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清奎

作品数:47 被引量:1,62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0篇土壤
  • 21篇杉木
  • 16篇人工林
  • 12篇有机碳
  • 12篇杉木人工林
  • 9篇土壤有机
  • 8篇有机质
  • 8篇土壤活性
  • 8篇微生物
  • 7篇凋落
  • 7篇活性有机质
  • 6篇养分
  • 6篇土壤有机碳
  • 6篇阔叶
  • 5篇凋落物
  • 5篇杉木林
  • 5篇温度敏感性
  • 5篇阔叶林
  • 5篇基质
  • 4篇碳库

机构

  • 38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9篇山东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威海职业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47篇王清奎
  • 20篇汪思龙
  • 8篇于小军
  • 6篇冯宗炜
  • 6篇张志国
  • 5篇高洪
  • 5篇张剑
  • 4篇张伟东
  • 4篇李艳鹏
  • 3篇黄宇
  • 2篇荆延德
  • 2篇杨庆朋
  • 2篇隋艳晖
  • 2篇刘燕新
  • 2篇颜绍馗
  • 1篇梁文举
  • 1篇邓仕坚
  • 1篇郑文辉
  • 1篇张治国
  • 1篇胡宝清

传媒

  • 8篇生态学杂志
  • 8篇应用生态学报
  • 6篇生态学报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山东林业科技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草地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土壤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福建水土保持
  • 1篇Journa...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烯利在草坪上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1年
本文综述了乙烯利对草坪草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的影响。并且指出乙烯利可有效降低草坪株高、减少修剪次数、促进草坪草分蘖、改善草坪色泽、提高草坪的抗逆性 ,从而形成高质量草坪、降低养护管理费用。
王清奎刘玉贵张志国荆延德
关键词:植物生长抑制剂乙烯剂生长发育抗逆性草坪
我国草坪业发展回顾及对策被引量:7
2002年
综述了我国草坪业取得了建植面积大、学术研究进展快等成就及存在意识观念淡薄、条块管理、资金来源单一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绿化意识、加强管理。
王清奎张治国
关键词:草坪业
不同人工林生态系统林地土壤质量评价被引量:115
2004年
利用定位研究方法 ,综合比较了第 2代连栽杉木纯林、杉木与阔叶树混交林以及阔叶纯林 3种人工林生态系统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连栽杉木纯林相比 ,在杉阔混交和阔叶树轮栽两种经营模式下 ,土壤养分含量增加 ,物理性状改善 ,土壤生物活性提高 .利用土壤质量评价体系在对土壤功能评价的基础上 ,直观评价了 3种经营模式的土壤质量状况 .在研究区内 ,杉木与阔叶树混交以及阔叶树轮栽的水分有效性、养分有效性和根系适宜性以及最终的土壤质量指数均处于中等水平 ,而连栽杉木林的水分有效性、养分有效性和根系适宜性较差 ,土壤质量指数处于较低水平 .总有机C、阳离子交换量和微生物生物量C与其它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之间明显相关 ,可将其作为研究区土壤质量的指示指标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与土壤总有机C、土壤全N。
黄宇汪思龙冯宗炜高洪王清奎胡亚林颜绍馗
关键词:杉木混交林土壤质量评价土壤功能
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质研究被引量:50
2004年
土壤有机质在养分循环、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库 ,对全球碳素循环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详细阐述了杉木林地土壤有机质的性质与组成 ,杉木连栽对土壤有机质含量、腐殖质结合形态的影响以及林分发育过程中土壤有机质的变化 ,炼山、整地、施肥等经营活动对杉木林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杉木纯林有机质含量和质量均低于混交林 ,且随栽植代数的增加有机质含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 ,林地土壤肥力下降 .最后提出应加强对土壤有机质周转模型、有机质组分 ,尤其是活性有机质以及有机质与全球碳循环关系的研究 .
王清奎汪思龙冯宗炜邓仕坚高洪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质连栽
环割对杉木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以期揭示环割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在杉木和马尾松人工林中分别布置6个6 m×6 m样方,每个样方至少包含5棵树。杉木和马尾松平均树高分别为16.3和15.3 m,平均胸径分别为18.5和17.2 cm。每种林分随机选择3个样方进行环割,即在树木胸径处去除10 cm宽的树皮和韧皮部,以阻断光合产物的地下碳分配,剩余3个为对照。环割1个月后测定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环割1个月和1年后采用磷脂脂肪酸方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杉木林环割1个月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降低了18.3%(P<0.01),硝态氮增加了182.1%(P<0.01),有效磷和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了66.9%和10.6%(P<0.05);马尾松林环割1个月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硝态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1.3%,72.7%和235.5%(P<0.05),土壤含水量增加了12.1%(P<0.01)。