体质量、肿瘤重量及脾脏重量.流式细胞计数检测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10个免疫细胞群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荷瘤小鼠脾脏及肿瘤组织中7种细胞因子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检测CD34及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蛋白表达,并计数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及淋巴管密度(LVD).结果 化疗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荷瘤小鼠体质量明显小于对照组[(21.00±1.88)g比(28.36±1.06)g,P<0.01].化疗组终末肿瘤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641.67 ±289.92) mg比(1 492.00±462.73)mg,P<0.01].化疗组与对照组脾脏重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外周血中CD11c^+树突状细胞增多[(22.93±2.26)%比(16.53±2.68)%,P<0.05],CD11b^+ Gr-1^+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减少[(3.00±0.10)%比(7.03±0.32)%,P<0.01].化疗后肿瘤组织中CD3^+T淋巴细胞[(10.70±1.21)%比(21.10±3.54)%,P<0.01]及MDSC[(5.10 ±2.11)%比(10.50±0.72)%,P<0.05]减少,而树突状细胞[(17.13±3.21)%比(10.43±1.60)%,P<0.05]、CD19^+B细胞[(17.13±2.68)%比(7.90±1.87)%,P<0.01]、Gr-1^+粒细胞[(79.50 ±5.86)%比(46.00±3.75)%,P<0.01]、CD3^+NK1.1^+自然杀伤T细胞(NKT)[(9.77±1.56)%比(4.90±1.81)%,P<0.05]增多.化疗后脾脏中白细胞介素-4
刘乔飞牛哲禹廖泉王梦一宗毅李媛卢朝辉赵玉沛
关键词:胰腺癌吉西他滨微血管密度淋巴管密度
妊娠期甲状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被引量:1
2019年
妊娠期甲状腺癌的诊治是目前甲状腺疾病诊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妊娠期发现甲状腺癌对临床医生和孕妇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应通过多学科协作,尽快明确诊断,全面、合理的评估孕妇和胎儿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和随诊方式,避免对孕妇和胎儿产生副反应,维持正常孕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王梦一廖泉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失败病例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131I放疗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术后的治疗手段之一,但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131I治疗对一些过去认为应该有效的淋巴结转移患者疗效差甚至无效。本文总结我院20例^131I治疗淋巴结转移失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131I治疗的效果及治疗策略。
王梦一刘跃武
关键词:^131I淋巴结转移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例分析CARCINOMA
应更好的把握甲状腺全切术的指征——附5例病例分析
2011年
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常因初次手术不彻底造成。各国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指南均推荐将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作为大部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常规术式。目前我国还没有自己的手术指南,不同医师所做的手术范围大小不同。笔者近半年内收治的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患者,均因初次手术不彻底造成,部分病例教训深刻,而根据国外手术指南,这些患者均应行甲状腺全切术,分析如下。
王梦一刘跃武
关键词:甲状腺全切术病例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外手术常规术式癌复发
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学习曲线分析(附71例报告)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单中心开展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RDP)的学习曲线,并与文献报道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收治的71例行RDP病人的临床资料,利用累积求和法分析RDP的学习曲线,并对比度过学习曲线前后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肿瘤直径为(4.0±2.1)cm,手术时间为(227.7±83.1)min,无术后90 d死亡病例。3例(4.2%)中转开放手术,8例(11.3%)发生B级胰瘘,2例(2.8%)术后出血并行二次手术探查止血,3例(4.2%)腹腔感染,3例(4.2%)出现术后胃排空障碍,3例(4.2%)出现Clavien-DindoⅢ级并发症,无Ⅳ、Ⅴ级并发症。RDP的学习曲线可以分为3个阶段,48例后被认为度过学习曲线,平均手术时间由260.6 min降至159.0 min(P<0.05),总并发症的发生率由25.0%降至4.3%(P=0.048)。结论 RDP学习曲线反映了手术团队学习掌握该技术、扩大手术适应证、开展团队成员培训的综合过程,开展初期的微创技术基础、开展过程中团队成员的变化等均可影响学习曲线。
徐强吴文铭韩显林王梦一赵玉沛
免疫健全小鼠胰腺癌肝脏转移模型的建立及免疫环境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建立免疫健全小鼠胰腺癌肝转移模型并观察全身及肿瘤局部免疫环境的变化。方法利用2×10^6个C57BL/6J小鼠同源Panc02胰腺癌细胞脾内注射的方法建立胰腺癌肝转移模型。流式细胞计数检测外周血及肝转移灶组织中14个免疫细胞群的变化。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转移灶以及癌旁组织辅助T细胞1型(Thelper cell 1)、辅助T细胞2型(Thelper cell 2)细胞因子的差异表达。结果建模4周后,肝转移率为100%。与正常对照小鼠相比,胰腺癌肝转移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31.0±8.1)%比(11.5±5.5)%,P〈0.05]以及B淋巴细胞[(45.4±8.2)%比(14.3±6.4)%,P〈0.05]均明显减少,而粒细胞[(22.4±7.8)%比(71.5±20.3)%,P〈0.05]、髓系来源抑制细胞[(5.4±2.5)%比(57.5±18.8)%,P〈0.05]以及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1.5±1.2)%比(5.6±3.7)%,P〈0.05]明显增多。肝转移组织伴大量炎细胞浸润(34.7±11.6)%。浸润细胞以粒细胞(47.7±12.2)%、髓系来源抑制细胞(37.4±10.3)%以及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15.2±7.4)%为主,树突细胞(17.6±8.2)%次之,T淋巴细胞(10.6±5.5)%以及B淋巴细胞(7.8±2.9)%较少。转移灶中细胞因子呈明显Th2类型。结论胰腺癌肝转移可引起强烈的全身和肿瘤局部免疫抑制效应,其中髓系来源抑制细胞以及M2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能起到关键作用。免疫环境的重建可作为胰腺癌肝转移防治的重要靶点。
刘乔飞廖泉牛哲禹李媛王梦一姚鲁田卢朝辉赵玉沛
关键词:胰腺癌肝转移髓系来源抑制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联合术中超声定位对胰岛素瘤精准切除50例经验总结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联合术中超声定位进行胰岛素瘤摘除术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胰腺外科中心完成的50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联合术中超声定位进行胰岛素瘤摘除术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明确诊断胰岛素瘤,并完成普通超声、CT、超声内镜等定位检查。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血糖值等指标。术后随访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方式,随访截止时间2014年10月30日。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50例患者中46例(92.0%)术前有低血糖症状;肿瘤位置:胰头部13枚、胰体部21枚、胰尾部13枚,并有2例为多发(超过2枚),1例为异位到肠系膜。所有患者均行胰岛素瘤摘除术,3例(6.0%)中转开腹行胰岛素瘤摘除术。手术平均时间为142min,平均出血量16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3.9±5.4)d,1例(2.0%)出现术后出血,未发生感染、死亡等并发症。术后35例(70.0%)患者发生A级胰瘘、14例(28.0%)患者发生B级胰瘘。患者术前血糖为(3.7±1.2)mmol/L,术后60min患者血糖为(6.2±1.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9,P〈0.01)。截止至随访日期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临床症状缓解率达100%。结论术中超声定位能帮助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胰岛素瘤术中精确定位肿瘤,节省手术时间,两者联合行胰岛素瘤摘除术安全有效。
韩显林吴文铭王梦一丛林廖泉戴梦华张太平赵玉沛
关键词:胰岛素瘤外科手术机器人手术系统术中超声检查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