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聪

作品数:46 被引量:53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城市
  • 8篇生产性服务业
  • 8篇服务业
  • 7篇城市网
  • 7篇城市网络
  • 6篇长三角
  • 4篇市域
  • 4篇机器人
  • 3篇多目标
  • 3篇蛇形
  • 3篇蛇形机器人
  • 3篇水下
  • 3篇土壤
  • 3篇控制器
  • 3篇长江
  • 3篇长江三角
  • 3篇长江三角洲
  • 2篇动脉
  • 2篇动脉压
  • 2篇心血管

机构

  • 33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南京市社会科...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江苏省城市规...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江苏省工程咨...
  • 1篇江苏第二师范...

作者

  • 42篇王聪
  • 10篇曹有挥
  • 7篇王秋良
  • 6篇刘鑫
  • 5篇王聪
  • 5篇刘可文
  • 4篇李斌
  • 4篇李斌
  • 3篇王丽
  • 3篇姚士谋
  • 3篇常健
  • 2篇陆大道
  • 2篇莫江明
  • 2篇宋伟轩
  • 2篇陈琪
  • 2篇陈国伟
  • 1篇吴建楠
  • 1篇段进军
  • 1篇王富喜
  • 1篇邹冬生

传媒

  • 3篇地理研究
  • 3篇经济地理
  • 3篇地理科学
  • 3篇唯实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江海学刊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信息与控制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机器人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中国名城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 1篇中共南京市委...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离心式磁悬浮人工心脏泵
本发明涉及人工心脏泵技术领域,公开了离心式磁悬浮人工心脏泵。离心式磁悬浮人工心脏泵包括:离心组件,包括第一外壳及间隙位于第一外壳内的叶轮,叶轮能够相对于第一外壳绕Z轴旋转;悬浮旋转组件,包括第二外壳及设置于第二外壳内的磁...
刘鑫 曲洪一 孟令伟 黄创鑫王聪王秋良
基于CBRs理论的县市域边界地区协调发展研究--以浙江省尖山-南北湖地区为例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变得日益迫切。作为地理微观区域,县市域边界地区的协调管理尤其困难,在相关研究中还容易被忽略。本文以CBRs理论为指导,结合浙江省尖山—南北湖地区协调发展实例,对县市域边界地区协...
王聪
文献传递
磁场分布测量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磁场分布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磁场分布测量装置及方法。磁场分布测量装置包括支座、锁止件、转轴和测量组件,转轴转动设置于支座,锁止件连接支座与转轴,以解锁或锁定转轴与支座的相对转动,测量组件转动设置于转轴,...
吴华芳曲洪一刘鑫王聪陈琪谢煌孟建利王秋良
第3代人工心脏泵研究进展及应用被引量:9
2022年
心力衰竭死亡率极高,患病数量持续攀升,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共同难题,人工心脏泵是众多心衰患者延长生存期最后的希望和最有效的途径。第3代人工心脏泵的开发与应用,将心力衰竭治疗推向一个新台阶。首先概述第3代人工心脏泵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并介绍国内第3代人工心脏泵的发展状况;其次,详述和总结第3代人工心脏泵相关的关键技术,如:悬浮技术、无轴承电机、泵用控制算法、叶轮优化设计、血液相容性等;最后,提出并探讨小型轻量化、仿生搏动性、智能控制技术、血液相容性、可靠性及容错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趋势。
刘鑫刘鑫王聪王聪王秋良
关键词:无轴承电机血液相容性叶轮优化设计
一种人工心脏泵多目标生理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心脏泵多目标生理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心血管循环系统和人工心脏泵的耦合模型;采用遗传粒子群算法优化滑模控制器的参数;以心率、平均动脉压、最小泵流量、身体活动水平和临床状况为...
曲洪一刘鑫 孟令伟王聪王秋良
顺应我国国情条件的城镇化问题的严峻思考被引量:84
2012年
