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列

作品数:37 被引量:245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5篇水利工程
  • 4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7篇土壤
  • 11篇黄土丘陵
  • 9篇丘陵区
  • 9篇黄土丘陵区
  • 8篇有机碳
  • 6篇羊草
  • 5篇水分
  • 5篇同位素
  • 5篇土壤水
  • 5篇土壤有机
  • 5篇土壤有机碳
  • 5篇干旱
  • 5篇白羊草
  • 4篇土地利用
  • 4篇丘陵
  • 4篇小流域
  • 4篇胁迫
  • 4篇旱胁迫
  • 4篇干旱胁迫
  • 3篇植被

机构

  • 35篇西安理工大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37篇肖列
  • 24篇李鹏
  • 11篇李占斌
  • 9篇赵宾华
  • 8篇刘国彬
  • 8篇薛萐
  • 6篇张祎
  • 5篇徐国策
  • 5篇李鹏
  • 4篇张洋
  • 4篇汤珊珊
  • 4篇王添
  • 4篇王飞超
  • 3篇任宗萍
  • 3篇于坤霞
  • 3篇马田田
  • 2篇陈亚军
  • 2篇张超
  • 2篇赵萌
  • 2篇赵晓峰

传媒

  • 6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学报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草地学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中国多媒体与...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年份

