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小宣

作品数:32 被引量:202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细胞
  • 7篇肝硬化
  • 6篇干细胞
  • 5篇蛋白
  • 5篇疗效
  • 5篇干细胞移植
  • 5篇肝炎
  • 4篇血浆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治疗肝硬化
  • 4篇脐血
  • 4篇脐血干细胞
  • 4篇细胞移植
  • 4篇疗效观察
  • 4篇病毒
  • 3篇蛋白类
  • 3篇血液
  • 3篇乙肝
  • 3篇食管

机构

  • 27篇湖南省人民医...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南华大学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怀化医学高等...
  • 1篇大连大学附属...

作者

  • 32篇胡小宣
  • 6篇刘洪娟
  • 6篇周会新
  • 6篇张征
  • 4篇陈海鸥
  • 4篇钱林
  • 4篇廖金卯
  • 3篇刘莉
  • 2篇郭婧芸
  • 2篇李灼日
  • 2篇凌奇荷
  • 2篇钱林
  • 2篇刘展
  • 2篇吴一中
  • 2篇张斌
  • 2篇罗丽丹
  • 2篇袁琦
  • 1篇朱人敏
  • 1篇吴明浩
  • 1篇唐世刚

传媒

  • 13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肝脏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大肠癌43例被引量:2
2003年
胡小宣刘洪娟
关键词:大肠癌腹痛首发症状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肝功能被引量:5
2013年
背景: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可行性及机制有待深入探讨。目的: 观察经门静脉移植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硬化大鼠肝功能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氯化碳法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细胞移植组经门静脉注射1mLBrdU标记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5×106个),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的PBS;以经门静脉移植1mL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细胞移植后4周,取大鼠尾静脉血及肝脏组织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 细胞移植后4周,与模型组比较,细胞移植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明显降低,而白蛋白明显升高(P<0.01);肝细胞炎性坏死、脂肪变及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P<0.05或P<0.01)。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大鼠肝组织中均有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定植,但细胞移植组BrdU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RT-PCR检测结果显示,细胞移植组大鼠肝组织表达人源性细胞角蛋白18和白蛋白mRNA,而模型组未见。可见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肝功能及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移植细胞在肝硬化大鼠肝内归巢定植并向肝样细胞分化有关。
廖金卯胡小宣李灼日
关键词:干细胞干细胞移植肝硬化干细胞移植归巢肝功能
经内镜注射组织黏合剂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被引量:1
2008年
张征胡小宣周会新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血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水平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Child—PughA级8例、B级13例,C组14例)和40例普通肝硬化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鲎试剂基质偶氮显色法定量测定血浆中内毒素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血D-乳酸、DAO含量。【结果】试验组外周血D-乳酸、DAO和内毒素的活性分别为(17.58±3.69)mg/L、(8.13±1.12)U/mL、(0.89±0.19)EU/mL高于对照组(12.71±4.22)mg/L、(4.59±1.47)U/mL、(0.68±0.21)EU/mL(P〈0.05)。试验组外周血D乳酸、DA0和内毒素活性组间比较:Child—PughA组(14.79±3.23)mg/L、(5.19±1.34)U/mL、(0.84±0.23)EU/mL低于Child—PughB组(17.79±3.86)mg/L、(7.89±1.78)U/mL、(1.03±0.17)EU/mL(P〈0.05)。Child—PughA、B组低于Child—PughC组(20.22±4.13)mg/L、(10.13±2.06)U/mL、(1.29±0.20)EU/mL(P〈0.05)。而Child—PughA组血D-乳酸、DA0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三者水平均相关。【结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升高,伴有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且Child—Pugh分级存在正相关关系。
张征胡小宣
关键词:血液乳酸血液内毒素类A液
肝胆系统水通道蛋白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7年
吴一中周会新胡小宣刘展
关键词:胆道水孔蛋白类
