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智星

作品数:84 被引量:212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建筑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4篇建筑
  • 18篇碳排放
  • 18篇保温
  • 17篇墙体
  • 13篇节能
  • 10篇住宅
  • 10篇保温墙
  • 10篇保温墙体
  • 6篇太阳能
  • 6篇热环境
  • 6篇建筑节能
  • 6篇隔热
  • 5篇生命周期
  • 5篇生命周期评价
  • 5篇承重
  • 4篇蓄热
  • 4篇太阳能热水
  • 4篇碳排放量
  • 4篇气候
  • 4篇外保温

机构

  • 80篇西安建筑科技...
  • 6篇东南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青岛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建筑西北...
  • 2篇广州华森建筑...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机械工业第六...

作者

  • 84篇罗智星
  • 52篇杨柳
  • 23篇韩冰
  • 8篇刘加平
  • 4篇卢梅
  • 4篇武艳文
  • 4篇王海宁
  • 3篇谢栋
  • 2篇韩冰
  • 2篇李楠
  • 1篇安赟刚
  • 1篇朱晓天
  • 1篇陈洁
  • 1篇陈敬
  • 1篇李昊
  • 1篇陈畅
  • 1篇谢静超
  • 1篇王东政
  • 1篇赵楠
  • 1篇邓元媛

