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眭鸿明

作品数:51 被引量:266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一般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22篇法律
  • 9篇民法
  • 6篇物权
  • 6篇法制
  • 5篇权利
  • 4篇权法
  • 4篇法治
  • 3篇有权
  • 3篇司法
  • 3篇物权法
  • 3篇民法典
  • 3篇民事
  • 3篇法典
  • 3篇法律人
  • 3篇法律人格
  • 3篇法人
  • 3篇法制现代化
  • 2篇信息不对称
  • 2篇债权
  • 2篇中国法

机构

  • 46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2篇淮阴工业专科...
  • 2篇江苏省高级人...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密苏里大学
  • 1篇江苏警官学院
  • 1篇铜陵学院
  • 1篇淮阴工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人民政治...
  • 1篇江苏省委
  • 1篇江苏省淮安市...

作者

  • 48篇眭鸿明
  • 3篇陈爱武
  • 2篇石珍珍
  • 1篇尹飞
  • 1篇许东风
  • 1篇王轶
  • 1篇邵建东
  • 1篇周思民
  • 1篇叶林
  • 1篇蔡定剑
  • 1篇邱鹭风
  • 1篇张浩书
  • 1篇樊荣
  • 1篇丁璐
  • 1篇林伟明
  • 1篇孙宪忠
  • 1篇吴碧林
  • 1篇王栋
  • 1篇龚廷泰
  • 1篇赵敏

