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天朗

作品数:17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肉瘤
  • 6篇血管
  • 6篇骨肉瘤
  • 5篇血管生成
  • 5篇细胞
  • 4篇预后
  • 4篇裸鼠
  • 4篇内皮
  • 4篇抗血管生成
  • 3篇抑素
  • 3篇腺病
  • 3篇腺病毒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损伤
  • 3篇内皮抑素
  • 3篇基因
  • 2篇医疗纠纷
  • 2篇医疗纠纷处理
  • 2篇预后因素

机构

  • 10篇同济大学附属...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作者

  • 17篇童天朗
  • 10篇梅炯
  • 7篇蔡宣松
  • 6篇高悠水
  • 4篇刘鸣
  • 3篇袁加俊
  • 3篇窦帮
  • 3篇胡牧
  • 3篇马晓辉
  • 2篇薛华明
  • 2篇黄四平
  • 2篇杜奇容
  • 2篇欧敬民
  • 2篇陈菁华
  • 2篇李向楠
  • 1篇王树青
  • 1篇王红
  • 1篇方朕
  • 1篇潘曙明
  • 1篇祝晓忠

传媒

  • 4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中国肿瘤生物...
  • 2篇第九届全国骨...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疗纠纷处理路径实证探究
目的:对某三甲综合性医院近年来医疗纠纷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从项目背景、项目实施、处理效果等方面着手,探讨实现和完善三甲综合性医院医疗纠纷处理体系的有效模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2015年某三级甲等综合...
袁加俊童天朗陈菁华方朕盛伟慧
关键词:医疗纠纷
微创稳定系统治疗多发伤合并胫骨骨折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稳定系统治疗多发伤合并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处理多发伤以及遵循损伤控制骨科的基础上,应用微创稳定系统(LISS)治疗多发伤合并胫骨骨折31例。结果3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5~4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延迟愈合和不愈合。共发生并发症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膈下脓肿1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小腿皮肤坏死1例,经相关治疗后均获痊愈。结论应用LISS钢板治疗多发伤合并胫骨骨折符合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固定可靠。可减少多发伤引起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童天朗高悠水刘鸣欧敬民梅炯
关键词:微创稳定系统多发伤胫骨骨折损伤控制骨科
重组腺病毒介导小鼠内皮抑素对荷骨肉瘤MG-63细胞裸鼠肺转移的抑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构建携小鼠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观察其对荷骨肉瘤裸鼠肺转移的抑制,探讨内皮抑素表达水平与骨肉瘤肺转移的关系。方法:构建pDC315-mEndo表达质粒,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Ad-mEndo。裸鼠右前肢皮下注射骨肉瘤MG-63细胞建立移植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小鼠内皮抑素腺病毒(Ad-mEndo)组,携带EGFP基因腺病毒(Ad-EGFP)组,PBS组,未接种肿瘤细胞裸鼠空白对照组。各组裸鼠每周分别注射相应药物200μl,连续5次,观察各组动物移植瘤体积、瘤组织病理,ELISA法检测各组裸鼠血ES水平;7周后处死动物,观察有无肺转移及肺转移灶病理。结果:Ad-EGFP组肿瘤体积为(1.53±0.05)cm3,PBS组为(1.56±0.07)cm3,Ad-mEndo组为(0.91±0.03)cm3,Ad-mEndo治疗的抑瘤率达40.7%。Ad-mEndo组裸鼠血内皮抑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d-EGFP组和PBS组(P<0.05)。Ad-mEndo组裸鼠肺部未发现肿瘤转移灶,其他两组肺部见大量散在转移灶,肺转移率分别为80%和90%。未发生肺转移裸鼠的ES水平显著高于发生肺转移的裸鼠(P<0.05)。结论:腺病毒介导的小鼠内皮抑素显著抑制了荷骨肉瘤裸鼠肺转移,内皮抑素表达水平与肺转移有着直接的关系。
梅炯窦帮马晓辉童天朗蔡宣松
关键词:骨肉瘤内皮抑素肺转移抗血管生成
急性颅脑损伤预后因素的探讨被引量:24
2011年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总结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入院治疗的142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演化情况,从GCS评分、年龄、颅脑损伤类型、手术时机、高血糖、呼吸功能不全和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等方面综合分析多种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GCS评分越低,病死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存概率也随之下降;合并弥漫性脑肿胀、广泛性脑挫裂伤、脑内多发性血肿、脑干损伤患者较以单发性颅内血肿为主要表现者病死率高;伴有明显血糖值升高、呼吸功能不全、并发大面积脑梗死者与颅脑损伤的程度有关,并对疾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结论脑损伤的程度类型及年龄因素直接影响预后,但手术时机、损伤后高血糖、呼吸功能不全、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等因素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预后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刘鸣童天朗潘曙明杜奇容刘申黄四平
关键词:颅脑损伤预后
