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湘蓉
- 作品数:23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科技厅一般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WHO《十二格表》评审方法在新生儿死亡评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1年
- 张建华胡建阳王湘蓉黄淑云王国良
- 关键词:新生儿
- 儿童不典型川崎病38例的临床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儿童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河南省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8例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记录资料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1~3d体温逐渐恢复正常,4~6d四肢末端膜状脱皮,病情好转;无冠状动脉瘤或者死亡病例,7例冠状动脉扩张者治疗结束复查心脏彩超示内径恢复正常,未遗留后遗症。结论及时诊断与积极治疗能够迅速缓解患儿病情,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 王湘蓉
- 关键词:川崎病儿童
- 小儿脑性瘫痪漏误诊60例分析
- 2007年
- 王湘蓉赵云
- 关键词:误诊
-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观察
- 2006年
-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儿童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包括镇静,吸氧及加用β2一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患儿除一般治疗外,加用布地奈德溶液1ml(含布地奈德500ug,生理盐水加至5ml,然后由带空气压缩泵的雾化吸入器(PARIBOY,德国百瑞)雾化吸入,每日三次,共7d。结果治疗组在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缺氧,肺部哮鸣音等症状,体征改善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患儿没有发现副作用,但有3例患儿哮喘控制不良,对照组有9例患儿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表现。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其中部分哮喘控制不良病例,不能有效避免变应原暴露可能是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
- 邵子翼熊德秀赵慧王琴王湘蓉李玲
- 关键词:哮喘儿童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
- 湖南省苯丙酮尿症新生儿筛查、诊断、治疗网络建立和产前诊断研究
- 王华田国力吴虹贾政军鄢慧明王益超唐华谢琼胡浩伍细言何满芬刘远新杜其云王湘蓉
- 该项目探讨基于妇幼保健网络构建的苯丙尿症(PKU)新生儿筛查、诊断、治疗和产前诊断一体化服务模式及作用。建立“筛査-诊断-治疗随访”PKU新生儿筛査服务网络,实现全省PKU筛査、诊断、规范化治疗和随访管理。运用串联质谱、...
- 关键词:
- 关键词:苯丙酮尿症新生儿筛查产前诊断
- 湖南省妇幼卫生资源与服务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01年
-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通过对省内 14个市 (地、州 )所属的 19个县 (区 )监测点、 83个监测乡 (街道 )妇幼卫生资源与服务状况的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近 10年来虽然借助于各种妇幼卫生项目 ,使各级妇幼保健院机构建设与业务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与广大妇女儿童的保健需求还有很大的距离。主要是投入不足 ,大多数县级妇幼保健院装备落后 ,再就是从整体而言妇幼保健人员的素质还不很高 ,影响了妇幼保健服务水平。针对这些问题 ,文中提出 :应继续依靠各级政府对项目的承诺和领导 ,利用国际援助的机遇 ,加强投入完善妇幼卫生网络建设 ;加强妇幼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和人才引进 ;按照统一标准 ,加强县级妇幼保健院 (所 )规范化建设和乡。
- 王湘蓉张建华胡建阳
- 关键词:妇幼卫生卫生机构
-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观察
-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治疗新生儿 ABO 血型不合溶血病(ABO-HDN) 的疗效。方法将105例确诊 ABO-HDN 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5例)和常规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剂...
- 王湘蓉章玲赵慧
- 文献传递
- 湖南省婴儿死亡原因及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了解湖南省婴儿死亡原因及危险因素 ,制定有效干预措施 ,降低婴儿死亡率。 【方法】 调查 13个县 2 6个乡 2 0 0 1年所有死亡的婴儿 ,针对前五位死亡原因进行 1∶1病例对照分析研究 ,用EPI5、SPSS软件完成数据录入和Logistic统计分析。 【结果】 婴儿死亡 60 7例 ,死亡率 3 8.8‰ ,前五位死因依次为 :肺炎、出生窒息、先天异常、早产和意外死亡 ,对照分析 2 18对 43 6例 ,5 9个因素有 2 1个差异有显著性 ,其中 8个因素进入多因素Lo gistic回归方程。 【结论】 湖南省婴儿死亡率处于较高水平 ,主要死因为感染性疾病和新生儿疾病及意外 ;婴儿死亡受社会、家庭、卫生保健服务多种因素影响 ,因此 ,发展经济 ,加强孕期保健 ,提高卫生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及医疗保健服务的利用等是降低婴儿死亡的有效措施。
- 刘嘉娜王湘蓉粟泉袁玉枚周晓波蒋富香彭思红刘清明金中元邵国广
- 关键词:婴儿死亡原因病例对照
- 抗菌药物用于儿童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的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用于儿童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的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2016年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CRP水平升高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20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均治疗5 d。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总病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总病程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91±0.59)、(6.32±1.24)d和96.08%(98/102),对照组患儿分别为(2.86±0.54)、(6.25±1.12)d和97.06%(99/102),两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5%(14/1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0%(5/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水平升高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加用抗菌药物治疗,其效果与不加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相当,还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多,故不建议加用抗菌药物治疗。
- 刘建群王湘蓉
- 关键词:C反应蛋白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抗菌药物
- 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此外,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黄疸消退时间等,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胆红素浓度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肯定,能够有效患者体征,缩短病程。
- 王湘蓉
-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茵栀黄蓝光照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