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小艳

作品数:35 被引量:145H指数:7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基金佛山市科技局立项课题吉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卒中
  • 15篇脑卒中
  • 9篇康复
  • 7篇卒中后
  • 5篇脑卒中后
  • 4篇偏瘫
  • 4篇骨质
  • 4篇骨质疏松
  • 4篇膀胱
  • 3篇抑郁
  • 3篇原性
  • 3篇神经原性
  • 3篇神经原性膀胱
  • 3篇偏瘫患者
  • 3篇卒中患者
  • 3篇无力
  • 3篇物理治疗
  • 3篇疗法
  • 3篇疗效
  • 3篇脑卒中偏瘫

机构

  • 35篇佛山市第一人...
  • 2篇吉林省中医药...
  • 2篇广东省佛山市...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佛山市南海区...

作者

  • 35篇范小艳
  • 14篇黄文清
  • 10篇刘景辉
  • 9篇张盘德
  • 9篇张自茂
  • 9篇陈惠琼
  • 3篇冯彦林
  • 3篇卢翠银
  • 3篇孙浩
  • 2篇周惠嫦
  • 2篇王宏英
  • 2篇田洋
  • 1篇艾长山
  • 1篇庄玲伶
  • 1篇皮周凯
  • 1篇李正宇
  • 1篇黄伟俊
  • 1篇冯顺燕
  • 1篇徐坤玉
  • 1篇许建坤

