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晓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土壤
  • 3篇水分
  • 3篇土壤水
  • 3篇土壤水分
  • 1篇地统计
  • 1篇旋转主成分分...
  • 1篇遥感
  • 1篇遥感估算
  • 1篇影像
  • 1篇蒸散
  • 1篇蒸散量
  • 1篇植被
  • 1篇植被类型
  • 1篇时空变异特征
  • 1篇土壤含水量
  • 1篇气温
  • 1篇潜在蒸散
  • 1篇潜在蒸散量
  • 1篇流域
  • 1篇经典统计

机构

  • 6篇兰州大学
  • 4篇密歇根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篇白晓
  • 4篇贺缠生
  • 3篇张兰慧
  • 2篇王一博
  • 2篇田杰
  • 1篇张喜风
  • 1篇侯伟
  • 1篇刘国华
  • 1篇马金辉
  • 1篇赵琛
  • 1篇王忠富
  • 1篇李金麟
  • 1篇金鑫
  • 1篇王晓磊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遥感信息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采用Landsat TM对ETM+SLC-off影像缝隙修补的方法被引量:1
2013年
提出一种对Landsat7ETM+SLC-off影像缝隙修补方法。该方法在利用TM与ETM+传感器物理特性一致这一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图像配准技术、单像元操作技术、线性回归、残差分析等算法,将相近年份同一时相的Landsat 5TM影像数据和Landsat 7ETM+SLC-off影像数据波段间的线性回归拟合部分作为影像间的共同特征,将残差部分作为Landsat 7ETM+SLC-off影像的个性特征,通过这两部分的组合完成对Landsat7ETM+SLC-off影像缝隙的修补,是一种既考虑全局特性又考虑局部变化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对于Landsat 7ETM+SLC-off有良好的修补效果,特别地,在影像的有云区域也具有较好的修补效果,是一种简易可行的全局性修补方法。
侯伟马金辉白晓
关键词:TM
祁连山区不同植被类型上的SMOS遥感土壤水分产品质量评估被引量:10
2017年
为了分析SMOS遥感土壤水分产品在祁连山区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利用祁连山区内布设于7种主要植被类型上的34个实测站点的实测土壤水分数据对其进行质量评估。首先挑选与实测值相对应的SMOS数据,进而依次计算每个站点上遥感产品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Bias和均方根误差RMSE,从而得到SMOS数据在不同植被类型上不同尺度(年和季节)的反演精度。结果表明:SMOS遥感土壤水分产品在研究区内是可信的,但低估了研究区土壤水分值,且未能达到产品预期目标0.04m^3/m^3。SMOS产品对于植被辐射反演效果好于土壤辐射反演,导致其在植被覆盖度越高的区域与实测值的拟合程度越高。SMOS产品在湿润条件下性能优于干旱条件,在变异性小的地区性能优于变异性大的地区。在季节尺度上,SMOS遥感产品与实测值拟合程度在夏、秋两季远好于春季。
向怡衡张明敏张兰慧贺缠生王一博白晓
关键词:SMOS
祁连山区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下土壤水分变异特征被引量:15
2017年
结合土壤、植被、地形等要素,建立黑河上游土壤水文观测体系,收集代表黑河上游区域特征的36个定位观测点土壤水分数据和12个气象站的降水数据,采用经典统计方法揭示祁连山区区域尺度上7种土地覆被类型下的土壤水分变异特征。结果表明,降水和植被特征是影响生长期土壤水分的主要因素。降水量大的土地覆被类型上土壤水分值较高。同时土壤水分值越低,降水补给和蒸散发消耗所引起的相对波动就越大,导致其变异性越大。由于植被根系对土壤水分的显著影响,高盖度草地、低盖度草地的土壤水分值在剖面各层变化不大,而农田、草甸、灌丛、林地和裸地土壤水分值随深度变化较明显。草甸、灌丛、裸地土壤水分整体均在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农田和高盖度草地土壤水分均呈现秋季最高、夏季次之、春季最低。土壤水分变异程度除灌丛外,存在春季变异最大,夏季次之和秋季最小的规律。降水是导致土壤水分值和变异系数在夏、秋季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土壤冻融过程则是导致其在春季变化的主要因素。总而言之,祁连山区土壤水分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与季节变化特征,与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降水条件、植被特性和人工影响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白晓张兰慧王一博田杰贺缠生刘国华
关键词:土壤水分经典统计
黑河上游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0
2014年
通过原位观测及大范围多尺度采集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地黑河上游土壤含水量数据,得到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并运用旋转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黑河上游土壤含水量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在黑河上游,影响土壤含水量的主要因子是地形因子,土壤物理属性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地形因子中坡度和坡向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含水量在坡向作用下呈现北坡高于南坡的趋势,海拔与土壤含水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赵琛张兰慧李金麟田杰吴维臻金鑫张喜风蒋忆文王晓磊贺缠生白晓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环境因子地统计旋转主成分分析
祁连山区土壤水分遥感估算及时空变异特征
土壤水分是地球水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地表水与地下水的重要纽带,土壤水分对降水、径流、下渗、蒸散发等水文过程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安全的维系。近年来,随...
白晓
关键词:土壤水分遥感估算
文献传递
“蒸发悖论”在黑河流域的探讨被引量:8
2015年
利用黑河流域12个气象站点1960-2010年的气象资料,运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潜在蒸散量,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系统分析了过去51 a间潜在蒸散量及气温的变化趋势,重点对"蒸发悖论"在黑河流域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潜在蒸散量的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区结果,黑河流域可以划分为4个子区."蒸发悖论"仅于1960-1993年存在于黑河流域河西走廊区(Ⅱ区、Ⅲ区);其它各区无"蒸发悖论".1994-2010年由于潜在蒸散量的显著上升,河西走廊区"蒸发悖论"消失.1993年是黑河流域潜在蒸散量变化趋势的一个转折点,1994-2010年黑河流域的潜在蒸散量表现为统计显著的上升趋势.风速的变化是影响黑河流域河西走廊区"蒸发悖论"出现和消失的重要因素.
王忠富杨礼箫白晓贺缠生
关键词:黑河流域气温潜在蒸散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