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陆军

作品数:21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肝炎
  • 8篇慢性
  • 6篇肝硬化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5篇细胞
  • 4篇肝病
  • 4篇肝硬化患者
  • 3篇预后
  • 3篇慢性肝
  • 3篇慢性乙型
  • 3篇慢性乙型肝炎
  • 3篇红细胞
  • 3篇肝炎患者
  • 2篇代偿
  • 2篇乙型肝炎患者
  • 2篇生物信息红外...
  • 2篇重型
  • 2篇重型肝炎
  • 2篇纤维化

机构

  • 19篇解放军第30...
  • 1篇解放军第三○...
  • 1篇解放军第三O...

作者

  • 21篇王陆军
  • 13篇陈黎明
  • 10篇耿华
  • 6篇张晓峰
  • 6篇韩玉坤
  • 5篇陈菊梅
  • 5篇李元元
  • 5篇叶文华
  • 5篇曾珍
  • 5篇张鸿飞
  • 4篇徐长江
  • 3篇林沪
  • 3篇杨斌
  • 3篇王海滨
  • 2篇杨晓晋
  • 2篇赵景民
  • 2篇杨永平
  • 2篇徐志强
  • 2篇宋春辉
  • 2篇李捍卫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第十六次全国...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entekavir,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Th17细胞的变化。方法在应用ETV治疗的不同时间点抽取HBV感染患者及健康对照者静脉血,分离血清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HBVDNA)、丙氨酸转移酶(ALT)以及外周血中的Th17细胞的频数。结果应用ETV治疗后患者ALT及HBVDNA从4周开始出现明显下降,IL-17+及IL-17+IFN-γ-T细胞的频数在第4周时明显升高[IL-17+(6.32±2.26)%,IL-17+IFN-γ-T(4.68±1.73)%],其后逐渐下降至24周,在48周时接近于基线点,在所有时间点均高于健康对照(P<0.05)。IL-17+IFN-γ+T细胞的频数第4周时明显升高,在36周时达到峰值[IL-17+IFN-γ+T(1.92±0.97)%],在48周时明显下降,但在所有时间点明显高于健康对照(P<0.05)。结论 ETV在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能够降低体内Th17细胞的频数,意味着体内炎症反应的减轻,同时也可能削弱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
宋春辉杨斌陈黎明张纪元王陆军
关键词:恩替卡韦乙肝病毒TH17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的诊断标准探讨一附109例病例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为了解慢性重型肝炎(简称重肝)的诊断标准是否过严。方法选取凝血酶原活动度(Pa)和血清胆红襄(BIL)只一项达重型肝炎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的病例109例,根据 Pa 和 BIL 的不同,分成3组,比较各组的生化指标、住院天数和症状持续时间的差别。结果第1组(Pa<40%,BIL<170)病例的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均值比第3组(50%>Pa>40%,BIL>170)病例明显降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较其他2组明显降低,球蛋白和γ-球蛋白比其他2组明显升高,CHE 平均值较其他2组患者的 CHE 明显降低,第3组病例的住院天数、症状持续时间、BIL 和TBA3项指标比其他2组长或高。结论 Pa 比其他指标更能反映肝脏的损害及储备功能,Pa 应动态观察,短时间、多次重复。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与重型不同之处就是 Pa 与 BIL 未同时达到慢性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提示其肝脏损害较轻。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与重型二者似有质的不同,现行重肝生化指标是 Pa 在40%以下是合理的,若放宽至50%将混淆慢肝重度与重肝的界限。
陈黎明陈菊梅张鸿飞韩玉坤王陆军张晓峰杨斌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住院天数病例分析凝血酶原活动度肝脏损害CHE
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前,肝硬化的治疗无公认的有效方法.笔者采用dsg型生物信息红外肝病治疗仪(bilt肝病治疗仪)对96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病例选择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在解放军第302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96例,其中乙型肝炎患者88例,丙型肝炎患者8例,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制订的标准[1].96例患者中,男性80例,女性16例,年龄16-65岁.排除腹水、合并其他病毒感染和其他原因引起肝硬化的患者.患者按2∶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4例(10例脱落);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陈黎明叶文华王陆军林沪徐长江耿华李元元
关键词:肝病治疗仪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患者病例选择
HBV相关肝病总胆汁酸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HBV感染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的变化。方法常规检测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B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存活组TBA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TBA水平与ALT、ALB、CHE呈明显的相关性(P均<0.01)。结论血清TBA水平是反映肝损伤的程度,对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于双杰叶文华邹正升耿华李元元林沪杨斌宋春辉王陆军陈黎明
