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景文
- 作品数:6 被引量:8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应用于植被护坡的两种野生岩生植物抗旱适应性研究
- 本文选择两种自然状态下生长在岩石边坡上的野生植物金发草和丛毛羊胡子草为研究材料,以目前植被护坡中最常用的狗牙根为对照,通过盆栽试验和PEG模拟干旱胁迫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下两种野生岩生植物的抗旱生理、形态指标的变化状况,...
- 白景文
- 关键词:水土保持植被护坡岩生植物抗旱性
- 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土壤水分与养分特征被引量:10
- 2011年
- 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EDM)在延伸亚高山森林生态功能,抑制干旱河谷上延等发挥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了交错带邻近生态系统干旱河谷(DV)、亚高山森林(SF)以及交错带内(EDMⅠ、EDMⅡ、EDM)3个土层(L1、L2、L3)土壤水分及养分特征,结果表明,(1)相比于DV,EDM具有更好的土壤水环境,并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多的可吸收磷,但未表现出更好的土壤氮素环境;SF则是山地垂直带谱中土壤水环境和养分环境最好的区域。(2)交错带内由于主要植物种类及其群落结构组成不同,土壤水、肥环境仍存显著差异。(3)海拔梯度上,L1中土壤水分与氨态氮相关性不显著,与其它养分均极显著相关(P<0.01)。L3中,速效养分均与土壤水分相关性不显著;剖面层次上,EDM和EDMⅠ不同层次的土壤养分与土壤水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而在EDMⅡ和SF却表现出显著相关。
- 刘彬罗承德张健杨万勤白景文刘牧鞠佳伶
- 关键词:水分有机质氮磷
- 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植被调控模式对土壤氮、磷强度及库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以调控30个月的4种典型调控模式以及未调控退耕纯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不同调控模式下氮、磷供强度及库容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纯林模式,4种调控模式均可有效缓解缺氮少磷的土壤现状,提高或增加了固氮效率以及氮、磷储量,且表现出氮、磷元素聚表分布(0-10cm)的特征;表层土(0-10cm)中,刺槐+扁桃+紫花苜蓿模式的氨态氮含量(10.52±0.34g/kg)、硝态氮含量(11.69±1.06g/kg)显著高于其它模式,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但对氮、磷的储存贡献较小;刺槐+新疆杨+早熟禾模式可显著提高固氮效率;刺槐+高山柳+早熟禾模式的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模式(7.33±0.38g/kg),而刺槐+岷江柏+早熟禾对土壤氮、磷环境的改善相对于其他模式较差。综上认为,以新疆杨作为乔木、刺槐为高灌木、高山柳为伴生种、紫花苜蓿作为林下草种是适合于EDM土壤与气候环境的最佳模式之一。
- 刘彬罗承德杨万勤张健白景文袁喆刘牧鞠佳伶
- 关键词:氮磷
- 三种野生岩生草本植物的抗旱性综合评价被引量:47
- 2009年
- 本试验选择自然状态下生长在岩石边坡上的3种野生岩生植物金发草和丛毛羊胡子草以及狗牙根为研究材料,通过盆栽干旱胁迫试验,研究和分析了干旱胁迫下3种野生岩生植物的叶面积指数、地下干物质量积累、叶片保水力;叶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叶绿素等形态和生理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值法对影响3种野生岩生植物抗旱性的指标进行了分析评价。试验结果表明,3种草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金发草>狗牙根>丛毛羊胡子草。研究结果以期为筛选、培育适应于岩石边坡植被防护的乡土护坡植物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谢贤健兰代萍白景文
- 关键词:金发草狗牙根干旱胁迫抗旱性
- 两种野生岩生植物的抗旱适应性研究被引量:31
- 2005年
-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下两种野生岩生植物金发草[Pogonatherumpanideum(Lam.)Hack]、丛毛羊胡子草(ErioophorumcomosumNees)的抗旱形态、生理表现。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强,两种野生岩生植物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大;胁迫初期可溶性蛋白含量小幅度增加,随后呈缓慢下降;金发草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羊胡子草则先降后升;金发草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羊胡子草则一直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综合各项指标,丛毛羊胡子草抗旱性强于金发草。
- 白景文罗承德李西宫渊波
- 关键词:金发草干旱胁迫抗旱性
- 岷江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根层土壤碳活性与储量特征被引量:2
- 2012年
- 根层土受植物地下部分生命活动、代谢影响最直接和最强烈,其碳活性与储量特征对土壤质量改变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具有极高的灵敏性。以岷江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及邻近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根层土壤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等碳活性以及碳密度、碳储量特征,可为该区的生态系统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类型根层土的土壤碳密度为(0.14±0.007)~(101.16±0.301)kgC/m2,碳储量为(30.2±1.51)~(21850.6±65.02)kg。相对于干旱河谷,交错带根层土壤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等碳活性更强,为沿交错带逐步向下改善土壤环境抑制干旱河谷区上延提供了较好的碳素环境。尽管交错带天然林植被面积较小,但其土壤碳密度和土壤有机碳丰度指数因物种优势和所在山地垂直带谱中所处的相对有利位置,显著高于干旱河谷。在交错带内部,以高山栎为优势种的根层土具有更强的储碳能力,是包括退耕还林地在内的自然或人工植被调控生态工程建设中重要造林树种和恢复模式。
- 刘彬鞠佳伶罗承德刘牧张健白景文雷波
- 关键词:碳密度碳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