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昆鹏 作品数:10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胫骨解剖轴体表定位法在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探讨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术前采用胫骨解剖轴体表定位法确定下肢力线的精确性.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2015年12月—2017年2月采用OxfordⅢ单髁系统进行初次单侧膝关节内侧单髁置换(UKA)的26例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2组:观察组13例采用胫骨解剖轴体表定位法辅助进行UKA手术.对照组13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UKA手术.术后第3天复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测量胫骨假体内外翻角(E角)及相对于胫骨轴线的胫骨假体后倾角度(F角).结果 26例患者均获随访3~12个月,未发生腓总神经损伤、伤口感染、假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后第3天复查膝关节正侧位片测量观察组E角绝对值1.25° ±0.52°、F角绝对值1.08° ±0.51°,对照组E角绝对值4.02° ±0.53°、F角绝对值3.88° ±0.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51、13.592,P值均〈0.01).两组力线均良好.结论 通过胫骨解剖轴体表定位法辅助进行UKA的患者假体安放更加精确,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马广文 吴云峰 黄斐 常俊 王浩 秦昆鹏 李家华 王清 尹宗生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单髁置换 胫骨 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行单髁置换术的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资料,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及HSS评分。结果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60(26.2±16.1)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VAS评分由术前(7.05±0.89)分降至(1.16±0.88)分,关节活动度由术前(116.04°±7.85°)升至(120.60°±4.52°),HSS评分由术前(64.35±5.40)分升至(88.71±3.33)分,各项指标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疗效满意。 秦昆鹏 尹宗生 马广文 王清 黄斐 常俊 王浩 吴云峰关键词:单髁置换 膝骨关节炎 明胶海绵粉末栓塞犬髂内动脉 2013年 背景:明胶海绵已成为骶骨肿瘤术前栓塞的首选材料,但针对小颗粒明胶海绵对栓塞效果及栓塞后并发症的影响未见明确报道。目的:观察小颗粒明胶海绵栓塞犬双侧髂内动脉后手术出血量变化和并发症情况。方法:用直径为50-150μm明胶海绵粉末对15只犬行双侧髂内及骶正中动脉栓塞,分别于栓塞后1,2,3d模拟骶骨肿瘤手术测量出血量变化;病理观察栓塞区膀胱、直肠、臀部肌及坐骨神经变化。结果与结论:栓塞后第3天出血量高于第1,2天(P<0.05),栓塞后第1天与第2天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运用直径为50-150μm明胶海绵粉末栓塞犬双侧髂内及骶正中动脉时,最小动脉是50μm的微动脉,但主要集中在100-200μm小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显示栓塞双侧髂内及骶正中动脉近端血管级别为其一级分支,此时犬盆腔脏器组织无明显变化。 王伟 尹宗生 李叶天 秦昆鹏关键词:生物材料 材料生物相容性 髂内动脉 栓塞 血管造影 骶骨肿瘤 胫骨后倾截骨对活动平台单髁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7年 背景:胫骨假体的后倾角是单髁置换术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推荐的胫骨假体后倾角度为7°,但是如何在单髁置换手术中选择合适的后倾角目前尚存在争议。目的:探讨不同胫骨后倾截骨角度对活动平台单髁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1日行单髁置换术治疗的骨关节炎患者30例(30膝)。按照胫骨的后倾截骨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解剖截骨组(后倾截骨3°)和常规截骨组(后倾截骨7°),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膝关节最大伸直角度、最大屈曲角度、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评分)差异和后倾角度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两组关节最大伸直角度、最大屈曲角度、KSS评分和后倾角角度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4±5.5)个月。未发生伤口感染、假体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后解剖截骨组和常规截骨组的后倾截骨角度分别为3.8°±1.2°和7.2°±2.2°,关节最大伸直角度分别为1.7°±0.2°和1.5°±0.1°,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分别为119°±7.2°和122°±7.8°,KSS评分分别为(87.8±5.2)分和(81.2±4.5)分;其中两组间术后后倾截骨角度和KS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髁关节置换术中采用3°的胫骨解剖后倾截骨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关节功能。 马广文 黄斐 吴云峰 常俊 王浩 秦昆鹏 李家华 廖法学 尹宗生关键词:膝关节 骨关节炎 胫骨后倾角 单髁置换术 基于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外科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解在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高校附属医院外科实习生的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其职业认同感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显示,外科实习生的职业认同对其职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外科实习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需要学校和医院共同努力,将思政内容融入临床教学中,帮助外科实习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工作,从而进一步增强其职业认同感。 