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重大的综合性课题,涉及到国民经济如何协调发展,达到一个新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涉及到我国资源环境合理利用与长远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了快速前进的新局面,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工业化、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的城镇化在祖国大地上史无前例地高速发展,城镇化全面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住房条件。
姚士谋陆大道陈振光李昌峰王聪吴建楠
关键词:城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城乡一体化国情协调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机场体系基础设施效率的时空演化被引量:8
2018年
机场效率评价与分析是相关学者关注的热点。采用DEA方法,以长江三角洲地区机场体系为实证,以基础设施的投入与产出为关注点,探讨2000~2014年间机场效率的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长三角地区机场体系基础设施效率总体较低,空间上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特征;在时空演化上,基础设施效率呈提升态势,机场间的差异性呈降低趋势,各机场演化过程具有明显差别,但总体上效率高的机场,其演化过程中变异系数较低,反之亦然;近15a来机场基础设施效率的差异性演化并未引起区域空间格局大的变动,但江苏沿海地区的机场效率优势正在逐步形成。通过效率分解,发现规模效率是影响长三角地区机场体系综合技术效率的主要原因,正是规模效率的低下引致了综合技术效率低下。机场基础设施效率及其演化是机场自身发展状况(内在因素)的综合反映,同时深受区域发展水平、机场竞争态势以及机场交通区位等诸多外部因素影响。最后,讨论了提升长三角地区机场体系基础设施效率的可能路径。
吴威王聪曹有挥梁双波张璐璐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全球化进程的时空差异分析——基于两省一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和上海全部的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经济联系、人员流动、信息交流、政府合作4个方面评估了长三角地区全球化进程的时空差异以及不同城市之间的依赖性和空间自相关特征,并对不同指标的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受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和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的积极影响,以及2003年全国非典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该区域全球化程度表现出了不同阶段性的特征。从时间序列来看,2000~2009年,长三角地区全球化发展表现为加速上升、稳步上升和相对平稳的发展过程,但不同指标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从空间格局来看,长三角地区的全球化程度从比较集中逐渐向较为合理的均衡方向发展,后进区域提升较快,全球化影响下的城市体系更趋合理。从作用机制分析,市场和行政因素共同推动着城市的全球化进程。
王聪曹有挥姚士谋刘可文王丽
中国大城市新建中产阶层化现象的供给端解析被引量:8
2018年
中产阶层化是一个多元、复杂、变化的社会空间重构现象。作为我国大城市中产阶层化的主流模态,新建中产阶层化是由政府和资本力量主导,通过拆建实现的社区建成环境改善和社会结构跃升现象。以南京内城为例,分别从政府经营城市、资本循环增值和资源非均衡配置逻辑解读新建中产阶层化的驱动机理,进而从城市空间嬗变、社会阶层分化和被置换群体利益剥夺等方面探讨新建中产阶层化的多重效应,随后在分析中产阶层化模式将由"拆建型"向"侵替型"演进的趋势下,提出未来中产阶层化研究应更多强调供给与需求等多视角的互补与融合,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中产阶层化理论模型,并引导中产阶层化社会空间实践走向更加公平与可持续。
宋伟轩王聪刘春卉
关键词:拆迁安置
县市域边界地区协调发展研究——以浙江省尖山—南北湖地区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变得日益迫切。作为地理微观区域,县市域边界地区的协调管理尤其困难,在相关研究中还容易被忽略。以CBRs理论为指导,结合浙江省尖山-南北湖地区协调发展实例,对县市域边界地区协调发展的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发展机制框架体系。尖山南北湖地区是典型的微观跨边界地区,在空间、功能上都具有协调发展的基础。由于行政体制的分割,现有的规划更加关注自身发展的需求,缺少区域整体统筹发展的眼光,造成了产业定位相互冲突,交通衔接不畅,生态环境共同保护意识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在协调发展机制框架基础上,提出协调发展规划方案,以期通过规划的手段使问题得以解决和落实,希望对微观区域的协调发展研究有所启迪。
王聪曹有挥王富喜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