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娟
- 作品数:2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 煤炭地下气化矿物碳酸化固定二氧化碳的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通过固-液-气三相模拟反应,研究了煤炭地下气化灰渣在模拟咸水中对二氧化碳的固化作用,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颗粒粒径及反应介质对二氧化碳矿物碳酸化固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从50℃升至200℃,固化率先增加后降低,150℃时最高;反应压力从1.0MPa升至2.5MPa,固化率从0.93%增至1.65%;颗粒粒径由75μm~150μm降至75μm以下,固化率从1.18%增至1.48%;反应介质由蒸馏水变为模拟咸水,固化率从0.38%增至1.65%.在150℃,2.5MPa,反应时间1h,颗粒粒径小于75μm的条件下,气化灰在模拟咸水中的固化率最高,可达1.65%.
- 张尚军张宇胡静娟潘佳张述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刘淑琴
- 关键词:煤炭地下气化二氧化碳
- 煤炭地下气化焦油析出特性被引量:16
- 2013年
- 基于煤地下气化模型试验,研究不同气化工艺条件下焦油的产率变化,探讨气化工况对焦油析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焦油产率主要受气化温度及水蒸汽注入量影响,气化温度升高及水蒸汽存在强化了焦油的裂解过程.最佳气化工况条件下,煤气有效组分含量最高,焦油产率最低.采用GC-MS对地下气化焦油,地面气化焦油及焦炉高温焦油组分进行对照分析得:地下气化焦油主要由多环芳烃和酚类化合物组成.多环芳烃绝大部分为萘、蒽、菲及其衍生物,酚类化合物主要为苯酚、甲酚、二甲苯酚等低级酚,焦油中脂肪烃及杂原子化合物较少.现场试验与模型试验焦油族组分对比表明,煤气出口温度是影响焦油组成的重要因素,焦油中重组分百分含量随煤气温度降低而降低.与地面气化焦油及焦炉高温焦油组成对比表明,地下气化焦油与地面鲁奇加压气化焦油性质接近.
- 刘淑琴周蓉曾艳菊赵家浩胡静娟陈峰
- 关键词:煤炭地下气化焦油多环芳烃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