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怀彬

作品数:14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低能氮离子
  • 4篇低能离子
  • 4篇色谱
  • 4篇相色谱
  • 3篇液相
  • 3篇液相色谱
  • 3篇树脂
  • 3篇水溶
  • 3篇水溶液
  • 3篇离子注入
  • 3篇沥青树脂
  • 3篇弧光放电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反应机理
  • 3篇放电
  • 2篇生物学
  • 2篇光谱
  • 2篇光谱分析
  • 2篇核磁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等...
  • 4篇中国科学院山...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4篇石怀彬
  • 10篇余增亮
  • 10篇邵春林
  • 6篇王相勤
  • 3篇刘朗
  • 1篇魏兴海
  • 1篇张玉贞
  • 1篇查庆芳
  • 1篇吴明铂
  • 1篇朱星明
  • 1篇史景利
  • 1篇李安邦
  • 1篇刘乃芝

传媒

  • 2篇核化学与放射...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炭素技术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化学研究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石油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02
  • 9篇2001
  • 1篇1998
  • 2篇199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能氮离子对胞嘧啶水溶液损伤作用的光谱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利用N2 常压弧光放电产生低能N+,经电场加速后注入胞嘧啶 (C)水溶液 ,研究了低能N+作用后胞嘧啶水溶液的紫外及红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 ,低能N+对溶液样品造成了多种形式的损伤 ,形成丰富多彩的损伤产物 ,其中不仅包括水溶液中多种损伤碎片之间的重新化合 ,还包括N+与溶液中元素形成新的化学基团 ,继而与其他碎片结合形成产物 ,使外来的N+“沉积”在溶液样品中。
石怀彬邵春林王相勤余增亮
关键词:低能离子注入弧光放电光谱生物学
萘系沥青树脂的制备和性质被引量:3
1998年
以对苯二甲醇(PXG)为交联剂,萘为芳烃原料,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沥青树脂。研究中考察了沥青树脂的多种性能参数。结果表明:沥青树脂是萘与对苯二甲醇结合而成的低聚体混合物,固化后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是一种新型的耐热树脂。
史景利朱星明魏兴海石怀彬刘乃芝刘朗
关键词:沥青树脂
菲与对苯二甲醇在酸催化下聚合反应机理的研究
1994年
本文选用对苯二甲醇为交联剂,菲为芳香原料,合成出具有适宜软化点的B-阶沥青树脂,并通过反应过程的红外,核磁分析,对反应机理提出了合理的推断。该反应为酸催化下的阳离子型缩聚反应。其间有生成树脂和交联剂自身聚合生成醚两个竟争反应,后者为可逆反应,随反应进行,最终转化为树脂。
石怀彬刘朗李安邦
关键词:酸催化
低能离子与脱氧腺苷酸组分水溶液作用合成脱氧腺苷酸被引量:4
2001年
利用气体常压弧光放电产生低能离子 ,以低能N+ 注入D 2 脱氧核糖、磷酸二氢铵的腺嘌呤水溶液 ,用高效液相色谱 ,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 ,证明有 5′ 脱氧腺苷酸生成。给出了产物的产额 时间曲线 。
石怀彬邵春林王相勤余增亮
关键词:低能离子核苷酸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DNA
沥青树脂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的研究
石怀彬
低能氮离子诱发氨基酸前生物合成反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利用氮气火花放电产生离子 ,其中的正离子在阴极位降的加速下“注入”到三种羧酸盐的水溶液中 ,诱发其中的化学反应并沉积在水溶液中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对离子注入后的样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氮离子注入可使氮沉积在溶液中 ,生成氨及氨基酸 ,这一结果不仅验证了低能离子注入样品时的“质量沉积”效应 。
石怀彬邵春林余增亮
关键词:离子注入氨基酸HPLC高效液相色谱
keV离子辐照固态腺嘌呤与胞嘧啶的剂量效应研究
2001年
研究了经20keV的氮离子、氩离子辐照后 ,腺嘌呤与胞嘧啶的残存率与注入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剂量下 ,氮离子对碱基的损伤比氩离子高 ,而对同种离子而言 ,胞嘧啶比腺嘌呤表现出较高的辐射敏感性。计算了碱基分子损伤的G值 ,发现它们随剂量的增大呈减小的趋势。考察了加入自由基清除剂后 ,碱基损伤剂量效应的变化。
石怀彬邵春林余增亮
关键词:离子辐照腺嘌呤胞嘧啶
弧光放电产生的低能氮离子对胞嘧啶水溶液损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利用N2 常压弧光放电产生低能N+ ,经电场加速后注入胞嘧啶 (C)水溶液 ,研究了低能N+ 作用后胞嘧啶水溶液的 pH值、紫外、红外及核磁共振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 ,溶液PH值由于N+ 的注入而逐渐下降 ,低能N+ 对溶液样品造成了多种形式的损伤 ,形成丰富多彩的损伤产物。其中不仅包括水溶液中多种损伤碎片之间的重新化合 ,还包括N+ 与溶液中元素形成新的化学基团 ,继而与其它碎片结合形成产物 ,使外来的N+ “沉积”在溶液样品中。
石怀彬邵春林王相勤余增亮
关键词:弧光放电低能离子
低能氮离子注入乙醇重水溶液的GC-MS分析
2002年
将氮气常压弧光放电产生的 N+ 在放电间隙电场的加速下“注入”到乙醇的重水溶液中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 (GC-MS)分析样品 ,证实有氘代产物 (DCH2 CH2 OH)和羟基取代产物 (DOCH2 CH2 OH)生成 ,这表明低能 N+ 诱发水溶液中的反应与水分子分解产生的自由基有关 .同时 ,产物中还检测到乙酸 (CH3COOD)和氨基乙醇 (HOCH2 CH2 ND2 ) ,说明反应是在氧化性氛围中进行的 ,而这种氧化作用可能亦与水分子分解产生的氢氧根自由基有关 .氨基乙醇则可能是氮离子俘获重水中的氘形成氨基继而与乙醇反应生成的 ,这也是氮“沉积”在溶液中的重要形式 .
石怀彬邵春林余增亮
关键词:GC-MS生物样品反应机理
低能离子注入法在水溶液中合成胞苷酸和脱氧胞苷酸
2001年
利用N2 常压弧光放电产生低能N+ ,在放电间隙电场加速后进入水溶液并诱发其中的化学反应 ,克服了离子注入装置要求真空注入室的缺点 ,使研究低能离子与水溶液或含水生物样品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可能。利用低能离子与水溶液的作用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研究核苷酸的前生物合成 ,以低能N+ 注入含D 2 脱氧核糖、D 核糖、磷酸二氢铵的胞嘧啶水溶液 ,用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 ,证明有 5′ 核苷酸生成 ,并给出了不同反应时间内 5′
石怀彬邵春林王相勤余增亮
关键词:核磁共振水溶液核苷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