传媒

  • 2篇现代康复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缺血性脑卒中CISS分型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CISS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40例,由科内两位副主任医师进行盲法CISS分型及TOAST分型,对分型不一致的患者交由全科讨论后确定.比较两种分型法各亚型的构成比、差异.结果 CISS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比例高于TOAST分型(P<0.05).两种分型法共有155例(45.6%)患者的分型发生变化,其中CISS分型中LAA增加79例,分别来自TOAST分型中的小动脉闭塞型(SAO) 41例,不明病因型(SUE) 34例,心源性栓塞型(CE)4例.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分型的构成比例依次为:载体动脉(斑块或血栓)阻塞穿支动脉116例(47.9%),动脉到动脉栓塞52例(21.5%),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51例(21.1%),混合机制23例(9.5%).结论 CISS分型与TOAST分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与TOAST分型相比,CISS分型在反映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面更准确,更有利于疾病防治.
范小艳
关键词:脑缺血TOAST分型
度洛西丁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观察度洛西丁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方法筛选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双盲分为2组:治疗组(度洛西丁+rTMS组)、对照组(度洛西丁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前1周为抗抑郁药物洗脱期,疗程为4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疗效以汉密顿抑郁量表减分率为标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第2周、第4周时的HAMD及MBI评分与治疗前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同期比较,第2周时2组HAMD评分差异显著(P<0.05),而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时2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BI评分差异显著(P<0.05),说明治疗组的抑郁症状早期改善快,后期渐趋于平稳,治疗组4周时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治愈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总体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丁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范小艳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抑郁
急性脑卒中首次发作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的调查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调查首次发病的脑血管病患者和其他疾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率,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是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首次发病的脑血管病患者和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男70例,女60例,平均年龄(63.83±14.09)岁。于患者入院第2天清晨抽血,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IgG抗体(helicobacterpylori,Hp)。结果脑血管病患者的Hp抗体阳性率为71%,其他疾病患者的阳性率为41%,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χ2=9.482,P=0.002),危险度为3.469。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张自茂张盘德杨光黄文清刘景辉范小艳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感染率
多奈哌齐对脑外伤患者康复的影响
<正>【研究目的】讨论多奈哌齐对脑外伤患者康复的作用机理及安全性。【对象与方法】对46例急性脑外伤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对照研究。伤后1周内给药,治疗组给予多奈哌齐片5mg,1次/d,晚上睡前口服;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期...
范小艳黄文清陈惠琼
文献传递
小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脑梗塞病人的血脂控制情况的研究
目的 探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脑梗塞病人的血脂控制情况。方法 对162例患有脑梗塞的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使用常规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后,使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维持治疗十二周。采用组内对照的方法,观察小剂量瑞舒伐他...
黄文清范小艳刘景辉刘震李正宇
关键词:高胆固醇血症脑梗塞
度洛西汀联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脑卒中常造成患者在言语、吞咽、肢体等方面的神经功能障碍,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影响。伴随这一突发事件,常可发生心理、情感和行为障碍,其中以卒中后抑郁最常见。这种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主要表现的心境障碍或情感障碍,可严重影响患者卒中后的神经功能康复。本研究主要探讨度洛西汀联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黄文清张盘德范小艳陈惠琼
关键词:神经功能障碍抑郁患者康复训练度洛西汀神经功能康复
艾地苯醌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95例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分2组: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采用常规及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艾地苯醌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3、6周后肢体运动功能(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3、6周后的FMA(上、下肢)、MBI得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3周后的MBI得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6周后FMA(上、下肢)、MBI得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组治疗3周后的FMA(上、下肢)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艾地苯醌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更佳,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范小艳
关键词: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艾地苯醌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患者骨密度变化及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特点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对其骨密度(BMD)和骨质疏松(OP)患病率的影响。方法:102例广东省佛山地区常住的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组),男46例,女56例,年龄55—85岁(平均72.8±9.2岁),使用美国Hologic公司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正位腰椎(L1-L4)、双侧前臂远端和股骨近端进行BMD测定,并与352例本地区健康人(对照组)进行BMD及OP患病率的比较。结果:脑卒中组的偏瘫侧前臂、股骨颈、Ward′s区的BMD值明显低于健侧(0.444±0.11 vs 0.478±0.09,0.716±0.16 vs 0.757±0.16,0.373±0.15 vs 0.407±0.15,P<0.05),偏瘫侧股骨颈、Ward′s区和腰椎BMD明显低于对照组(0.716±0.16 vs 0.844±0.12,0.373±0.15 vs 0.495±0.13,0.768±0.18 vs 0.831±0.13,P<0.05)。病程≥3个月的患者的偏瘫侧前臂、股骨颈和腰椎BMD明显低于病程<3个月的患者(0.415±0.10 vs 0.474±0.11,0.672±0.16 vs 0.751±0.16,0.722±0.14 vs 0.802±0.19,P<0.05),且病程≥3个月的患者的健侧BMD也低于病程<3个月的患者,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女性脑卒中患者各部位的BMD明显低于男性(P<0.05)。脑卒中组偏瘫侧股骨的OP患病率高于健侧(P<0.05),男性腰椎和股骨、女性股骨的OP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前臂、股骨近端和腰椎BMD度低于健康人和健侧;女性患者BMD低于男性患者,病程越长,BMD越低。患侧肢体OP患病率高于健侧,脑卒中患者股骨的OP患病率高于健康人。
张盘德冯彦林范小艳黄文清张自茂刘景辉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症脑卒中偏瘫
托吡酯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 ,ET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1],常有家族史,主要临床特征为姿位性和动作性震颤,多累及双上肢和头部,但无神经系统其他体征,震颤严重者可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目前治疗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为首选,常规用药是普萘洛尔,但疗效不佳,且易出现疲倦、心率慢、血压低等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托吡酯是一种自然态单糖基右旋的硫代物,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物,临床疗效好,且不良反应较小。本文旨在观察托吡酯治疗特发性震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孙浩范小艳
关键词:托吡酯特发性震颤普萘洛尔
主动和被动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主动、被动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共选取在我院康复科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根据国家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方案研究课题组制定的康复计划实施康复干预,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主动、被动运动训练仪对其下肢进行有针对性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偏瘫侧下肢肌力、痉挛程度及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并进行组间疗效比较。结果2组患者偏瘫侧下肢肌力、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偏瘫侧肢体肌张力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主动、被动运动训练并联合常规康复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可明显提高偏瘫侧下肢肌力及运动功能。
范小艳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下肢康复训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