传媒

  • 5篇江海学刊
  • 4篇河北法学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南京师大学报...
  • 2篇法学
  • 2篇法律科学(西...
  • 2篇山东警察学院...
  • 1篇江苏高教
  • 1篇法制与社会发...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学术界
  • 1篇群众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中国广告
  • 1篇学术研究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现代法学
  • 1篇法学家
  • 1篇理论月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末民法现代化的历史追溯——兼论《大清民律草案》的法源缺陷
2016年
1840年鸦片战争揭开了传统中国向近代转型的序幕,同时也催生出清末法制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这一时期,西方法律思想与近代法典大量传入中国,中国民法由此开启了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民法现代化发端于《大清民律草案》的编订,商品经济的发展、废除领事裁判权的客观需要、西学的传入及"礼法之争"的影响都为清末民法现代化提供了深厚的土壤。从法源的视角观察,清末的民法现代化存在民法典至上、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忽视民间习惯等固有缺陷。但作为中国民法现代化的开端,《大清民律草案》第一次在中国确立了民法法典化的编纂形式,继受了近代大陆法系民法的基本理念、原则和制度,为后来民国时期民法典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当前中国民法典编纂工作已经启动,反思清末民法现代化的法源缺陷并分析其原因,对于中国民法典的编纂极具启示意义。
吴磊眭鸿明
关键词:民法现代化清末修律《大清民律草案》法源
反思中国法律发展的方法论立场
2011年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研究立场只有回归到中国的法律实践中来,只有在准确认识法律实践的基础上并深度结合法律制度的理论与结构,才能提炼出有关中国法律发展的"理想图景";这样,有关中国法制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才能够建立起符合中国实际的法律发展理论并进而为中国法律的发展选择一条合适的道路;并且,中国法制的现代性才能够体现中国法律发展的主体性并自如地参与到世界法律发展的运动中去。当然,也正是因为此,中国较之于西方,才能够由依附关系转换为自主关系,而与此同时,西方较之于中国,才会由强制性的支配关系,迈向互相尊重、互惠共存的平等关系。
张浩书眭鸿明
关键词:法制现代化自主性法律实践法律发展
非法人组织的困境及其法律地位被引量:31
2004年
非法人组织大量地客观存在 ,它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并事实上以自己的名义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然而传统民法并不承认非法人组织具有法律人格。赋予非法人组织享有法律人格 ,独立地参与民事交往和诉讼活动 ,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法权要求。在民事立法上 ,适宜创立“次法人”制度 ,确立其在经营中的有限责任和破产后成员无限责任的承担机制。
眭鸿明陈爱武
关键词:非法人组织法律人格民事主体
论法律对上市公司敌意收购的规制被引量:4
2004年
敌意收购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是经过收购者与目标公司股东之间的意思表示一致 ,而引起股权变更的一种法律事实。由于每一起敌意收购都涉及多方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因此世界各国都对敌意收购作了较为严格的规制 ,本文从分析敌意收购法律关系入手 ,对敌意收购立法的价值取向、主要法律制度框架作了较为深透的分析 ,同时亦就我国《证券法》对敌意收购规制的不足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立法建议。
眭鸿明王蕴
关键词:上市公司敌意收购《证券法》股权变更法律关系反垄断法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总体精神评析被引量:4
1999年
眭鸿明
关键词:传统法律文化国家本位主义国家利益至上社会主体法律精神
自然人人格、人格权之本源及制度设置被引量:1
2011年
自然人法律人格是民事主体制度的灵魂。生物性意义上的人能成为法律上的"自然人",是法律对由人类意识所支配的具有社会性、伦理性的人类成员的主体性的尊重,也是对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尤其是商品生产交换所阐发的主体独立、平等等权利要求的法律肯定。没有天生的"自然人",所谓"私法上的人格地位与生俱来"实是一种主观错觉。人格权虽然与主体存在具有同期性、无意识性,但人格权仅是由自然人人格派生的民事权利之一种,由法律进行抽象或具体的规定。
樊荣眭鸿明
关键词:自然人法律人格人格权
共同挪用公款退赃多的可否向退赃少的追偿
2009年
一般来说,不法社会关系和利益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这是有关法的保护功能的基本原则。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共同侵财型犯罪中共同犯罪人退赃有无份额承担及可否追偿等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刑法民法关系及退赃行为的法律属性等。近日,本刊与江苏省淮安市人民检察院结合典型案件,共同邀请专家,深入研讨了共同挪用公款案中退赃多的行为人可否向退赃少的行为人追偿问题。
林伟明邵建东邵建东眭鸿明刁海峰周思民纪万松
关键词:挪用公款案退赃追偿共同犯罪人侵财型犯罪
区域治理的“良法”建构被引量:6
2016年
相对于全国性法治方略之施行,区域治理在遵循宪法、法律及保持法治战略性统一前提下,积极推进具备"良法"品性的制度构建,跟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势,科学规划多样性、协调性规范体系;防范区域内歧视性制度屏障,维护区域民众权益,实现"以民为本"在区域制度中引领价值;矫正法律形式主义的体制缺陷,审慎对待区域治理的"规则移植",积极认同区域民俗习惯的制度意义,真实兑现区域"良法善治"之目标。
眭鸿明
关键词:良法法治
传统习惯调整模式与民法制度构造被引量:1
2005年
习惯在社会制度构造中一般有"习惯法"模式、"习惯成文法"模式和"习惯自在调整"等三种模式。中国古代依赖血缘组织的特有社会结构,使得"习惯法"模式拥有强烈的磁性;而"习惯成文法"既能够融会优异习惯规则,又符合快节奏行动模式和规范化的体制要求;基于国家法律调整的限度,传统社会向来重视"习惯自在调整"模式对乡村社会秩序的维持作用。三种模式在传统社会调整方式演变及法律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历史联贯性,形成多元并存的结构。这些调整模式饱含着诸多有益于市民社会私权保护的优异规则,体现着实用和亲民的可贵特性,更蕴涵着"法律伦理主义"的价值取向。在剔除这三种模式的历史惰性的基础上,保持其独特的法律调整和习惯调整并存结构,将对当代民法制度的发展具有深邃价值。
眭鸿明
关键词:习惯法成文法法律制度伦理主义法律创制
论企业法人制度的重塑
1995年
企业改革一直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五年来,企业改革基本上是沿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思路推进的,尤其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实施,促进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落实,推动了改革的深化,但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的深层次问题也进一步暴露出来:虽然企业获得了经营管理权,但不能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不能摆脱“短期行为”的困绕,企业的“四自”实际上成了空谈。
眭鸿明
关键词:企业法人制度企业法人财产权《公司法》产权制度转换经营机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