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乙型肝炎病毒P区变异及其特点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患者乙肝病毒(HBV)P区变异及特点,为临床拉米夫定耐药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52例服用拉米夫定患者进行研究,对其HBV聚合酶逆转录酶区基因进行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试剂进行HBV基因分型。通过巢式PCR引物扩增P区,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在52例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中,其平均年龄(33.6±13.4)岁,共有30例发现了HBVP区耐药位点变异,检出率为57.3%。M204I为主要的突变类型。其中发现P区变异的在病毒学反弹的、治疗中应答不佳的及停药后复发的患者中分别19例,6例,5例,三者变异发生率分别为82.6%,42.9%,33.3%,其变异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疗程在1年,2年及2年以上的,P区突变检出率分别为26.3%,72.7%,81.8%,三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区突变组用药时间明显长于无P区突变组,分别为(27.7±19.9)个月,(13.9±7.6)个月(P〈0.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后耐药患者HBVP区变异发生率也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且有P区变异的平均用药时间明显长于未检测到P区变异组,故在拉米夫定长期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观察其耐药的产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维持临床疗效的稳定性。
张征胡小宣
关键词:拉米夫定
十二指肠溃疡与血浆促胃动素和β内啡肽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探讨十二指肠溃疡(DU)内血浆促胃动素(MTL)和β内啡肽(β-EP)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活动期DU、疤痕期DU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浆MTL和β-EP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活动期DU及疤痕期DU患者的血浆MTL浓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活动期DU:153.79ng/L±42.20ng/L,疤痕期DU:154.96ng/L±46.32,g/L,正常对照组:190.49ng/L±36.54ng/L)。活动期DU患者的血浆β-EP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疤痕期DU患者的血浆β-E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活动期DU:12.56ng/L±4.62ng/L,疤痕期DU:9.11ng/L±4.09ng/L,正常对照组:8.92ng/L±3.45ng/L)。结论:DU患者的血浆MTL浓度降低和β-EP浓度升高可能参与DU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胡小宣凌奇荷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Β内啡肽
乙型肝炎病毒YMDD基因变异患者IL-12和IL-4检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发生YMDD基因变异与治疗期间血清IL-12和IL-4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口服拉米夫定治疗1年时发生YMDD变异和未发生YMDD变异各选择40例,测定拉米夫定治疗后3、6、12个月血清IL-12、IL-4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在无YMDD变异组患者中,血清IL-12和IL-4水平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IL-12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治疗后3、6、12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P<0.05);在YMDD变异组患者中,血清IL-12和IL-4水平仅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IL-12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均P<0.05);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和治疗前比较IL-12和IL-4水平无变化(P>0.05);YMDD变异组治疗后3个月和无变异组治疗后同一时间相比,其变化幅度小(P<0.05)。结论发生YMDD变异与治疗期间IL-12和IL-4水平变化有关,治疗期间其水平变化小而短暂者有更大的机会发生YMDD变异,动态检测血清IL-12和IL-4水平可以作为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发生YMDD变异的预测指标之一。
任为曹友德胡小宣
关键词:拉米夫定YMDD变异IL-12IL-4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肝硬化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尚无一种能够普遍开展的有效阻断该疾病进程的根治措施.干细胞领域的研究进展为肝硬化的治疗带来了契机.具有来源广泛、免疫原性弱、增殖分化能力强等优势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已在相关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报道中展现出诱人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脐血M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治疗肝硬化方面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廖金卯胡小宣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肝硬化
阿德福韦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肝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ADV)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 73例HBV DNA≥1×107copies/ml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25例,ADV治疗组24例和Peg-IFNα-2a治疗组24例,疗程为48周。对比分析在治疗48周时的HBsAg血清转换率、HBeAg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结果联合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ADV治疗组和Peg-IFNα-2a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ALT复常率明显高于Peg-IFNα-2a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显著高于Peg-IFNα-2a治疗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Peg-IFNα-2a治疗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药治疗。
陈海鸥刘洪娟胡小宣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