腺病毒介导人VEGF-siRNA对裸鼠移植骨肉瘤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人VEGF-siRNA对裸鼠移植骨肉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腺病毒重组技术将VEGF- siRNA基因克隆人增殖缺陷型腺病毒基因组中,构建重组腺病毒Ad-VEGF-siRNA,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骨肉瘤MG63细胞,RT-PCR检测MG63细胞VEGF的表达水平。建立荷人骨肉瘤MG63裸小鼠动物模型,以Ad-VEGF-siRNA瘤组织注射治疗,检测移植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及Ad-VEGF-siRNA对肿瘤生长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成功构建了表达VEGF- siR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VEGF-siRNA;体外与体内实验检测Ad-VEGF-siRNA转染骨肉瘤细胞MG63后显著抑制VEGF表达。荷人骨肉瘤裸鼠经Ad-VEGF-siRNA治疗后,显示其对移植骨肉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并且对骨肉瘤的肺转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所构建的Ad-VEGF-siRNA可以有效抑制骨肉瘤中VEGF表达,使裸鼠移植骨肉瘤生长减慢,并且显著抑制荷瘤裸小鼠肺转移的发生。
高悠水梅炯童天朗胡牧薛华明蔡宣松
关键词:腺病毒骨肉瘤RNA干扰基因治疗抗血管生成治疗
叙事医学在公立医院医疗纠纷案例中的应用思考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出我国公立医院中绝大多数医务人员缺乏叙事医学能力,这也是近年来医患矛盾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当今社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之一。本文以叙事医学和医患关系为切入点,探讨和研究...
袁加俊陈菁华王红李向楠童天朗
关键词:医患关系
皮质旁骨肉瘤被引量:6
2006年
童天朗梅炯
关键词:皮质旁骨肉瘤病理预后
内皮抑素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新生血管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构建腺病毒介导的小鼠内皮抑素并观察其在体内、外的表达及对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以mEndostatin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回收mEndostatin基因,将mEndostatin基因连接到腺病毒载体DC315中,构建PDC315-mEndo表达质粒。将此表达质粒与腺病毒重组质粒pBGHE3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共同转染293细胞,经同源重组产生重组腺病毒Ad-mEndo,用氯化铯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纯化。用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法测定病毒滴度。体外转染骨肉瘤细胞株MG-63,用western印迹检测感染的骨肉瘤细胞上清夜mEndostatin的表达并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观察其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结果酶切、PCR及DNA测序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携带内皮抑素(Endostatin,ES)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而在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实验中加入培养物上清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鸡胚尿囊膜血管密度稀疏,平均血管数差异明显(P<0.01)。结论腺病毒介导的小鼠内皮抑素基因在体外获得高效表达,并可显著抑制血管生成。
窦帮马晓辉梅炯童天朗蔡宣松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内皮抑素抗血管生成
腺病毒介导小鼠内皮抑素对荷骨肉瘤裸鼠肺转移抑制的研究
通过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肿瘤远处转移有正相调控和反相调控两种方式,正相调控简单易行,效率较高,但反相调控更为直接,鉴于骨肉瘤原发灶,转移灶及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可能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构建腺病毒介导的小...
窦帮马晓辉梅炯童天朗蔡宣松
关键词:骨肉瘤内皮抑素抗肿瘤血管生成细胞病理学
文献传递
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成骨向脂肪转分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人骨髓来源的间质干细胞成骨向脂肪转分化的体外培养条件,为了解成骨向脂肪转分化的分子机制和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方法运用Haynesworth法分离出间质干细胞,经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诱导分化后,将分化后的成骨细胞向脂肪细胞转分化诱导,碱性磷酸酶(ALP)、油红O染色后,RT-PCR检测转分化效果。结果转分化后的脂肪细胞强表达脂蛋白脂肪酶(LPL)和过氧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弱表达ALP,但完全不表达骨钙素(OC);转分化后的脂肪细胞与正常脂肪细胞相似,油红O染色显示脂滴在胞质内积聚成小泡。结论本试验建立了hMSCs成骨向脂肪转分化的体外培养体系,为了解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hMSCs向脂肪定向分化优于向成骨分化。
童天朗高悠水蒋雷生
关键词: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转分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