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通

作品数:16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地震
  • 5篇滑坡
  • 4篇地震滑坡
  • 4篇崩塌
  • 3篇离散元
  • 3篇滑坡形成
  • 2篇地震动
  • 2篇地震动响应
  • 2篇地质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余震
  • 2篇震中
  • 2篇震中区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汶川地震
  • 2篇抗滑
  • 2篇抗滑桩
  • 2篇滑坡形成机制
  • 2篇发育
  • 2篇M

机构

  • 16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洛阳理工学院
  • 1篇河南城建学院
  • 1篇重庆科力建设...

作者

  • 16篇申通
  • 13篇王运生
  • 5篇赵波
  • 2篇罗永红
  • 2篇王羽
  • 1篇杨青
  • 1篇王富强
  • 1篇张磊
  • 1篇张云辉
  • 1篇韩立明
  • 1篇全清
  • 1篇陈明
  • 1篇顾金

传媒

  • 3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山地学报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公路
  • 1篇中外公路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中国建筑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沙江矮子沟巨型古滑坡形成机制及运动过程研究
2023年
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并结合遥感解译、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手段,对矮子沟巨型古滑坡的基本特征、形成机制及运动演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矮子沟古滑坡的形成条件为:滑坡剪出口与坡脚之间存在巨大的高差,为滑坡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临空条件;顺向岸坡结构以及坡体内发育的多组控制性结构面是滑坡发生的结构基础;玄武岩系中的凝灰岩软弱夹层削弱了岩体的完整性,地表水及地下水长期入渗,水的软化作用降低了软弱夹层的抗剪强度;地震作用是造成岩体最终滑动失稳的关键因素。该滑坡的动力学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①启程活动阶段。斜坡地形效应使得地震波在斜坡上部表现出异常放大现象,当短时间内积聚的振动能量超过岩土体的强度时,易形成高位滑坡,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为拉裂-滑移;②近程活动阶段。近3.82×108 m3的滑坡物质高位高速下滑,与矮子沟右岸坡体发生猛烈碰撞后进一步碎裂解体;③高速远程碎屑流阶段。碎屑流继续沿矮子沟高速运动约3 km;④堆积堵江阶段。滑坡物质最终形成体积为2.73×108 m3的巨型堰塞坝,堵塞金沙江并形成堰塞湖,其回水区域向上游延续75 km至格勒一带。对金沙江矮子沟口上游河段采集到的堰塞湖沉积物进行光释光测年,结果指示该古滑坡发生于距今2.5万年左右。
申通申通宋帅奇郑超袁玥刘恒吴旭阳楚亚培
关键词:金沙江地震滑坡数值模拟
重庆小南海滑坡形成机制离散元模拟分析
重庆小南海滑坡是烈度相对较低地区发生的地震高位滑坡,其成因一直令人费解。基于重庆黔江小南海相关研究资料,通过对复原的小南海坡体进行失稳分析,计算得出使岩体产生崩滑破坏的地震力临界条件,即只有当地震波地形放大后滑坡才能启动...
申通王运生吴龙科
门架式双排桩结构模型试验与计算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提高对门架式双排桩结构特性的认识,首先对门架式双排桩的结构计算模型进行探讨,基于传统的普通抗滑桩的计算思路,得出门架式双排桩的差分计算模型。然后进行门架式双排桩结构模型试验,对门架式双排桩的结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从理论计算和模型试验两个方面来对门架式桩结构特性进行研究,最后得出:有别于传统的双排桩结构,门架式双排桩由于桩顶连系梁的存在,使其超静定结构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有效降低了桩身最大应力,避免了应力过于集中,比传统的双排桩可以承载更大的滑坡推力,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支挡结构。
赵波王运生王羽申通
关键词:受力特性
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的四川薛城南沟滑坡形成机制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根据南沟滑坡的地质背景及堆积体工程地质特征,结合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分析南沟滑坡的失稳类型及其成因机制。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地震波在经过地形效应放大后,斜坡滑源区竖直峰值加速度PGA最大放大5.1倍,水平峰值加速度PGA最大放大3.97倍。(2)运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验证了该斜坡体在地震力作用下的滑坡类型为拉裂—溃滑型。(3)在强震作用下,地震波在坡体内不连续结构面处会发生透射和反射现象,从而导致岩体沿层面发生震动溃裂破坏,形成潜在统一滑面,并伴随有坡体的松弛、甚至解体;在强震持续作用下,坡体沿滑面产生整体的溃滑,形成滑坡。
古德章王运生杨青申通贺建先顾金
关键词:地震滑坡
汶川地震震中区崩塌发育规律被引量:17
2016年
