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翁燕波

作品数:31 被引量:354H指数:9
供职机构:宁波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污染
  • 4篇应急监测
  • 4篇有机物
  • 4篇尾气
  • 4篇挥发
  • 4篇挥发性
  • 4篇挥发性物质
  • 4篇挥发性有机
  • 4篇挥发性有机物
  • 4篇机动车尾气
  • 4篇光谱
  • 4篇红外
  • 4篇红外光
  • 4篇红外光谱
  • 4篇红外光谱仪
  • 4篇苯系物
  • 4篇车尾
  • 4篇VOCS
  • 3篇日本青鳉
  • 3篇水样

机构

  • 29篇宁波市环境保...
  • 4篇浙江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烟...
  • 2篇南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环境监...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宁波市环境保...
  • 1篇天津市环境保...

作者

  • 31篇翁燕波
  • 12篇傅晓钦
  • 9篇徐能斌
  • 8篇陈奕扬
  • 7篇赵建平
  • 7篇杜宇峰
  • 6篇高占国
  • 5篇潘双叶
  • 5篇赵洋甬
  • 5篇许丹丹
  • 4篇胡迪峰
  • 4篇朱坚
  • 4篇俞杰
  • 4篇叶文波
  • 4篇钱飞中
  • 4篇周军
  • 4篇诸云强
  • 3篇陈琳琳
  • 3篇任宗明
  • 3篇罗宏德

