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祁权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2篇基质
  • 2篇基质细胞
  • 2篇骨髓
  • 2篇骨髓基质
  • 2篇骨髓基质细胞
  • 2篇分化
  • 2篇成骨
  • 1篇动功
  • 1篇形态学
  • 1篇诱导分化
  • 1篇运动功能恢复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成骨
  • 1篇体外复合
  • 1篇体外复合培养
  • 1篇桥接
  • 1篇轴突
  • 1篇轴突再生
  • 1篇煅烧骨

机构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3篇祁权
  • 2篇杨成林
  • 2篇毕郑钢
  • 1篇吴佳宁
  • 1篇徐小平
  • 1篇王玉学
  • 1篇王玉学
  • 1篇付春江
  • 1篇陶天遵
  • 1篇梁洪生
  • 1篇刘恩重
  • 1篇梁鹏
  • 1篇高爱丽

传媒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成骨分化鉴定及与煅烧骨复合培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牛煅烧骨体外复合培养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体外培养1周的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于1、2、4周时提取RNA,采用RTPCR技术检测ALP和I型胶原mRNA表达,并对培养2周的细胞行VonKossa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另制备细胞煅烧骨复合物,继续培养1、7、14d后取出,扫描电镜观察及X射线衍射仪检测。结果体外诱导培养2、4周后,兔骨髓基质细胞成功表达ALT和I型胶原,VonKossa染色可见钙结节形成。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细胞在煅烧骨表面大量贴附成活,14d后细胞铺满支架表面,合成并分泌胶原纤维及钙盐。结论兔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可成功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成骨特性表达佳;与牛煅烧骨体外复合培养显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杨成林毕郑钢王玉学祁权付春江陶天遵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煅烧骨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复合培养体外成骨PCR技术检测细胞诱导分化
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的超微形态结构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并探讨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细胞超微形态结构的变化及相互联系。方法抽取成年兔髂骨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1周后分别采用含诱导因子的条件培养液和小含诱导因子的标准培养液继续培养,2周后收集细胞,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同时分别将上述两组细胞与煅烧骨体外复合并在原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分别于复合1、7、14d取出,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超微形态。结果透射电镜下见诱导前的骨髓基质细胞浆少,核大,细胞器不发达,处于早期幼稚阶段,而诱导2周后的细胞核小、胞浆多,细胞器丰富,处于较为成熟阶段。扫描电镜下见复合培养2周内诱导前后的骨髓基质细胞均由圆盘形向多角形、条带状相互融合、重叠生长,诱导2周后的骨髓基质细胞间可见大量胶原纤维等基质成分以及钙盐颗粒,而诱导前的细胞始终未见基质分泌及钙盐颗粒。结论成骨诱导后,骨髓基质细胞内细胞器等超微结构极为丰富,细胞表面及细胞间有大量细胞外基质分泌和钙盐沉积。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可动态观察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超微形态结构的变化。
杨成林毕郑钢刘勇王玉学祁权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成骨细胞超微结构形态学
新型联合基质桥接大鼠脊髓横断性损伤断端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新型联合基质——BMSCs-去上皮细胞羊膜(denuded human amniotic membrane,DHAM)桥接大鼠脊髓横断性损伤断端,促进轴突再生及提高后肢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取健康产妇正常剖宫产术后自愿捐献的羊膜,经联合消化法彻底去除表面上皮细胞制备DHAM,并行HE染色观察。健康4周龄雌性Wistar大鼠4只,取骨髓行BMSCs分离、培养,取第4代细胞以PKH26标记后,以1×105个/cm2密度接种于DHAM上制备联合基质(BMSCs-DHAM)。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MSCs生长状态。另取8周龄雌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00~220g,制备T9脊髓横断性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C组分别用BMSCs-DHAM和单纯DHAM包裹脊髓的2个断端,B、D组分别于脊髓损伤中心注射10μL细胞浓度为1×104个/μL的BMSCs和等量生理盐水。术后12周采用BBB运动评分检测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行皮层运动诱发电位(motion evoked potential,MEP)测定;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iopinylated dext anamine,BDA)顺行示踪检测及神经丝蛋白200(neurofilament protein200,NF-200)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结果HE染色显示联合消化法成功制备DHAM。镜下观察到BMSCs在DHAM上生长状态良好。术后12周,A组BBB评分达(12.50±1.26)分,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MEP测定显示,A组潜伏期(3.52±2.45)ms及波幅(480.68±18.41)μV,恢复效果优于其余各组(P<0.05)。BDA顺行示踪观察示,A组损伤平面以下BDA通过损伤部位的轴突再生率为54.12%±3.30%,均高于其余各组(P<0.05);且A组NF-200免疫荧光染色亦可见大量再生轴突通过损伤部位。结论新型联合基质BMSCs-DHAM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脊髓横断性损伤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基质材料。
梁洪生梁鹏高爱丽祁权刘恩重吴佳宁徐小平
关键词:BMSCS轴突再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