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厚荣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论法治与德治结合的基点被引量:4
- 2002年
- 法德合治是一项系统工程 ,国家作为行使治理权力的主体 ,要充分注意这样一些合治的基点 :立法与立德相结合 ,立法要引入道德机制 ,道德建设要借助法律手段 ;民主权利与公益事业相结合 ,人民的经济民主、政治民主和文化民主权利的具体化 ,是法德合治的制度基础 ,正确评价和保护公益事业 ,是不断进步的阶梯 ;权力运作要与道德力量相结合 ,权力的取得和运用应由法律规定 ,并且要引入道德的评价作用和道德推动作用。
- 李伟迪胡厚荣
- 关键词:法治德治道德机制
- 邓小平理论创新探源被引量:1
- 2003年
-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邓小平理论在本质上是创新性的、开拓性的。开拓创新自始至终体现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之中。邓小平理论创新,既源于当代中国的客观实际和实践,又源于邓小平同志个人的理论素养和坚定的党性以及对人民无私奉献的情怀。
- 胡厚荣王静芳
-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党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论邓小平的群众思想
- 2001年
- 邓小平群众思想内容丰富而且有创造性 ,其中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目的的“富民思想” ,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依据的决策思想 ,尊重、支持群众首创的实践思想是邓小平群众思想的精髓。
- 胡厚荣
- 关键词:邓小平群众思想群众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富民思想
- 共产国际的城市苏维埃理论与毛泽东的农村苏维埃战略被引量:1
- 2004年
- 共产国际及其领导人不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强行照搬俄国革命苏维埃模式指导中国革命导致中国革命遭受极大挫折;毛泽东则力求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拓农村苏维埃革命道路并取得成功。
- 胡厚荣王萍
- 关键词:共产国际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
- 也论邓小平的群众观
- 2000年
-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在历史上第一次科学的阐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因而基本上也是劳动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 王萍胡厚荣
- 关键词:群众观点社会主义本质依靠群众历史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