传媒

  • 8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黑龙江环境通...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导刊
  • 1篇供水技术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2008中国...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4
  • 1篇1999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环境应急快速监测QA/QC技术体系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目前国家缺乏应急监测质量管理相关技术规定情况,重点研究了水环境应急监测的QA/QC技术,通过对应急备战状态和应急实战状态两大环节9个要素的操作层面的探讨,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实用的水环境应急监测的QA/QC技术体系。
胡迪峰翁燕波徐能斌
关键词: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
行驶机动车尾气排放VOCs成分谱及苯系物排放特征研究
本文对宁波市10辆不同车型的机动车在实际道路行驶时的尾气排放进行了采样和分析,获得了不同车型机动车的 VOCs 排放成分谱。此外,分析了排放控制技术和行驶里程对苯系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喷技术车辆尾气中苯、甲苯和二甲...
翁燕波傅晓钦钱飞中叶文波金甬新陈奕扬
关键词:机动车挥发性有机物苯系物
文献传递
以石灰/Fe^(2+)(DMPS)_2处理系统同时去除SO_x与NO_x的综合试验
1999年
l 简介 湿法脱硫可以有效控制SO_2的排放,但对烟道气中非水溶性NO_x的去除一直是个问题.本次试验采用在脱硫吸收系统的石灰浆中加入Fe(DMPS)_2即[Fe(HS-CH_2CH(SH)CH_2SO_3)_2]的缩写以达到同时去除NO_x和SO_2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NO的去除率主要取决于吸收器的条件,Fe(DMPS)_2的浓度,从水洗液贮存箱中分离出来用以Fe(DAPS)_2再生的水洗液比例以及再生反应的条件.
翁燕波郑忠
关键词:废气处理石灰除氧
行驶机动车尾气排放VOCs成分谱及苯系物排放特征研究
本文对宁波市10辆不同车型的机动车在实际道路行驶时的尾气排放进行了采样和分析,获得了不同车型机动车的VOCs排放成分谱。此外,分析了排放控制技术和行驶里程对苯系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喷技术车辆尾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等...
翁燕波傅晓钦钱飞中叶文波金甬新陈奕扬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苯系物尾气排放
文献传递
宁波市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水平、组成及源解析
本文介绍了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重点讨论了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样品的采集、分析和源解析方法,大气悬浮颗粒物的表征、大气化学过程、健康效应和气候效应等.研究了宁波市坏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水平、粒径分布、组成特征及污...
翁燕波
关键词:粒径分布源解析环境空气大气污染污染来源
文献传递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级杆质谱法快速分析水中微囊藻毒素LR被引量:10
2009年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快速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LR(MC-LR)的方法。水样经0.2μmGHP一次性针头过滤器过滤,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仪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法定量检测MC-LR。经方法学验证,该方法对MC-LR的最低检出限LOD为0.08μg/L(进样量10μl),最低定量限LOQ是0.10μg/L。在0.2-20.0μg/L的线性范围中,相关系数r=0.9982,回收率范围91.5%-110.3%。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快速,定量准确,测定浓度范围宽,是环境水质样品中MC-LR含量检测的理想方法。
茅海琼翁燕波傅晓钦朱丽波胡迪峰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LR
2种除草剂联合胁迫下日本青鳉的逐级行为响应被引量:5
2010年
探讨了日本青鳉在两种除草剂阿特拉津和百草枯联合暴露下的逐级行为响应,采用水质安全在线生物预警系统(BEWs)记录行为强度数据,分析不同暴露浓度、不同暴露时间日本青鳉的行为响应.10、5、1和0.1TU的暴露浓度下行为反应时间分别为:0.74、7.7、29.4和42.2h,而每个浓度不同配比之间行为反应时间差异明显.结果表明:在两种除草剂的暴露下,日本青鳉的逐级行为响应既受化合物浓度高低的影响,又受暴露时间的影响,而且每个浓度两种药物不同配比暴露下的青鳉鱼的逐级行为响应基本一致,每个浓度不同配比之间行为反应时间差异明显,即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除草剂对日本青鳉的行为毒性是协同作用.
刘勇张高生陈琳琳任宗明付荣恕王子健赵建平高占国翁燕波
关键词:除草剂日本青鳉
宁波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关键活性组分被引量:31
2014年
于2010年冬、春、秋三季,在宁波市3个采样点(市区、镇海站、北仑站)进行大气VOCs(挥发性有机物)样品的采集与分析,并对36种大气VOCs组分进行测量,分析宁波市大气VOCs组分组成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用各组分的·OH反应速率表征其化学反应活性,以识别宁波市大气VOCs的关键活性组分.结果表明:宁波市ρ(VOCs)(36种大气VOCs组分的平均质量浓度)在3个季节的平均值为198.2μg/m3,主要成分为烷烃(48.6%)、芳香烃(33.6%)、烯烃(17.8%).ρ(VOCs)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298.5μg/m3)>秋季(174.1μg/m3)>春季(122.0μg/m3),空间上表现为市区(161.3μg/m3)<镇海(225.0μg/m3)<北仑(208.2μg/m3).宁波市大气VOCs的化学组成相对稳定,·OH平均反应速率常数和乙烯相当,总化学反应活性较强;对化学反应活性贡献最大的是烯烃,其体积混合比约占VOCs体积混合比的22%,但对VOCs化学反应活性的贡献达64%以上;关键活性组分为1-丁烯、反-2-丁烯、间,对-二甲苯、乙烯和戊烯.
郑伟巍毕晓辉吴建会冯银厂傅晓钦翁燕波朱艳芳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研究进展被引量:40
2012年
主要综述了应急监测标准体系、应急监测技术方法、应急监测质控技术、应急决策系统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重点研究内容。
傅晓钦胡迪峰翁燕波徐能斌陈奕扬许丹丹
关键词:应急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差分光谱法连续监测空气中SO_2、NO_2、苯、甲苯方法探讨被引量:7
2004年
差分光谱法 (简称DOAS)已广泛用于空气中SO2 、NO2 、苯、甲苯监测。通过对差分光谱法监测结果与其他传统仪器进行对比 ,发现用DOAS监测SO2 、NO2 与点式仪器有较好的一致性 ,但用DOAS系统监测苯、甲苯与气相色谱法有机物连续监测结果差异较大 ,相关性较差 ,运行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 ,本文对DOAS的最佳运行条件进行了探讨 ,发现影响光强的氙灯老化和气候条件对DOAS系统运行有较大影响。
翁燕波赵建平陈奕扬
关键词:差分光谱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