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6
- 1995年
- 糖尿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检测及其意义杨丽萍,薛重重,李智存,李伦,范雅丽,王钧,吴雅峰,李新胜我们对50例糖尿病患者的凝血、纤溶及血小板功能进行了检测,旨在了解该类疾病患者血栓形成倾向,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1检测对象1.1正常对照组共21例,男12例...
- 杨丽萍薛重重李智存李伦范雅丽王钧吴雅峰李新胜
- 关键词:糖尿病凝血纤维蛋白溶解血栓形成
- VDC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例
- 1994年
- VDC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例薛重重,李大钧,范雅莉,李智存,吴雅锋,杨丽萍,王钧我们于1989年2月至1991年9月以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及泼尼松(VDCP)方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6例,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
- 薛重重李大钧范雅莉李智存吴雅锋杨丽萍王钧
- 关键词:急性病白血病VDCP方案
- 粒细胞输注在急性粒细胞缺乏症中的临床应用
- 2001年
- 薛重重杨丽萍赵智莉王钧刘荣英范金环
- 关键词: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输注抗生素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血栓前状态部分指标的检测
- 1998年
- 目的:了解PNH患者凝血、纤溶及血小板功能变化,从而对PNH患者有关的血栓前状态进行评估。方法:vWF:Ag、GMP-140采用酶联免疫法;t-PA:A、PAI:A采用发色底物法;PAgT采用TYXN-91凝血仪,ADP为诱导剂。结果:PNH组 vWF:Ag、GMP-140、t-PA:A与PAg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PAI:A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PNH患者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血小板活化,从而有利于血栓形成。
- 薛重重李大钧和虹王钧李智存范雅丽吴雅锋
- 关键词: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栓前状态
- 全反式维甲酸配合藻酸双脂钠防治APL并发DIC疗效观察被引量:2
- 1996年
- 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配合藻酸双脂钠(PSS)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18例,CR率88.9%。通过与不用PSS组对比,表明可以减少治疗中DIC的发生率和降低DIC的相关死亡率。
- 薛重重李大钧杨丽萍范雅丽王钧李智存
-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藻酸双脂钠白血病
- 不同分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vWF:Ag,GMP—140,t—PA:A,PAI:A的变化
- 1999年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可合并血栓形成及出血倾向等出凝血方面的改变。但有关慢粒时血栓性指标变化的报道并不多见,我们观察了43例不同分期的慢粒患者血浆vWF:Ag、GMP-140,t-PA:A、PAI:A的变化,报道如下。1 材料及方法11 研究对象 43例均系住院患者,其中男30例,女13例,平均年龄476岁(17~66岁),依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慢粒诊断及分期标准[1],分为慢性期29例,加速期及急变期14例。其中合并脾脏血栓形成2例。无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正常对照组46例均系我院健康职工,男20例,女26例,平均年龄432岁(25~60岁)。
- 王钧王娟
- 关键词:白血病CMLVWF:AGGMP-140慢粒
- 白细胞去除术配合联合化疗治疗儿童高白细胞白血病一例
- 2002年
- 张永菊刘荣英王娟董桐俊薛重重王钧
- 关键词:儿童高白细胞白血病联合化疗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血小板颗粒膜蛋白、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的变化
- 1997年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血小板颗粒膜蛋白、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的变化王钧薛重重杨丽萍范雅丽李智存吴雅锋李大钧1994年7月~1995年10月,我们观察了33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 王钧薛重重杨丽萍范雅丽李智存吴雅锋李大钧
- 关键词:VWF:AG
- 骨髓监测下强烈诱导治疗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被引量:1
- 1999年
- 强烈诱导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疗效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公认[1~3]。但是老年ANLL临床上实施强烈诱导治疗较为困难,我们应用骨髓监测的方法对28例老年ANLL进行了强烈诱导治疗,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
- 薛重重王钧杨丽萍范雅莉李智存刘俊茹王娟苏国虹李永生李大钧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 骨髓单个核细胞Coombs分型试验在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的诊断意义被引量:6
- 2001年
- 杨丽萍李永生薛重重王钧黄成垠范雅丽马洪玉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骨髓单个核细胞抗人球蛋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