传媒

  • 6篇城市建筑
  • 5篇建筑科学
  • 5篇建筑节能(中...
  • 4篇华中建筑
  • 4篇西安建筑科技...
  • 4篇建筑与文化
  • 2篇工业建筑
  • 2篇广东土木与建...
  • 2篇2010年建...
  • 1篇太阳能
  • 1篇暖通空调
  • 1篇室内设计与装...
  • 1篇住宅科技
  • 1篇山东煤炭科技
  • 1篇古建园林技术
  • 1篇南方建筑
  • 1篇山西建筑
  • 1篇能源技术与管...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11篇2022
  • 15篇2021
  • 12篇2020
  • 1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筑景观园林工程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研究——以西安市住宅小区为例
2023年
建筑景观园林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包含建筑景观绿地的碳汇功能以外,其自身营造过程也会有碳排放的产生。本文提出了建筑景观园林工程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模型,并对西安市1个住宅小区的景观园林工程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计算,发现在50年全生命期中碳源部分材料生产阶段(56%)及运行阶段(35%)占比最高,共占91%。景观绿地碳汇作用及循环再利用使该小区建筑景观园林工程在全生命期近30年时达到碳中和。本研究在提出的建筑景观园林工程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方法基础上分析景观园林工程碳源及碳汇情况,试图为建立相关算法标准以及低碳的建筑景观园林工程建设提供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罗智星曹雨田瀚元胡昕月卢梅谢静超
关键词:碳排放碳减排
一种建筑被动式降温与太阳能热水综合利用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被动式降温与太阳能热水综合利用装置,其包括室外的自然辐射接收装置、室内相变蓄能冷辐射装置和热水箱,其中,在夜间时,室外的自然辐射接收装置仅与所述室内相变蓄能冷辐射装置进行热量交互,而在白天时,所述的室...
罗智星杨柳
文献传递
基于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的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凭借其热工性能、与建筑同寿命等优势,可使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碳排放。本研究结合生命周期评价理论,选定保温结构一体化产物——增强复合岩棉条板保温系统为研究对象,以1 m2为单位进行了生产阶段的碳排放计算,并以西安市某住宅为例进行了与岩棉薄抹灰外保温系统的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保温结构一体化系统的建筑可减少约1.61%,即30.5 kgCO_(2)e/m^(2)的生命周期碳排放,同时可避免由于保温系统再次生产运输和施工所造成的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为建筑领域绿色发展做出显著贡献。
罗智星罗智星卢梅卢梅王海宁陈畅
关键词:建筑外保温岩棉
苏北矿区工业厂房改造再利用设计理念与技术被引量:4
2007年
着重阐述了参加全国节能省地型住宅设计竞赛的获奖作品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运用,归纳总结了几种适用于废旧矿区改造的适应性、低能耗的策略和技术。
罗智星邓元媛
关键词:太阳能
一种阻燃保温墙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保温墙体,保温板可有效提高建筑墙体的保温能力,通过在保温板的外部设置外阻燃机构,将外阻燃机构设置为至少包括阻燃组件和隔热组件,隔热组件紧贴所述保温板设置,实现对保温板的隔热,防止外部出现火源等时对保温...
罗智星韩冰杨柳
文献传递
一种零碳建筑的太阳能板安装支架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支架,尤其涉及一种零碳建筑的太阳能板安装支架。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固定太阳能板,且稳定性强的零碳建筑的太阳能板安装支架。一种零碳建筑的太阳能板安装支架,包括有底板、第一固定板、转轴、放置架等;底板设置...
罗智星韩冰杨柳
办公建筑物化阶段CO_2排放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建筑物化阶段的CO2排放时间集中、绝对量大,是建筑节能减排的研究重点。构建了办公建筑物化阶段CO2排放的计算模型,包括建材、设备生产与运输的CO2排放,以及施工过程的CO2排放。利用该计算模型,分析计算了78栋办公建筑物化阶段的CO2排放量。平均来看,物化阶段的碳排放量为326.75kg/m2;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单位面积碳排放明显增加,超高层建筑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是多层建筑的1.5倍;土建工程的碳排放量占到物化阶段的75%左右,而钢筋、混凝土、砂浆、墙体材料的碳排放量占到了土建工程的80%以上。分别以建筑层数和建材用量为自变量做了办公建筑物化阶段CO2排放量的预测模型,通过统计学的分析对比,发现以钢筋、混凝土和墙体材料为自变量的预测公式可以很好地预测建筑物化阶段的碳排放。
罗智星杨柳刘加平
关键词:办公建筑CO2排放生命周期评价
严寒地区生态住宅气候设计研究--以甘泉生态住宅设计为例
气候适应策略建筑设计方法及过程建立在科学分析、科学决策基础上,尽可能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及思路,使其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语言.论述了建筑设计气候策略的主要方法,总结了结合气候的建筑设计过程及步骤.介绍了了甘泉地区这一严寒...
罗智星武舒韵韩冰
关键词:生态住宅节能设计气候特征可持续发展
建筑后评估中的室内环境评价方法综述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基于建筑后评估中的室内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也不断发展。室内环境评价方法主要分为室内物理环境监测和使用者满意度问卷两部分,而在不同国家的建筑后评估标准中的室内环境评价设置上,均存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差异。因此,基于现有研究对目前国内外颁布的绿色建筑后评估标准中的评价内容进行梳理。此外还对经常使用的室内环境评价调查工具、数据库以及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概括。通过对国内外室内环境质量的调查内容进行对比,总结出我国室内环境评价方法的不足,得到“一体化”的环境监测设备与“本土化”的使用者满意度调查是我国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罗智星王玥
关键词:室内环境质量问卷调查
基于生态经济效益评价的西安市不同年代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技术适度性选优被引量:1
2021年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使得建筑节能减排面临巨大挑战。城市既有住宅以其存量大、能耗高,日益成为建筑碳减排的重点领域,对于既有住宅的节能改造,无疑将成为实现建筑碳达峰的必要路径。通过调研发现,早期住宅发展模式粗犷、临近修缮改造期,对其改造大多采用“贴外保温”方式,未充分考虑到不同建设年代既有住宅特征差异。因此,本文以西安市为例,针对不同年代既有住宅特征,进行满足30%、50%、65%、75%节能改造情景设定,并构建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模型,对改造技术作适度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1989年之前、1989—1997年、1998—2000年建设的既有住宅,其外墙宜增加约140厚岩棉板外保温层,屋顶宜增加约150厚、180厚、180厚XPS保温层,外窗宜更换为塑钢Low-e中空窗。本研究可为西安市既有住宅节能低碳改造设计提供指导方向,对推动西安市早日实现“30/60”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姜灿坤罗智星
关键词:生态经济效益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碳排放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