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涛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桓台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急性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2篇银杏达莫
  • 2篇缺血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脑缺血
  • 2篇老年
  • 2篇急性脑梗死
  • 1篇低颅压
  • 1篇低颅压综合征
  • 1篇凋亡
  • 1篇动脉供血
  • 1篇动脉供血不足
  • 1篇短暂性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 1篇短暂性脑缺血...

机构

  • 12篇桓台县人民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淄博市中心医...

作者

  • 12篇耿涛
  • 2篇张宝忠
  • 2篇侯殿龙
  • 2篇李俊玲
  • 1篇孙翠梅
  • 1篇王保岚
  • 1篇熊金英
  • 1篇迟兆富

传媒

  • 2篇滨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5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急性轻度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及有效性分析
2022年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轻度脑梗死,分析效果。方法 2020年8月为起始点,截止2022年10月纳入脑梗死病人(急性轻度)。样本量、分组方式为80、抽签分组。设置后分别阿司匹林治疗(40例的对照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40例的治疗组)。以级别标准评价疗效,将其与血清指标共同纳入SPSS分析,并利用SPSS纳入不良反应数据评价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效果SPSS分析有优势,即对于对照组更高,导出统计值0.05;治疗组治疗后评分(NIHSS)SPSS分析有优势,即对于对照组更低,导出统计值0.05;治疗组血清指标SPSS分析有优势,即对于对照组更低,导出统计值0.05;对照组、治疗组安全性指标SPSS软件导出统计值>0.05,未见明显优势,两组接近。结论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轻度脑梗死可以获得理想疗效。该方式在改善神经缺损、血小板聚集方面效果明确,且患者服药后安全性理想。
耿涛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彩色多普勒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巩同玉熊金英耿涛迟兆富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多普勒超声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5例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研究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 (SIH)的临床表现、脑脊液 (CSF)及影像学的改变。方法观察 5例SIH患者并复习文献 ,总结SIH的临床表现、CSF、CT和MRI的变化。结果体位性头痛是SIH最典型的临床症状 ;CSF压力均小于 70mmH2 O ,CSF可呈血性 ,蛋白可以增高 ;CT可见脑室缩小 ;增强MRI检查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及“脑下沉”等特征性改变。结论了解SIH的临床表现、CSF及影像学改变 。
孙翠梅于克文耿涛
关键词: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影像学检查
银杏达莫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缺血坏死区周边抑凋亡基因蛋白Bcl-2和促凋亡基因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方法①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20只。体质量270~300g。②按随机抽签法将大鼠分为2组:缺血对照组、银杏达莫治疗组,每组10只。③术后6h用免疫组化染色统计Bcl-2和Bax表达阳性细胞数。结果银杏达莫治疗组较缺血对照组缺血坏死区周边脑组织Bcl-2的含量有明显增加,而Bax的含量则明显减少。结论银杏达莫可对局灶缺血性脑损伤起到预防性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发生可能与提高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有关。
侯殿龙巩同玉耿涛
关键词:银杏达莫凋亡BCL-2BAX
ABCD_2评分法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临床应用
2012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类型,TIA发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较高,为脑梗死的预警信号,临床上应将TIA作为神经内科急症进行处理,并开始正规的二级预防。
巩同玉耿涛许业宦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评分法缺血性脑血管病预警信号内科急症
青年与老年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比青年与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青年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7-01-2009-12间,住院的青年脑梗死患者(〈45岁)13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60岁)426例,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青年患者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嗜烟酒、高血脂、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老年患者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嗜烟酒。结论高血压是脑梗死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应对青年患者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可减少脑梗死发生率。
耿涛
关键词:青年脑梗死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发病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视病情轻重及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其中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 d,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睡前服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400mg加入0.9%氯化钠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第14天血清CRP浓度。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第7、14天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7、14天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改善神经功能。
侯殿龙耿涛王保岚
关键词:脑梗死C反应蛋白银杏达莫注射液阿托伐他汀
评价应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联合治疗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效果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评价对脑出血后昏迷的患者采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脑出血后昏迷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纳洛酮单独治疗,治疗组采用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CS评分、脑血肿量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脑血肿量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两组的改善情况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2/35),对照组为74.3%(26/3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后昏迷的患者给予醒脑静与盐酸纳洛酮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推广的价值。
巩同玉耿涛
关键词:脑出血盐酸纳洛酮醒脑静昏迷
线粒体脑肌病二例临床分析
2011年
线粒体脑肌病(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是由于线粒体DNA(mtDNA)或核DNA突变引起线粒体功能异常、能量来源不足而导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属于母系遗传病。其中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是最常见的线粒体病之一,且具有高度临床变异性和遗传异质性。该病临床症状复杂,极易误诊。本研究报告我院收治的2例MELAS患者如下。
耿涛巩同玉巩梅芳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遗传病
首次发作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性别差异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住院老年抑郁症首次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收集老年抑郁症首次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进行性别间的比较分析。结果男性患者在迟滞、疑病、自知力缺乏和阻滞等症状突出,而女性患者以激越、全身症状、躯体焦虑和睡眠障碍等为主。结论男性和女性首次发作老年抑郁症患者在症状特点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张宝忠李俊玲耿涛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性别差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