  • 7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江源区土壤侵蚀野外调查报告
2024年
[目的]现场调查三江源区土壤侵蚀状况,旨在为该区域今后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调查组在2023年7月25日至8月20日,分3组分别前往青海省的果洛州、玉树州、海南州和黄南州,对上述区域的林地、草地、农田、裸地、道路、河流岸坡、山区沟谷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草地的土壤侵蚀类型最为复杂,受到风蚀、水蚀、冻融侵蚀和重力侵蚀等多营力侵蚀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其水土流失严重。此外,高原鼠害对草地破坏可能是草地侵蚀发生另一重要因素;乔木林地常在林下出现侵蚀细沟,但是由于工程护坡的作用下,发生侵蚀风险整体偏小;灌木林地所在坡面的坡脚处,受到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的影响较大,侵蚀风险较大;农田虽然分布面积较少,但是在田埂部分发生轻度的水蚀;对于裸地,细沟侵蚀较为剧烈,水土流失严重;值得注意的是,在道路两侧,边坡侵蚀较为严重,工程开挖导致草皮破坏,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滑塌,出现较大的裸露面,为水蚀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导致部分区域已经形成了较大的侵蚀沟网。[结论]青海省三江源区域土壤侵蚀类型复杂多样,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局部区域水土流失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亟需开展新时期的水土保持工作,需要在该区域加强土壤侵蚀基础研究,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站网的布设,智能化管理等。
崔志伟李鹏马建业肖列李琛阳王周杨秀玲宁静李洁
关键词: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土地利用
黄土区生态建设对流域不同水体转化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生态建设治理能够显著改变流域下垫面条件,研究黄土区生态建设治理对流域不同水体转化特征对深刻了解该区域生态建设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通过野外采集生态建设治理对比流域不同水体水样样品,分析不同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揭示不同季节生态建设治理对流域不同水体转化影响。结果显示:生态建设治理流域韭园沟降水同位素较生态建设未治理流域裴家峁降水同位素贫化。降水同位素变幅大于河水和井水同位素变幅,河水蒸发分馏作用强烈而井水较为稳定。河水、井水和水库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降水。生态建设流域雨季同位素值偏低而旱季同位素值偏高,分别与降水量和温度呈正比和反比关系。沿着主沟道流程,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河水同位素值呈逐渐富集趋势。旱季,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都表现为降水和井水补给河水,补给比例分别为24.66%、75.34%和83.81%、16.19%。雨季,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都表现为降水和河水补给井水,补给比例分别为14.75%、85.25%和48.06%、51.94%。表明生态建设显著改变了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旱季和雨季不同水体间的相互转化过程以及转化比例发生改变。该研究可为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影响研究和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赵宾华李占斌李鹏肖列常恩浩张祎高蓓
关键词:同位素生态建设不同水体
坡度对黄土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及水沙关系的影响被引量:15
2020年
为了探究次降雨条件下坡度对黄土坡面侵蚀及水沙关系的影响,在室内进行模拟降雨试验,结合能量理论对黄土坡面水沙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次降雨条件下,坡面产沙强度随产流时间的变化趋势较产流强度更为复杂,并且两者随着产流时间的变化趋势存在不同步性;(2)坡面总产流量与总产沙量随坡度的变化均呈二次函数关系,并且在20°~25°存在量变的临界值;(3)坡面产流强度与产沙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方程系数a随坡度呈现增大后减小的趋势;(4)累积产流量与累积产沙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c的绝对值与坡度成正比;(5)坡面平均径流能量随坡度的变化呈上升—下降的趋势,在坡面侵蚀过程中,平均径流能量与平均产沙强度之间的关系可用线性方程描述,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平均径流能量可以合理预测黄土坡面的输沙能力。该研究可为完善黄土区的土壤侵蚀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苏远逸李鹏任宗萍肖列王添张建文刘展
关键词:黄土坡度产流产沙水沙关系
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水分状况及其与植被群落特征的关系,为黄土丘陵区的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开展研究。[结果] 纸坊沟流域主要植被类型的地上干生物量为310.0~10 036.2 g/m2,平均地上干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林地 〉灌木地 〉农田 〉人工草地 〉天然草地。地上鲜生物量与株高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2=0.9674,p〈0.0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较高,且土壤水分变异较大;100cm以下土壤含水量相对稳定,坝地玉米和梯田玉米的极易效水量分别为221.73和221.99mm;柠条和刺槐的土壤含水量最低,土壤水分类型为难效水,分别为311.44和333.09mm;其他6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水分为中效易效水。[结论]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灌植被的种植导致深层土壤水分的大量消耗,不利于该区植被恢复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肖列刘国彬薛萐张超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分地上生物量黄土丘陵区
次降雨事件下雨养区典型小流域土壤水分运移规律被引量:12
2018年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法,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对绥德县王茂沟小流域次降雨事件后不同土地利用下包气带土壤水稳定氢同位素(δ2 H)变化规律进行剖析,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机理、模型参数确定以及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草地、林地和农地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6.74%~21.42%,6.74%~19.08%和7.86%~20.74%,土壤蓄水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65.6~384.0,275.1~368.7,289.5~334.6mm,土壤水δ2 H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13.41‰^-71.84‰,-115.10‰^-50.98‰和-112.28‰^-63.78‰。(2)草地、林地和农地土壤含水率变化趋势均存在时间节点。(3)不同土地利用下的包气带土壤水氢稳定同位素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农地和草地较林地更有利于赋存土壤水分。(4)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蓄水量峰值与蓄水能力呈负相关关系,峰值越大,相应的蓄水能力越低。(5)林地、草地和农地均存在"优先流"现象,草地和林地能显著延伸"优先流"发生路径,农地可能与地下水水质与补给密切相关。
马田田柯浩成李占斌李鹏肖列张洋汤珊珊郑淋峰苏远逸白璐璐
关键词:土壤水氢同位素水分运移黄土丘陵沟壑区
一种防治边坡水土流失的植被精准配置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边坡水土流失的植被精准配置方法,包括在天然草地坡面和裸地坡面采集原状根土复合体样品,测定相对土壤分离速率,用于表征坡面侵蚀特征;同时测定对应土壤理化性质,用于表征土壤质地;然后测定原状根土复合体所含的根...
马建业李占斌赵晓峰肖列 张思靖 李海波李鹏 代启安陈亚军 田朝晖 张乃畅 曹永翔
一种野外防蒸发式降水氢氧同位素样品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降水收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野外防蒸发式降水氢氧同位素样品收集装置,包括箱体,在箱体上方设有斜切圆柱包围和漏斗,斜切圆柱包围上安装有百叶片;在箱体的顶盖上安装有防鸟刺;箱体内设有第一导流片、第二导流片和若干个...
涂龙杰李鹏 周世璇 裴磊王添赵宾华肖列 马建业
基于水热耦合Budyko框架的流域水文模型构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热耦合Budyko框架的流域水文模型构建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确定研究的时间尺度、研究流域和研究时段,收集水文气象数据和流域面积数据;其次,计算研究时段的流域面降水量、面潜在蒸散发和实测径流...
贾路于坤霞李占斌李鹏徐国策肖列王飞超
坡面植被格局对坡沟系统能量调控及水沙响应关系的影响被引量:18
2017年
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研究在坡沟系统土壤侵蚀过程中,不同坡面植被格局对能量的调控作用及其对水沙响应关系的影响,并建立不同坡面植被格局下基于能量参数的侵蚀产沙方程,深入了解能量与侵蚀产沙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相比于裸坡,在坡面有植被覆盖的情况下,径流功率大幅度降低,植被能够有效地削减径流功率,起到保护土壤的作用;在不同时刻下,不同坡面植被格局的单位水流功率在坡面较小,进入沟道后单位水流功率急剧上升,呈"N"形曲线分布,经过SPSS软件分析,坡面植被格局对单位水流功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坡面植被格局对径流能耗的变化基本没有影响,不同时刻,不同坡面植被格局下坡面上每个断面的径流能耗在1 500~2 000J保持不变,在进入沟道后径流能耗急剧上升,达到4 800J左右;(2)在坡沟系统的坡面上种植植被可以有效地起到蓄水减沙的作用,当草带位置距坡顶2m时(格局F)的蓄水效益最好,达到19.07%,当草带位置距坡顶6m时(格局B)的减沙效益高达69.02%;(3)不同坡面植被格局下坡沟系统的累积产流量与累积产沙量之间满足M=aQb的幂函数形式,而且相关系数a和b可以作为蓄水减沙效益的指示指标;(4)在不同坡面植被格局下,坡面平均输沙率与径流功率满足D=cω+d线性函数关系。
苏远逸李鹏李占斌任宗萍肖列李聪汤珊珊王添张祎
关键词:放水冲刷坡沟系统水沙关系
一种可伸缩便携式水体底泥取样装置
本实用新公开了一种可伸缩便携式水体底泥取样装置,伸缩杆的移动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提升组件;提升组件包括绳索、滑轮和电机;连接件上旋转设置滑轮、固定连接电机,电机设置在滑轮上部,绳索一头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绳索另一头与取样组件...
王宇晨李鹏王添张洋王博王周肖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