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国栋

作品数:34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文学
  • 4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文学
  • 4篇叙事
  • 4篇意象
  • 4篇文化
  • 4篇小说
  • 3篇电影
  • 3篇死亡叙事
  • 2篇新诗
  • 2篇心理
  • 2篇心理结构
  • 2篇意蕴
  • 2篇诗学
  • 2篇诗学建构
  • 2篇悖论
  • 2篇物哀
  • 2篇物哀之美
  • 2篇细读
  • 2篇现当代
  • 2篇临终
  • 2篇鲁迅小说

机构

  • 28篇齐齐哈尔大学
  • 8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燕山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绥化学院

作者

  • 32篇肖国栋
  • 3篇邓树强
  • 2篇贾忠良
  • 2篇王洪丹
  • 1篇高方
  • 1篇周显波
  • 1篇周玉玲
  • 1篇姜波
  • 1篇耿春明
  • 1篇林超然
  • 1篇薛中军
  • 1篇张晓红
  • 1篇王海霞
  • 1篇黄璠
  • 1篇刘雨
  • 1篇李慧军

传媒

  • 5篇绥化学院学报
  • 3篇文艺评论
  • 3篇齐齐哈尔大学...
  • 3篇宁波城市职业...
  • 2篇北方论丛
  • 2篇新校园(上旬...
  • 1篇当代电视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学术交流
  • 1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呼伦贝尔学院...
  • 1篇边疆经济与文...
  • 1篇林区教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1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2013年
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以来备受关注,在创造了让许多人意想不到的巨大票房价值的同时,人们对电影的评价则褒贬不一。我刊特别约请了从50后到80后的多位作者,参与到属于这个时代同时也属于任何时代的关于青春的讨论中来。四个年代,两种性别,展示不同的思想立场;七张面孔,多样笔墨,书写共同的文化情怀。本刊愿借助这些文字和读者诸君相与枕藉,共议青春。至于青春本身,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尺度与样本。
周玉玲肖国栋林超然高方周显波叶子犀王海峰
关键词:电影票房价值文化情怀80后导演笔墨
一部电影的语言艺术
2013年
众所周知,电影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性的视听艺术.使用镜头语言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我在看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之后很想谈谈它的语言艺术。我觉得,在电影将一部小说的故事完全以画面和人物对白呈现出来的时候,语言必须以高度凝练为前提,略去描述性内容,否则电影将很拖沓,画面失去流动性;同时还要具有语言动势,通过这种动势建构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致青春》的编剧李樯很好地把握了这两个基本原则。
肖国栋
关键词:语言艺术电影镜头语言视听艺术情节发展描述性
略论《野草》的超验主义思想被引量:1
2008年
散文诗集《野草》是鲁迅痛苦寂寞的心灵搏斗后诞生的篇章,展示出先生繁复沉厚的心理和精神趋向。超验主义的直觉,超灵,切近自然,与鲁迅深邃的思想融合,暴露了诗人渴望释放被现实束缚的自我的心声。
张晓红肖国栋
关键词:爱默生超验主义
论废名诗学建构的背景与主张
2017年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废名对新诗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做出极其富有深意和远见的理论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诗学体系,在新诗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价值。《谈新诗》是体现他丰赡广博的诗学思想的经典文本。文章以《谈新诗》作为分析的主要文本,围绕废名对新诗的评价标准,即新诗的内容、新诗散文化的形式两个方面进行评析。
白璐肖国栋
关键词:废名《谈新诗》
鲁迅作品“孤儿寡母”形象群的塑造——论“俄狄浦斯情结”对鲁迅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鲁迅的作品中不乏"孤儿寡母"的形象群,作品中缺少父亲形象,家庭关系、父子关系不和是主要叙事核心。鲁迅以文学的方式揭示了人类真实的欲望,跨越了从医学到文学鸿沟,将"俄狄浦斯情结"渗透的原欲的转化为爱与生的动力。
肖国栋刘雨
关键词:俄狄浦斯情结
鲁迅死亡意识研究综述被引量:2
2009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迅死亡意识的研究历经社会历史、哲学、心理学等几个层面的探掘,形成了从现实生存的危机与反思到孤独个体的向死而在,再到鲜活个体心理的微观贴近,最终形塑了鲁迅经由多重反复观照的立体成像,从而由此一问题域完成了鲁迅形象的某种重构。
肖国栋
关键词:生命意识向死而生
论萧红小说研究的六种范型被引量:1
2012年
萧红研究历史几近80年了,小说研究一直为历来学者所重,成果甚多,值得也应该及时总结,梳理学术积淀,也有助于学术反思,另辟新途。萧红小说研究的六种范型之归纳即为一种学术史梳理的尝试,由此一端可以略窥时代条件与理论思潮的递变规律及得失。
肖国栋
关键词:小说研究
历史怎样被再现和想象——读《西北风冒烟儿雪》有感
2010年
读牛殿庆君的中篇小说《西北风冒烟儿雪》颇有感触,小说讲述的是一个东北农村的牛姓地主家庭缘何一步一步被卷入抗日斗争中去,又怎样由被动到自觉发展为抗日战士的。故事写出了民间立场的自信与自足;人性透视的温情与理性;诗性叙事的豪放与细腻。
肖国栋
关键词:小说民风性格诗性
论《野草》的悖论心理结构
2011年
《野草》是在象征与写实的双重帷幕下演绎的鲁迅全部的人生哲学和生命哲学,是一部鲁迅心灵裂变与蜕变的历史记录,也是新的人生道路的探索与调整。这是《野草》的整体性倾向。但就各篇作品而言,其意蕴又往往颇为复杂,最突出的特点是充满逻辑的悖论,体现了鲁迅内在心灵的复杂结构与运动,我们由此得以谛视他对于生与死、爱与憎、希望与绝望等人生命题的追问和思考。
肖国栋
关键词:心理结构悖论人生哲学生命哲学历史记录
缘于悲悯的爱的抒写——读赵春宏《屋顶上的青果》
2018年
《屋顶上的青果》是介于儿童文学与社会写实小说之间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关注的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以中国东北芦苇村的留守儿童青果为主要人物,串联起村中各色留守儿童家庭的生活状态,展示留守儿童所承受的心理创伤。可以说作者很好地处理了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将一个社会热点话题文学化、艺术化,小说处处弥漫着爱的悲悯与同情,作者在后记中说:“我是用悲悯之心来抒写留守儿童的。”这种“悲悯”成为小说情感表达的基石,揭示其创作的终极目标与意义,而人物充沛的情感表达与细腻的心理描写也与这种“悲悯”一脉相承,作者用心在体会人物的情感,用心在试图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李慧军肖国栋
关键词:悲悯屋顶情感表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