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兆田
- 作品数:21 被引量:157H指数:7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理化测试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新疆及其毗邻地区荒漠昆虫区系的形成与演变被引量:18
- 2005年
- 荒漠昆虫区系的形成与演变是昆虫学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在对新疆现代荒漠昆虫区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侏罗-白垩纪以来新疆及其毗邻地区出现的地质事件、气候变迁、植被演替等研究资料分析表明,荒漠昆虫的祖先主要是中生型昆虫.我国塔里木盆地、东疆诸盆地、贺兰山以西及蒙古等地,被称为中央亚细亚的地区,荒漠昆虫的起源是在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交替时期,其区系形成是在白垩纪末至早第三纪的古新世;而准噶尔盆地、中亚细亚东部地区等的被称为中亚细亚的地区,荒漠昆虫的起源较中央亚细亚为晚,是在白垩纪,区系形成是在早第三纪的始新世.土著种的特化是区系形成的基本途径,物种的迁移也具有重要作用,但主要为由东到西的迁移.早第三纪末期开始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环境走向极度干旱荒漠化,带来了古荒漠昆虫区系的解体和现代荒漠昆虫区系的形成;随着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和古地中海的干涸,物种的迁移逐渐变为由西向东.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促使中亚细亚成为强大的物种形成中心,从而给新疆荒漠昆虫区系带来重大影响,致使中亚细亚成分常常占到40%以上.
- 黄人鑫HU Hong-ying 吴卫范兆田索菲娅
- 关键词:白垩纪早第三纪第四纪造山运动昆虫区系古新世
- 新疆方喙象亚科的区系组成及经济意义(鞘翅目:象鼻虫科)被引量:7
- 2000年
- 调查表明,新疆方喙象亚科(Cleoninae)象虫有60种,分隶于2族23属,其中有24种为我国首次记录。区系组成含中亚细亚、欧洲西伯利亚、中央亚细亚,泛古北种和特有种五种成分,其中以中亚细亚种最多,达31种,约占52%。在所记录的种类中,有47种为典型荒漠种,约占80%,其中14种种群个体数量较大,常成为荒漠昆虫群落的优势种。有9种对荒漠林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为害甜菜的达30种,约占50%,其中最重要的为甜菜象Bothynoderespunctiventris(Germ.)和黑甜菜象B.libitinariusFaust.
- 黄人鑫刘伟范兆田吴卫
- 关键词:区系组成甜菜害虫
- 全文增补中
- 4种葱蒜类蔬菜种子表皮微形态的研究被引量:7
- 1998年
- 本研究首次对4种葱蒜类蔬菜种子表文报形态进行了电镜扫描观察,发现韭菜、大葱、洋葱、韭葱之间,种子表皮微形态特征有明显差异,可以根据种子表皮微形态特征准确鉴别这4种蔬菜作物的种子。
- 高杰高翔李焕荣范兆田
- 关键词:葱蒜类蔬菜种子表皮微形态
- 新疆小麦族野生资源的抗蚜性鉴定被引量:16
- 1994年
- 对小麦族的42个种(变种),123份材料接种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鉴定抗蚜水平,并对高抗高感材料叶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新麦草、卡端赖草、偃麦草、窄颖赖草对两种蚜虫均表现高抗,可做育种亲本。
- 马盾陆峻范兆田
- 关键词:小麦野生资源抗虫性蚜虫
- 高海拔笼养蛋鸡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电镜观察
- 1990年
- 作者研究了高海拔气候条件下的生态环境对笼养蛋鸡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对两个不同海拔高度鸡心肌组织形态电镜观察表明,两者在超微结构上变化不明显。
- 吕巡贤骆建敏范兆田刘曦孙宏燕
- 关键词:蛋鸡心肌组织超微结构
- 新疆不同来源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扫描电镜的比较观察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对来自新疆5个不同地区的牛、羊源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进行了扫描电镜下形态学的比较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成虫体被的微毛形态无明显差别,但不同来源的成虫在生殖孔周围感觉乳头的形态和分布上有明显差异。根据突起的形状可分为平滑型、球型、苔丘型和苔-球混合型4种。作者认为这种形态特征可以作为不同虫株的形态鉴别依据。
- 江莉柴君杰焦伟张文林伊斯拉音刘永德瞿群张云君范兆田吕巡贤
-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宿主形态学
- 德国黄胡蜂在新疆北部分布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2015年
- 【目的】摸清广泛分布德国黄胡蜂的资源状况并对其进行利用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新疆北疆各地共124个采集点进行野外调查;在新疆大学校园和昌吉农业示范区建立固定的观察点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德国黄胡蜂广泛分布于北疆海拔450-1 600 m阔叶林带、农田、和人类的生活区,最适海拔为500-900 m的区域;对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每年4-10月多在地下筑多层纸质巢;肉食性兼嗜食甜食,攻击性较强;日常行为包括捕食、取水、筑巢,最佳活动温度20-30℃;蜂后繁殖力强,1只蜂巢中成虫最多可达数千只,性别从春季至秋季按"完全雌性—雌雄混合—雄性居多"的规律演变;以交配后的蜂后越冬至来年4月,重新建巢并繁殖产生新的种群;【结论】德国黄胡蜂种群多、数量大,在北疆的分布区域与人类的生活区域重叠,因而在北疆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胡蜂之一,可通过定期在城市防除、在农、林区予以警示保护的措施对其进行防治和利用。
- 吴卫马东建范兆田唐军
- 关键词:北疆生物学特性
- 新疆两种光脉赤眼蜂雌性触角超微结构比较 (膜翅目:赤眼蜂科)被引量:7
- 2007年
- 观察并描述了采自新疆的土耳其光脉赤眼蜂Aphelinoidea anatolica Nowicki和沙湾光脉赤眼蜂AphelinoideashawanicaHuetLin雌蜂触角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显示2种光脉赤眼蜂雌性触角上的感器种类、数目及形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作为种类鉴定的参考依据。同时提供了新疆光脉赤眼蜂属分种检索表及电镜扫描图片。
- 黄帅范兆田吴卫胡红英
- 关键词:膜翅目赤眼蜂科超微结构
- 新疆蚁科昆虫42种中国新记录被引量:18
- 2004年
- 用传统分类方法并结合电镜扫描技术,对采自新疆各地的蚁类标本进行整理、鉴定,发现有42种,均为中国首次记录。所有研究标本均保存在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昆虫标本室。
- 黄人鑫欧阳彤吴卫范兆田
- 关键词:膜翅目蚁科
- 新疆荒漠昆虫区系及其形成与演变的研究
- 黄人鑫吴卫毛新芳胡红英范兆田侯艳君李新平亢睿黄帅
- 开展了新疆荒漠昆虫区系及其形成与演变的研究。首次系统查明新疆荒漠昆虫区系概貌和区系特征;研究了荒漠昆虫与荒漠植被存在的协同演化关系;在荒漠昆虫起源和区系形成的时期、荒漠昆虫的祖先、荒漠昆虫区系形成的途径、现代荒漠昆虫区系...
- 关键词:
- 关键词:区系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