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素贞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疼痛
  • 3篇脊髓
  • 3篇持续性
  • 2篇术后
  • 2篇术后痛
  • 2篇切口
  • 2篇大鼠脊髓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星形
  • 1篇星形胶质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星形细胞
  • 1篇行为学
  • 1篇疼痛行为
  • 1篇疼痛行为学
  • 1篇痛行为
  • 1篇内注射
  • 1篇鞘内
  • 1篇鞘内注射

机构

  • 5篇桃源县人民医...
  • 4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南华大学
  • 1篇江苏省麻醉学...

作者

  • 5篇范素贞
  • 5篇曾因明
  • 5篇胡兴国
  • 1篇尹显和
  • 1篇刘艳阳
  • 1篇孔明
  • 1篇邹功胜
  • 1篇张云翔

传媒

  • 3篇国际麻醉学与...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脊髓NF—κB信号通路在大鼠持续性术后痛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评价脊髓NF-κB信号通路在大鼠持续性术后痛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鞘内置管成功的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体重200—2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30):假手术组(S组)、持续性术后痛组(SMIR组)和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组(PDTC组)。SMIR组和PDTC组采用皮肤/肌肉切口牵拉法制备大鼠持续性术后痛模型;S组仅分离暴露肌肉,未牵拉。术后1d时开始,PDTC组于30s内鞘内注射NF-κB抑制剂PDTC10ng,S组和SMIR组鞘内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1次/d,连续7d。于术前1d(T0)、术后1d(T1)、3d(T2)、7d(T3)、12d(T4)和22d(T5)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各时点MWT测定结束后,随机取5只大鼠,断头处死后取脊髓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T1-5,时SMIR组MWT降低,T2时PDTC组MWT降低,T3-5时SMIR组和PDTC组脊髓TNF-α含量升高(P〈0.05或0.01);与SMIR组比较,T2-5,时PDTC组MWT升高,T3,4时脊髓TNF-α含量降低(P〈0.05或0.01)。结论脊髓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大鼠持续性术后痛的发生发展。
胡兴国范素贞张云翔尹显和曾因明
关键词:NF-ΚB脊髓疼痛
鞘内注射加巴喷丁和/或吗啡对切口痛大鼠脊髓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intrathecal,i·t)加巴喷丁和吗啡对切口痛大鼠脊髓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加巴喷丁50μg组,吗啡2.5μg组,加巴喷丁50μg加吗啡2.5μg组。按Yaksh法鞘内置管;按Brennan法制作大鼠足底切口疼痛模型;用机械缩爪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爪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来确定疼痛行为学变化;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脊髓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如谷氨酸(glutamate,Glu)、天门冬氨酸(aspartate,Asp)、甘氨酸(glycine,Gly)、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大鼠在术后2h时MWT明显降低,TWL明显缩短(P〈0.05),脊髓Glu、As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前i·t加巴喷丁50μg加吗啡2.5μg在术后2h的MWT明显增加,TWL明显延长(P〈0.05),脊髓Glu、Asp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鞘内注射加巴喷丁能增强鞘内吗啡的抗伤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脊髓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减少有关。
邹功胜胡兴国孔明刘艳阳范素贞曾因明
关键词:加巴喷丁吗啡氨基酸脊髓
持续性术后痛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持续性术后痛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2组(n=24):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皮肤肌肉切口牵拉术制备持续性术后痛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内收肌,不牵拉皮肤肌肉组织.分别于模型制备前(基础状态)、制备后1、3、12、22和32 d时测定大鼠机械缩足阈值(MWT).各时点MWT测定结束后随机取4只大鼠,处死后采用免疫组织荧光法测定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假手术组各时点MWT和脊髓GFAP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模型制备后1~22 d MWT降低,12 d时最低,模型制备后3~22 d脊髓GFAP表达上调,12 d时达峰值(P<0.05或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MWT降低,脊髓GFAP表达上调(P<0.05).结论 大鼠持续性术后痛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
范素贞胡兴国曾因明
关键词:星形细胞脊髓
大鼠皮肤肌肉切口牵拉术致持续性疼痛的动物模型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建立大鼠皮肤肌肉切口牵拉(skin/muscle incision and retraction,SMIR)术后持续性疼痛模型,研究SMIR术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12只。按Flatters法制作SMIR持续性疼痛模型,应用von Frey纤维细丝法和Hargreaves法测定术前及术后第1、3、7、12、22、32天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并且每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取4只于术后12d时电镜下观察手术侧隐神经损伤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大鼠MWT在术后第1天即出现降低(P=0.015〈0.05);12d时下降最为显著(P=0.001〈0.01),32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2〉0.05);而假手术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各时间点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整个观察时间过程中模型组大鼠TWL均无明显改变;SMIR术及假手术后隐神经均未出现髓鞘肿胀或脱髓鞘等神经损伤现象。结论进一步证实了SMIR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将为研究术后持续性疼痛的机制及治疗措施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范素贞胡兴国曾因明
关键词:动物模型疼痛行为学
核因子-κB与病理性疼痛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近年来研究表明其不仅在免疫反应、炎症及细胞凋亡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亦至关重要.现就NF-κB在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对其详细的作用机制可能为疼痛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景作一综述.
范素贞胡兴国曾因明
关键词:核因子-ΚB疼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