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住院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破伤风
  • 1篇症候群
  • 1篇人口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死亡率
  • 1篇死因
  • 1篇死因分析
  • 1篇农村
  • 1篇农村人
  • 1篇农村人口
  • 1篇普通肺炎
  • 1篇重症手足口病
  • 1篇住院儿童
  • 1篇住院患者
  • 1篇流动人口
  • 1篇麻疹

机构

  • 4篇惠州市中心人...
  • 2篇惠州市疾病预...
  • 1篇北华大学
  • 1篇惠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练巧玲
  • 3篇李欣影
  • 2篇肖和龙
  • 1篇杨剑英
  • 1篇梁立环
  • 1篇薛妙钦
  • 1篇刘良安
  • 1篇沈维高
  • 1篇钟慧婷
  • 1篇严宇斌
  • 1篇何玲玲
  • 1篇陈敏敏
  • 1篇陈伟明
  • 1篇宋凤卿

传媒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肺炎查因病例与普通肺炎病例症候群特征监测的对比分析
2007年
目的建立肺炎症状的症候群的监测资料,通过对肺炎病例症状的监测,将肺炎查因病例与普通肺炎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以85例肺炎查因病例与108例普通肺炎病例为对象,比较两组病例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资料的差异。结果查因肺炎病例组和普通肺炎对照组的家禽养殖接触史(16/85vs9/108,χ2=4.64,P<0.05),气促(48/85vs34/108,χ2=12.15,P<0.01)和全身酸痛出现率(36/85vs18/108,χ2=17.04,P<0.01)、平均发热持续时间(8.46±8.10vs6.6±6.76d)(t=2.67,P<0.05)、出现低氧血症的例数(31/85vs22/108,χ2=6.19,P<0.05)、病灶高峰时平均受累肺叶数(1.8±1.2vs1.03±0.86,t=5.18,P<0.0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与普通肺炎病例相比,肺炎查因病例有更多的家禽养殖接触史、发热、气促和全身酸痛等症状及低氧血症更明显,病灶范围更为广泛。
肖和龙梁立环刘良安练巧玲薛妙钦
关键词:肺炎症候群
2008-2011年惠州市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分析惠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惠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定点收治医院报告的255例重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重症患者发病1周内的咽拭子或肛拭子,用RT-PCR法对患者标本进行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的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 255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阳性180份,检出率70.59%(180/255),其中EV71、CoxA16、非EV71和CoxA16的其他肠道病毒(other intestinal virus)核酸分别为144、6、30份,占肠道病毒感染阳性的80.0%(144/180)、3.33%(6/180)、16.67%(30/180),非肠道病毒(NEV)75例占29.41%(75/255)。重症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EV71阳性者中以3岁以下幼童为多,男性多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居多。结论 2008-2011年引起惠州市手足口病重症的病原体以EV71为主,占80%,CoxA16的检出率为3.33%,非EV71和CoxA16其他肠道病毒的检出率为16.67%。EV71是惠州市近四年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优势流行毒株。RT-PCR可用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快速诊断,对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进行病原学检测,及早发现重症病例、及早治疗,是防止手足口病死亡病例的关键。
肖和龙杨剑英严宇斌练巧玲陈敏敏钟慧婷
关键词:手足口病EV71COXA16病原学
532例5岁以下住院儿童主要死因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 了解5岁以下住院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儿童的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5年~2007年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死亡的532例5岁以下住院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儿童死亡率最高的年龄阶段是婴儿期,占住院儿童死亡总人数的82.52%。其中新生儿期占59.21%.各年龄段死亡疾病顺位分别是新生儿期:窒息、吸入性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畸形;29d~1岁:肺炎、先天畸形、腹泻、急性传染病;1—4岁:急性传染病、意外伤害、先天畸形、肺炎.结论 婴儿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最高的年龄段,是监测的重点对象,应加强对围产期及婴儿期的保健和疾病预防工作.
李欣影宋凤卿练巧玲沈维高
关键词:住院儿童死亡率
523例麻疹住院患者回顾性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2005-2007年我院住院麻疹患者的流行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对523例住院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3例住院麻疹患者中,男359例,女164例,男女比例为2.19∶1,以8月龄-3岁发病率较高;以农村人口及流动人口为主,占79.35%;8月龄以上、符合麻疹计划免疫接种条件的430例中,接种疫苗者占12.33%,未接种者占69.30%;发病季节以1-6月份452例为多见,占86.42%,5月份最高,为148例。结论麻疹发病以农村和流动人口为主,免疫接种率低。应加强流动儿童麻疹疫苗的接种并保证免疫接种有效率,及时进行复种,在流行前期强化应急接种,为保护易感人群,适当提前初免的月龄,建议加强成人麻疹免疫抗体水平的监测,育龄妇女应列为强化免疫和监测的重点人群。
李欣影练巧玲何玲玲
关键词:麻疹住院患者
66例新生儿破伤风流行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惠州市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其流行因素和现状,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2月救治的新生儿破伤风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例救治的新生儿破伤风病病例全部为农村人口或流动人口,分娩方式均为院外分娩、旧法接生,只有10.61%的母亲在孕期到医院进行过产前检查,所有母亲未接种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结论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普及住院分娩、新法接生、开展育龄妇女破伤风类毒素接种是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有效措施。
李欣影练巧玲陈伟明
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农村人口流动人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