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洋
- 作品数:132 被引量:144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核科学技术理学更多>>
- 一种纳秒脉冲下SF<Sub>6</Sub>中绝缘子闪络电压的预测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纳秒脉冲下SF<Sub>6</Sub>中绝缘子闪络电压的预测方法,解决现有闪络电压预测方法中存在的准确性和泛化性难以兼顾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利用经验公式生成大范围输入量及输出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正则化处理;然...
- 孙楚昱吴伟吴刚王海洋谢霖燊
- 一种基于薄膜开关的全自动方波发生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薄膜开关的全自动方波发生器,包括触发单元,输出传输线,依次连接的高压直流电源、充电电阻、同轴传输线的芯线、同轴传输线的芯线、薄膜开关、同轴传输线的皮线、负载电阻、同轴传输线的皮线、接地端子;输出传输...
- 张国伟陈志强孙凤荣王海洋陈维青曾正中马莲英
- 文献传递
- 一种低抖动自触发火花放电预电离开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抖动自触发火花放电预电离开关,该开关通过扩大触发电极盘的内孔孔径,使开关上施加电压时,主间隙的电场覆盖触发间隙所处区域,使得触发间隙击穿后火花放电通道内初始电子由所述电场作用向主间隙运动,成为初始有效电...
- 王天驰陈伟杜应超王海洋李俊娜黄涛
- “闪光二号”加速器HPIB的产生及应用初步结果被引量:21
- 2004年
- 主要给出了“闪光二号”加速器高功率离子束 (HPIB)产生及应用研究的初步结果 .介绍了强箍缩反射离子束二极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给出了考虑阴阳极产生的等离子体运动对二极管间隙影响的饱和顺位流修正公式 .实验得到的离子束峰值能量约 5 0 0keV ,峰值电流约 16 0kA .介绍了利用高功率离子束 (质子束 )轰击1 9F靶产生 6— 7MeV准单能脉冲γ射线的初步实验结果 ,给出了利用高功率脉冲离子束模拟
- 杨海亮邱爱慈张嘉生何小平孙剑锋彭建昌汤俊萍任书庆欧阳晓平张国光黄建军杨莉王海洋李洪玉李静雅
- 关键词:高功率离子束Γ射线黑体辐射核聚变实验
- 10kV,100 kA半导体开关组件设计与试验
- 介绍了RSD的结构和触发工作原理,分析了RSD组件设计要求,研制了10kV高压RSD组件及其触发系统,在10kV,600μF电容器组上对开关组件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高压RSD串联组件触发稳定、工作可靠,传输电荷...
- 何小平王海洋陈维青薛斌杰汤俊萍邱爱慈
- 关键词:固态开关磁开关半导体开关
- 文献传递
- 一种模块化Marx发生器机芯及Marx发生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Marx发生器机芯及Marx发生器,用于解决现有Marx发生器机芯因质量过大不易挪动,而导致其使用场所受限,以及安装及拆卸过程费时费力等技术问题。该模块化Marx发生器机芯包括机芯模块、支撑模块...
- 谢霖燊程乐吴伟王海洋肖晶郭帆
- 一种纳秒前沿双极性高压脉冲产生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秒前沿双极性高压脉冲产生装置。该装置采用电容直接放电的方式可以产生纳秒前沿双极性高压脉冲,附属设备少,结构简单,且双极性高压脉冲的同步时延为纳秒级。该装置主要包括绝缘腔室、安装在绝缘腔室内的正极性储能电容...
- 谢霖燊王海洋孙楚昱张国伟何小平贾伟李俊娜陈志强郭帆金廷军何燕
- 文献传递
- 一种磁力压接式平板陡化电容器
-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力压接式平板陡化电容器,采用镀膜或金属封装的强力磁铁替代现有陡化电容器的上极板、中间极板和下极板,利用强力磁铁之间的吸力压紧绝缘薄膜,无需压紧用绝缘螺杆,从而解决压紧螺杆这个绝缘薄弱环节。
- 陈维青张国伟王海洋谢霖燊孙凤荣何小平
- 文献传递
- '闪光二号'加速器的高功率离子束产生技术研究初步结果
- 给出了利用'闪光二号'加速器产生高功率离子束研究的初步结果.主要研究了阴阳极等离子体运动对'闪光二号'加速器强箍缩离子束二极管束流特性的影响.给出了考虑阴阳极产生的等离子体运动对二极管间隙影响的离子流和二极管总束流修正公...
- 杨海亮杨莉邹丽丽彭建昌邱爱慈孙剑锋何小平李静雅汤俊萍王海洋黄建军任书庆
- 关键词:电子束加速器高功率离子束束流强度
- 文献传递
- 高空核电磁脉冲模拟器研制进展被引量:4
- 2023年
- 高空核电磁脉冲模拟器由快脉冲驱动源和大型天线组成,可在数十米以上的较大空间内产生前沿几个纳秒、脉宽数十纳秒、峰值50 kV/m以上的瞬态电磁场环境,在国防领域用于大型车辆、飞机、舰船等装备的防护试验.国际上的发展趋势为获得快前沿(1–2 ns)、高场强(70–100 kV/m)、大试验空间(30–300 m).目前单边驱动型和双边驱动型快脉冲源的运行电压分别达到3和5 MV,结合新型天线的运用,试验空间不小于70 m,当前的挑战是将单边驱动型脉冲源的电压提高到10 MV以上.国内已研制多台大型模拟器,单边驱动型脉冲源电压指标不低于3 MV.本文报道了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在紧凑化初级高压源、薄膜式高压脉冲电容器、低抖动气体开关等关键部件设计及大型天线研究设计取得的进展.
- 吴刚吴刚王海洋贾伟陈志强王海洋吴伟谢霖燊
- 关键词:模拟器辐射天线气体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