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颖

作品数:93 被引量:192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2篇细胞
  • 27篇白血
  • 27篇白血病
  • 26篇骨髓
  • 20篇血小板
  • 16篇血小板减少
  • 16篇淋巴
  • 16篇急性
  • 12篇单抗
  • 12篇利妥昔
  • 11篇利妥昔单抗
  • 9篇血小板减少性...
  • 9篇紫癜
  • 8篇单抗治疗
  • 8篇综合征
  • 7篇血液
  • 7篇髓细胞
  • 7篇慢性
  • 6篇原发性
  • 6篇增生

机构

  • 93篇沈阳军区总医...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山东省军区
  • 2篇辽宁医学院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江西医学院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93篇白颖
  • 91篇周凡
  • 83篇刘彦琴
  • 79篇刘景华
  • 68篇王吉刚
  • 25篇郭步云
  • 21篇吴丹彤
  • 19篇李敏燕
  • 18篇刘丽梅
  • 13篇张晓琳
  • 10篇刘洋
  • 8篇佟丹江
  • 7篇陈幸华
  • 7篇孟广晗
  • 7篇朴瑛
  • 7篇张海婷
  • 5篇朴英
  • 5篇李艳平
  • 5篇宋福林
  • 5篇惠玉

传媒

  • 20篇沈阳部队医药
  • 11篇临床军医杂志
  • 9篇中国误诊学杂...
  • 8篇中国实用内科...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临床血液学杂...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重庆医学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白血病.淋巴...

