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元芝
- 作品数:21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技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窒息的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患儿心电图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4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按窒息程度分为重度窒息组19例,轻度窒息组26例,所有4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均采用日本光电12导心电图机记录常规肢体导联,V1、V3、V5导联,长Ⅱ导联心电图,并分别测定静脉血清钠、钾、钙、镁、氯离子浓度。结果4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有18例合并电解质紊乱,有26例心电图表现为异常,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为广泛T波改变14例,ST段延长和/或Q-T延长9例,窦性心动过缓8例,窦性心动过速6例,ST段移位4例等。重度窒息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轻度窒息组,合并电解质紊乱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未合并电解质紊乱组。结论心电图是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重要辅助诊断依据,心电图异常与窒息程度及合并电解质紊乱有关。
- 胡南罗元芝刘勇张晓桂
- 关键词:窒息新生儿心电描记术
- 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心电图变化的观察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动态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RIPC)对婴幼儿心脏手术后心电图(ECG)变化、心律失常情况,从心电图角度评价肢体RIPC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选取60例体重7kg以下室间隔缺损婴幼儿,随机分为预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预处理组在心脏手术前予以上肢RIPC两次;于RIPC实施时、术后1h及24h描记12导联ECG,术后持续ECG监测记录24h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RIPC实施过程中,ECG无ST-T改变,无心律失常;手术后2组患儿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h,对照组ST-T改变发生率高于处理组(7/30,4/30,P=0.01),术后24h内对照组出现心律失常事件22例,高于处理组16次(22/30,16/30,P=0.04)。结论从ECG及术后心律失常方面,可反映出RIPC对婴幼儿心脏手术相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 杨哲陈文娟胡南罗元芝刘勇周文武高纪平
-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婴幼儿心电图心律失常
- 神经肌电图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09年
- 【目的】探讨对臂丛神经损伤新生儿进行肌电(EMG)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的意义。【方法】利用EMG和MCV检测技术,观察肌肉的自发电位活动、运动单位电位(MUP)以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反应波幅及潜伏期。并对其结果进行研究和加以电生理评价。【结果150例患儿中,臂丛神经上干损伤(16%)8例,臂丛神经上中干损伤56%(28例)臂丛神经中下干损伤4M(2例)臂丛神经全干损伤24%(12例)。【结论】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定性和定位诊断,EMG和MCV是可靠和有效的方法。
- 罗元芝胡南杨哲张晓桂刘勇朱通球
- 关键词:肌电描记术
-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修复术后早期心律失常原因分析
- 2009年
- 目的分析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以期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的婴幼儿室间隔缺损手术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及原因。结果分析患儿348例,术后48h以内有97例出现各型心律失常(27.9%);手术前心胸比值≥0.6、合并肺部感染、合并肺动脉高压、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90min、术后血氧分压≤60mmHg、酸中毒、低心排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更高;患儿年龄、VSD直径、手术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其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律失常是室间隔缺损修复手术后的常见早期并发症,心功能差、体外循环和阻断主动脉时间长、术后低心排是术后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
- 罗元芝胡南杨哲刘勇张晓桂朱通球
- 关键词:心律失常婴幼儿室间隔缺损
- 42例新生儿高钾血症心电图改变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钾血症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新生儿高钾血症心电图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高钾血症心电图改变,随着血清钾浓度的升高,心电图改变程度随之加重,但并没有绝对平行的关系。[结论]病情危重的新生儿,应及时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高钾血症的早诊断、早治疗。
- 朱通球张晓桂刘勇罗元芝胡南孟慧娴
- 关键词:高钾血症心电描记术
- 4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8
- 1998年
- 胡南蒋积定罗元芝
- 关键词:脑干诱发电位听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27例产瘫的神经肌电图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神经电图、肌电图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产瘫)的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产瘫患儿进行神经电图(NCV)及肌电图(EMG)检查,测定臂丛五大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及其主要支配肌肉的肌电表现,并定期进行复查。结果:27例中,上千损伤9例(33.3%),上中干损伤11例(40.7%),全干损伤7例(26%),初次检查小于3月小婴儿神经电图及肌电图异常率均为100%,3~6月后复查,肌电图异常率高于神经电图。结论:产瘫患儿以上干、上中干损伤占多数(74%),神经电图及肌电图在产瘫患儿不同时期的表现特点及应用价值不同。
- 胡南罗元芝羊毅
- 关键词:神经电图肌电图
- 动态心电图对小婴儿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小婴儿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的小婴儿8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ECG )和动态心电图(DCG )检查。【结果】阳性检出率普通ECG为23.2%,DCG为77.9%,DCG的检查效果明显优于ECG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DCG对小婴儿心律失常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刘勇朱通球胡南罗元芝张晓桂
-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心律失常婴儿
- 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伴癫痫发作的视频脑电图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伴癫痫发作的视频脑电图( VEEG)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66例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伴癫痫发作的患儿VEEG进行分析。结果在VEEG描记中,166例患儿正常9例,异常157例,总异常率为94.58%(157/166),高于头颅MRI的异常率79.52%(132/166);其异常表现为背景活动慢化,发作期或发作间期尖波或棘波发放。 VEEG监测到临床发作共76人次,58人次为癫痫发作,均为部分性发作,18人次为非痫发作;VEEG的异常随临床症状改善或痊愈也逐渐好转或正常;56例遗留有症状性癫痫的患儿其VEEG在发作间期始终有尖棘波发放。结论在儿童病毒性脑炎伴癫痫发作时,VEEG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项目,对了解病情、指导诊断及判断临床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彭琴玲胡南罗元芝彭一洲
-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癫痫发作视频脑电图
- 呼吸窘迫综合征近足月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近足月儿伴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近足月儿伴RDS患儿进行BAEP检查,分析其潜伏期、渡间期及波幅比等数据,以30例无听力及神经损伤的近足月儿作为对照。【结果】病例组Ⅲ~V波间期、I~V波间期及各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各波分化异常耳率及V/I波幅比异常耳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各波出波耳率及I~Ⅲ间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足月儿伴RDS患儿是脑干听觉通路受损的高危人群,BAEP是早期诊断脑干听中枢功能异常和听力障碍的有效方法,对近足月儿伴RDS患儿应尽早采用BAEP动态监测,及时给予治疗和干预,从而最大限度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 胡南罗元芝彭一洲何静波刘勇
-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诱发电位听觉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