廖法学 秦昆鹏 秦昆鹏 常俊关键词:职业认同感 影响因素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单髁置换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观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内侧单髁置换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2013 年 1 月~2017 年 5 月期间 52例行内侧单髁置换术的患者资料。将行加速康复理念治疗的 2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常规方式治疗的 2... 秦昆鹏关键词:加速康复 OrthoPilot导航系统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提高髋臼杯安置的安全与准确性 被引量:4 2023年 背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作为治疗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疾病的经典手术方式,一直存在假体位置安放不佳、术后脱位等问题。OrthoPilot导航辅助全髋关节置换理论上可以提高假体安置的准确性及安全性,目前国内对其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OrthoPilot导航辅助全髋关节置换的可行性以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接受OrthoPilot导航辅助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23例,按照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及术前Harris评分进行1∶1匹配同期行徒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23例。对术中、术后的外展角和前倾角进行测量与统计,对手术时间、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血红蛋白丢失量及术后Harris评分进行统计。结果与结论:(1)在手术时间方面,导航组为(152.4±39.9) min,非导航组为(115.3±35.4) min,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2)在假体位置方面,导航组术中外展角为(42.3±3.5)°、术后外展角为(42.6±5.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74);导航组术中前倾角为(18.5±3.4)°、术后前倾角为(19.3±3.9)°,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67);(3)导航组术后臼杯在髋臼安全区范围内22例,安全区外1例;非导航组术后在髋臼安全区范围内17例,安全区外6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212,P=0.04);(4)在手术疗效方面,术后两组总失血量、引流量、平均血红蛋白丢失量、Harris评分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术后平均随访3个月,两组均无早期感染及脱位患者;(6)结果表明,OrthoPilot导航辅助全髋关节置换可以提高髋臼杯安置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其短期临床效果与徒手全髋关节置换无明显差异。 任毅 陆鸣 秦昆鹏 张辉 高维陆 李叶天 王俊 尹力 尹宗生关键词:外展角 前倾角 安全区 聚乙烯醇颗粒与海藻微酸钠微球栓塞犬髂内动脉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颗粒(PVA)和海藻微酸钠微球(KMG)栓塞犬双侧髂内动脉血管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A组,5只犬)只进行术前插入导管,不注入栓塞剂;实验组用直径同为560~710μm PVA(B组)和KMG(C组)栓塞剂分别栓塞15只犬双侧髂内动脉,于第1、3、5天分别模拟骶骨肿瘤手术,计算术中出血量,观察手术间隔期间犬的并发症。结果 B、C组与A组比较,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第1、3天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犬相对B组犬生理活动情况较好,且分离骶骨时,相对于A、B两组术野清楚,完全分离用时少。结论术前栓塞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且术前栓塞KMG较PVA能够更好地减少术中出血,对栓塞组织的影响较小。 秦昆鹏 尹宗生 王伟 王亚光 李叶天 潘伟关键词:海藻 微球体 髂动脉 栓塞 聚乙烯醇颗粒与海藻微酸钠微球栓塞犬髂内动脉的效果观察 目的:聚乙烯醇颗粒和海藻微酸钠微球分别栓塞犬髂内动脉后,观察不同手术间隔期内出血量,对比聚乙烯醇(PVA)颗粒和海藻微酸钠微球(KMG)栓塞剂的止血效果及手术间隔期犬生理活动,为骶骨肿瘤术前栓塞,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 秦昆鹏关键词:骶骨肿瘤 聚乙烯醇颗粒 栓塞效果 文献传递 自噬在骨关节炎软骨细胞退变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自噬在骨关节炎(OA)软骨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OA及正常骨关节软骨标本各6例,分为OA组和对照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Beclin-1在软骨组织中表达情况。分离关节软骨细胞并在低氧环境下培养,采用瞬时转染绿色荧光蛋白LC3(GFP-LC3)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软骨细胞自噬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软骨细胞中LC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OA组软骨组织中LC3蛋白和Beclin-1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OA组发现大量自噬颗粒形成,OA组GFP-LC3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A组软骨细胞中LC3蛋白从LC3-Ⅰ向LC3-Ⅱ转换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自噬在OA软骨细胞退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OA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廖法学 马广文 常俊 秦昆鹏 王清 尹勇 尹宗生关键词:自噬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