环割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并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而且这种影响存在树种和时间差异性。杉木林环割1个月后总磷脂脂肪酸、细菌、真菌、真菌∶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含量分别降低了10.3%,10.9%,20.0%,10.1%和13.4%(P<0.05),环割1年后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含量分别降低了20.3%和22.1%(P<0.05);马尾松林环割1个月后真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的含量分别降低了21.9%和14.5%(P<0.05);环割1年后总磷脂脂肪酸、细菌和放线菌含量分别降低了17.8%,15.9%和27.4%(P<0.05);环割1个月后杉木林土壤中磷脂脂肪酸cy17∶0/16∶1ω7c显著升高(P<0.05),而马尾松林中该比值的升高则发生在环割1年后(P<0.05),该比值的升高表明可利用碳有效性不足引起了微生物生长压力。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与总磷脂脂肪酸、细菌、真菌、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NO-3-N和全氮含量均与细菌和革兰氏阳性细菌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有效磷含�
贺同鑫孙建飞李艳鹏俞有志胡宝清王清奎
关键词:马尾松人工林磷脂脂肪酸环割微生物群落结构
杉木纯林与常绿阔叶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比较被引量:78
2006年
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占全球土壤有机碳库的70%,其贮量的微小变化,都可显著地引起大气CO2浓度的改变.为了解森林类型转换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作者于2005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采样分析了杉木纯林和常绿阔叶林0~10cm和10~20cm土层内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杉木纯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自由态和闭锁态轻组有机碳含量均显著低于阔叶林土壤(P〈0.05).但各活性有机碳组分占土壤有机碳的比率没有规律;两种林分土壤的自由态、闭锁态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总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土壤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碳仅在常绿阔叶林下与土壤有机碳总量呈显著正相关;杉木纯林土壤各有机碳组分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低于常绿阔叶林,且与全磷的相关性低于有效磷,这说明磷的有效性影响杉木纯林的土壤肥力.
王清奎汪思龙冯宗炜
关键词:杉木纯林常绿阔叶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库
亚热带地区阔叶林与杉木林土壤活性有机质比较被引量:16
2009年
通过对亚热带3个地区地带性阔叶林和杉木林土壤活性有机质的比较,分析森林类型变化及杉木连栽对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带性阔叶林转变为杉木林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下降27.8%~52.1%、腐殖酸碳下降32.2%~52.8%、胡敏酸下降36.4%~59.0%、富里酸下降29.7%~50.0%;杉木连栽也使土壤总有机碳和腐殖质含量下降.森林类型改变和杉木连栽对土壤活性有机质的影响更明显.杉木林取代阔叶林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的最大降幅分别为61.8%、38.2%、43.3%和69.0%;与第1代杉木林相比,第2代杉木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氮含量的最大降幅分别为34.7%、29.3%、30.4%、18.4%.经相关性分析,除冷水浸提有机氮外,土壤活性有机质与养分含量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王清奎范冰徐广标
关键词:杉木林土壤质量土壤活性有机质
亚热带人工林对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与机理
增加陆地碳固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全球C循环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而人工林则被认为是在碳循环过程中最为活跃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以我国亚热带分布面积...
汪思龙王清奎张伟东杨庆朋陈龙池
土壤团聚体形成与稳定机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26
2005年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其形成和稳定主要是通过土壤中各种胶结物质的胶结作用实现的。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不仅是自然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人为活动的严重影响,主要有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和耕作干扰。土壤团聚体还影响土壤养分,尤其是碳氮磷。
王清奎汪思龙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影响因素
一种摇床摇瓶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摇床摇瓶固定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箱体的下端内壁螺接有多个螺杆,所述箱体的内部底端连接有底座,多个所述螺杆的上端均贯穿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放置槽,所...
黄苛于小军颜绍馗关欣张秀永杨庆朋张伟东王清奎汪思龙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