关键词:乙型肝炎总胆汁酸预后
肝损伤指数判断慢性肝炎转归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建立一种生物数学指数判断肝损伤程度 ,评价慢性肝病患者预后 ,判定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由肝脏蛋白合成能力、抗体产生水平、细胞裂解程度、胆汁郁积和肾功能损害等构成以生物数学和病理生理学为基础的肝损伤指数 (liverdamagescore ,LDS) ,对 4 86例慢性肝病患者的肝损伤程度、预后及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LDS为 1.5~ 3U时 ,肝损伤为轻度 ;LDS为 3.7~ 5 .7U时 ,肝损伤为中等 ;LDS为 6~ 8U时 ,肝损伤较重 ;LDS >8U时 ,肝损伤最重 ,预后差 ;LDS能够反映疾病进展的过程和疗效。结论 :LDS是一种新的、简单而易操作的生物数学指数 ,能定量反映肝损伤程度和慢性肝病的发展过程 ,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定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王陆军杨永平
关键词:肝炎预后
肝硬化患者Child-Turcotte分级与病理诊断预后及纤维化指标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Child Turcotte(CTC)分级与病理及肝纤维化指标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 (ELISA)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RIA)测定患者血清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层粘蛋白 (LN)和Ⅳ型胶原 (Ⅳ C)水平 ,并观察病理改变。结果 HA可反映肝硬化严重程度 ,PCⅢ、LN、和Ⅳ C不反映肝硬化的严重性 ,CTC与病理改变有一致性 ,在B级及C级患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 97.8/%;A级患者 95 .5 /%好转 ,C级 96.9/%的病死率。结论 CTC与肝纤维化程度、肝脏病理改变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 ,在临床上对反映肝硬化的程度有实用价值。
王陆军杨永平
关键词:肝硬化CHILD分级肝纤维化指标
IgM型内毒素抗体与肝炎的关系
2002年
王陆军陈黎明
关键词:肝炎
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活性对判断肝硬化病情程度的价值被引量:5
2004年
动态观察肝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 (RNIAA)的变化 ,探讨其在评估肝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分别检测 4 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15天和 30天的RNIAA ,并与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活动度及代表肝脏功能状况的病情积分相比较。在病情逐渐加重的肝硬化组 ,其RNIAA相应逐渐下降 ,病情明显好转的肝硬化患者 ,随其病情好转或恢复RNIAA显著回升 (P <0 0 5 ) ,而CHE、PTA变化不明显 (P >0 0 5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RNIAA的变化与病情程度积分密切相关 (r =0 74 )。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比CHE、PTA等指标更灵敏地反映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发展 。
曾珍张晓峰王海滨王陆军张鸿飞韩玉坤耿华
关键词:红细胞肝硬化病情程度肝功能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I型补体受体基因点突变与数量表达的变化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动态观察肝炎肝硬化患者红细胞I型补体受体基因点突变与数量表达及其天然免疫黏附功能 (erythrocytecellnature immune adhesionfunction ,RNIAF)的变化 ,探讨它们在评估肝炎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 13 4例肝炎肝硬化不同分级的I型补体受体基因点突变与数量表达及其RNIAF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人群相比较 ,肝硬化患者I型补体受体基因点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 ,而肝硬化Child分级各组的CRl数量表达及RNIAF都明显低于正常人群组 ,且随着分级病情严重 ,CRl、RNIAF逐渐降低。结论 红细胞I型补体受体活性及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可灵敏地反映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发展 。
张晓峰曾珍王海滨陈黎明王陆军韩玉坤耿华
关键词:肝硬化受体基因点突变
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 4 0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合并感染性休克后的临床特征。方法 观察和比较感染性休克发生时和发生后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72 .5 %患者死亡 ,10例不发热者均死亡 ;2 5例血和 (或 )腹水培养的细菌培养阳性 ,G-菌占 72 % ;血WBC及中性分类增高 ;血Alb和Pa明显下降 ;血BUN、CR、Glo和Bil升高。结论  (1)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后容易死亡 ;不发热者 ,预后凶险 ;(2 )感染性休克加重肝。
陈黎明王陆军曾珍张晓峰韩玉坤张鸿飞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感染性休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