年份

  • 2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13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11篇2007
  • 5篇2006
  • 12篇2005
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涂片结合骨髓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骨髓涂片与骨髓活检同步分析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MM患者,骨髓样本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同步法取材,观察骨髓增生程度、组织学分期、浆细胞增殖模式及浸润程度。结果:MM患者骨髓造血组织在骨髓活检中的增生程度明显高于骨髓涂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期,本组10例(6.5%)骨髓瘤负荷处于Ⅰ期,37例(24.2%)处于Ⅱ期,106例(69.3%)处于Ⅲ期。67.3%患者处于临床Ⅲ期,23.5%和9.2%分别处于Ⅱ期和Ⅰ期。MM骨髓活检中浆细胞以簇片-间质型、结节-间质型、结节型及塞实型为主,以结节状浆细胞瘤出现为阳性诊断标准。96例(62.7%)显示骨髓涂片与活检内浆细胞的浸润度相符,53例(34.6%)患者的骨髓涂片浆细胞浸润度较活检低,4例(2.7%)患者的骨髓涂片浆细胞浸润度较活检高。两种方法检出浆细胞浸润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骨髓涂片结合骨髓活检对于MM的诊断、肿瘤负荷的判断有较大作用,对MM的诊断及临床分期有重要意义。
李艳平周凡郭步云刘彦琴刘景华王吉刚白颖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活检骨髓涂片
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估处于临床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我院2010年11月至2014年7月处于临床缓解期的34例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惰性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56^+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均较侵袭性B系淋巴瘤患者高(P<0.05)。结论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仍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侵袭性较惰性淋巴瘤免疫功能紊乱更严重。
刘景华周凡刘洋惠玉刘彦琴王吉刚白颖张晓琳李敏燕
关键词:淋巴瘤T细胞亚群
42例淋巴瘤尸检多器官浸润病理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淋巴瘤对主要器官的浸润情况。方法对沈阳军区总医院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死亡的42例淋巴瘤患者进行尸体解剖,观察主要器官的大体变化及病理变化。结果42例尸检病例中有39例观察到肺部病理变化,占92.8%,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胸膜炎症、肺播散、肺萎缩、肺出血、肺内感染、肺充血及水肿等。24例观察到心脏病理变化,占57.1%,主要表现为心包积液、心包及心壁播散。还有14例发生胃肠道播散,占33.2%,主要表现为肠穿孔,包括阑尾炎穿孔、回肠坏死穿孔及回肠癌性溃疡穿孔。另外,有少数病例同时出现多种病理变化。结论淋巴瘤可发生肺部、心脏及胃肠道等多器官浸润,本研究有助于对淋巴瘤患者出现呼吸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肠梗阻及其他胃肠道症状的解释,对淋巴瘤的诊治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周凡刘丽梅刘彦琴刘景华白颖冯嗣清宋福林王吉刚吴丹彤
关键词:淋巴瘤尸体解剖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治疗中出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认识Ph1阴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在病程中向BCR-ABL1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转变。方法密切监测患者骨髓巨核细胞的形态、BCR/ABL P210融合基因转录水平、FISH法Ph1染色体、JAK2基因V617F突变。结果初诊时患者骨髓巨核细胞胞体大、多分叶核,BCR/ABL P210融合基因阴性,Ph1染色体阴性,JAK2基因为野生型;33个月后患者骨髓巨核细胞形态转为单圆核小巨核细胞,BCR/ABL P210融合基因转为阳性,Ph1染色体转为阳性,JAK2基因仍为野生型。结论该患者由Ph1阴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在治疗过程中转为BCR-ABL1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刘景华周凡刘洋张晓琳李敏燕刘彦琴王吉刚白颖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对淋巴瘤病理分型及病情评估的意义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对淋巴瘤病理分型及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偶氮偶联法对66例初诊的淋巴瘤患者进行外周血中NAP的监测,并与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细胞淋巴瘤NAP增高,T细胞淋巴瘤NAP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细胞淋巴瘤相比,B细胞淋巴瘤NAP明显增高(P<0.05)。(2)各病理类型B细胞淋巴瘤间NAP差异无显著性,伴巨大包块的B细胞淋巴瘤NAP明显减低(P<0.01)。(3)各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间NAP差异无显著性。(4)骨髓侵犯组B细胞淋巴瘤较非骨髓侵犯组B细胞淋巴瘤NAP明显减低(P<0.01),骨髓侵犯组T细胞淋巴瘤较非骨髓侵犯组T细胞淋巴瘤NAP明显增高(P<0.01)。(5)随疾病进展,B细胞淋巴瘤NAP呈下降趋势,T细胞淋巴瘤NAP呈上升趋势;随疾病好转,B细胞淋巴瘤NAP呈上升趋势,T细胞淋巴瘤NAP呈下降趋势。结论:NAP染色对淋巴瘤病理分型及预后的判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刘景华周凡刘彦琴郭步云白清宇王吉刚白颖张晓琳
关键词:淋巴瘤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预后
DICER1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检测DICER1基因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与AML预后的关系。方法 Real-time PCR方法检测AML患者中DICER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ML患者中DICER1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相关分析DICER1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DICER1表达与患者总生存期的关系。结果成人AML骨髓标本中DICER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ICER1 mRNA高表达与初诊时高白细胞数、初次化疗效果差相关(OR值分别是7.51、0.058;P分别为0.032、0.003)。DICER1高表达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17.9个月)较低表达组(中位总生存期29.3个月)总生存期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ICER1在AML中高表达,其高表达可能是AML的不良预后因素。
白颖刘彦琴郭步云王吉刚刘景华周凡
关键词: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预后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继发于SLE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序贯维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4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继发于SLE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患者11例,给予利妥昔单抗100mg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用4周;动态观察血常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CD3^+、CD19^+CD20^+淋巴细胞数,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治疗有效患者序贯给予每6个月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100mg行维持治疗,通过长期随访评价维持治疗有效性。结果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初始治疗后6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1.8%。利妥昔单抗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D3^+淋巴细胞数无明显变化(P〉0.05),但CD19^+CD20^+淋巴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并达到清除水平。初始治疗完全缓解的6例患者及部分缓解的3例患者均接受了每6个月100mg利妥昔单抗的维持治疗,随访期间完全缓解的6例患者均未复发,部分缓解的3例患者中1例获得完全缓解,1例维持部分缓解,1例复发。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继发于SLE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安全有效,而对治疗有效的患者序贯维持治疗能有效减少复发,但其最佳用药方案尚需更多病例观察加以验证。
王吉刚周凡刘彦琴白颖刘景华张海婷李敏燕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
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9例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刘彦琴周凡刘景华朴英白颖郭步云刘丽梅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先后合并重症肺炎、重度肝损害及神经系统损害抢救成功1例
2012年
1病例报告患者男,43岁,因"乏力、气短1月余"于2008-07-08住我科。血常规:白细胞20.5×10~9/L;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11×10~9/L。骨髓细胞学结果: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系早幼粒细胞占22%,嗜酸细胞占5.5%;原幼单核细胞占48%。组化染色:病态细胞:
刘彦琴白颖王吉刚周凡
关键词: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神经系统损害重度肝损害重症肺炎抢救骨髓细胞学
13例浆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浆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11年收治的13例浆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结果临床多以乏力、腰痛、胸痛、骨痛、出血等为首发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增高6例,减低1例,正常6例;贫血10例;血小板减低8例,正常5例。免疫分型:IgG型4例,IgA型1例,κ轻链型2例,λ轻链型2例,不分泌型4例。乳酸脱氢酶增高10例。血清钙水平减低2例,增高4例,正常7例。共接受M2(长春新碱、卡氮芥、马法兰、环磷酰胺、泼尼松)、MPT(马法兰、泼尼松、沙利度胺)、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P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M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COA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糖胞苷、泼尼松)、EDAP(足叶乙甙、顺铂、阿糖胞苷、地塞米松)等方案化疗25例次,完全缓解2例次,部分缓解6例次,无效17例次。结论浆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少见的恶性浆细胞疾病,化疗效果差,生存时间短。
刘景华周凡刘彦琴王吉刚白颖张晓琳
关键词:浆细胞白血病化疗预后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