研究区为汶川地震的震中区,是研究地震崩塌最为典型的区域。通过详细的野外实地调查,结合遥感解译的成果,分析震中区崩塌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崩塌灾害发育的重要因素,揭示了震中区崩塌灾害的发育规律。研究区内崩塌灾害在平面分布上,主要沿水系沟谷两岸呈线状分布,并且多位于断裂带的上盘;剖面分布上,崩塌的发生存在明显的背坡面效应和断层错动方向效应。斜坡坡形、坡向、坡高、坡度以及岩性是影响斜坡崩塌灾害发育的重要因素。区内崩塌失稳机制以滑移式和倾倒式为主。
申通王运生
关键词:震中区崩塌灾害影响因素
基于ASTER-DEM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差异抬升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雅鲁藏布江是东构造结的核心区域,为研究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流域现今隆升发育现状,本文基于ArcGIS平台,对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流域的ASTER-DEM30m面积-高程积分值(Hypsometry Index,简称HI法,是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来获取流域演化特征及其构造活动响应指标的方法)进行计算,并结合构造、岩性、气候、第四系以及河流等基础资料探讨该地区隆升差异。结果表明:HI>0.43的隆升区主要集中在大拐弯缝合带以外的区域且分布与各断块中的三级夷平面具有较好的耦合性;而HI>0.60拉萨断隆隆升区分布范围最大,加拉白垒断隆分布最小,仅在大拐弯小范围分布;HI<0.43的侵蚀下切区,处于河流的一二级谷肩位置以及河流发育较为成熟的区域;林芝—派镇段区域内HI<0.35,以侵蚀下切为主。由以上得出:区内构造挤压作用依然存在,而气候、河流以及断裂带密度的影响是在构造背景下产生的,随着时间推移以上因素会逐渐抑制构造抬升作用,并且对侵蚀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内表现不同;当构造作用发挥主要作用时,断块以隆升作用为主,HI>0.43;气候作用的影响使加拉白垒与南迦巴瓦峰处于隆升停滞,HI<0.43;林芝段HI<0.35说明在气候、河流发育以及断裂带密度的影响下会加大侵蚀的力度使得区域内以侵蚀下切为主,未有抬升迹象。整体上,在构造、气候、河流发育及断裂带密度综合影响下,隆升作用由雅鲁藏布江流域下游外部向内部逐渐减弱,而局部区域上的差异是由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差异决定的。
辛聪聪王运生洪艳申通韩立明赵逊
关键词:DEM
重庆小南海滑坡形成机制离散元模拟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重庆小南海滑坡是烈度相对较低地区发生的地震高位滑坡,其成因一直令人费解。基于重庆黔江小南海相关研究资料,通过对复原的小南海坡体进行失稳分析,计算得出使岩体产生崩滑破坏的地震力临界条件,即只有当地震波地形放大后滑坡才能启动。为了进一步验证计算所得的结论,运用UDEC软件建立小南海典型二维场地模型,施加相应的地震力对坡体失稳崩滑的全过程进行模拟,以研究地震作用下地形放大效应触发具平行坡面陡倾控制性结构面的高位岩质斜坡地震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具平行坡面陡倾控制性结构面的高陡突出地形对地震波有明显的放大作用。该坡体运动模式为:峰值加速度放大-增加的振幅迫使岩体顺平行坡面陡倾控制性结构面迅速拉裂-沿缓倾层面滑移-高速脱离滑源区-巨大的势能和动能驱动坡体做长距离运动,其间伴随解体、颗粒间相互碰撞、铲刮作用,具有二相甚至三相流体性质。分析揭示地震力作用下斜坡体中质点加速度具有地形放大效应。对比结构面监测点和基岩监测点加速度放大系数,表明,滑坡启动时具有较大的加速度,当遇到平行坡面的不连续结构面时,斜坡动力响应强烈,最终导致坡体失稳。
申通王运生吴龙科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形成机制研究
中国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广泛分布,多形成深切峡谷地貌,往往被选为大型水电工程大坝坝位的理想场所。历史上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深远的环境效应。而对于这类滑坡的孕育过程,目前在国内外缺乏...
申通
文献传递
西藏俄拉村滑坡地震动态响应失稳过程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研究岩浆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和失稳过程,以西藏俄拉村滑坡为原型建立离散元数值模型,通过输入实测地震动数据,研究该斜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征和失稳破坏过程。模拟结果表明:(1)俄拉村滑坡失稳过程为:震动拉裂-剪切阶段→"锁固段"剪断贯通阶段→堆积掩埋夯实阶段;(2)水平向地震加速度PGA具有高程放大效应,且在相同高程坡面PGA放大系数较坡体内部大,坡形转折处和坡体凸出部位的放大效应也表现为坡面较坡内显著;(3)水平向地震加速度PGA值自坡体内部向外表现为时而增大、时而减小的节律性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岩浆岩质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失稳模式提供依据。
雷清雄王运生贺建先陈明申通
关键词:失稳过程地震动响应离散元模拟
汶川地震震中区斜坡崩塌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崩塌是山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汶川地震诱发了广泛的斜坡崩塌灾害,加剧了震区的破坏和损失,震后余震频发,使得部分震裂斜坡再次破坏失稳。因此,对震中区斜坡崩塌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文以...
申通
关键词:发育特征变形破坏机理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