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藻

作品数:83 被引量:117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文学
  • 18篇哲学宗教
  • 18篇文化科学
  • 5篇艺术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4篇文化
  • 22篇文学
  • 20篇美学
  • 12篇生命美
  • 12篇生命美学
  • 9篇生命
  • 7篇地震
  • 7篇审美
  • 7篇文化建设
  • 6篇代文
  • 6篇灾难
  • 6篇小说
  • 6篇大地震
  • 5篇贺享雍
  • 5篇长篇
  • 5篇长篇小说
  • 5篇传媒
  • 4篇当代文学
  • 4篇有感
  • 3篇地域文学

机构

  • 71篇四川文理学院
  • 7篇达县师范高等...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达县师范专科...
  • 1篇四川省社会科...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80篇范藻
  • 2篇范潇兮
  • 1篇何睿
  • 1篇刘天
  • 1篇宋斌
  • 1篇王绍林
  • 1篇李明泉
  • 1篇苏宁
  • 1篇王子军
  • 1篇戚晓丽

传媒

  • 17篇美与时代(美...
  • 10篇四川文理学院...
  • 8篇当代文坛
  • 7篇达县师范高等...
  • 4篇中华文化论坛
  • 2篇美与时代(创...
  • 2篇电影评介
  • 2篇天府新论
  • 2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教育探索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四川戏剧
  • 1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老区建设
  • 1篇中国电影市场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现代艺术
  • 1篇阿坝师范高等...
  • 1篇曲靖师范学院...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11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审美,如何低下高贵的头颅
2013年
雅俗之辩,历史久矣,我们之所以将文化分为高雅与通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文化进步的结果。而今,随着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现实,曾经被虢夺了文化权力的社会的底层和边缘、艺术的文盲,干脆就扯起观念平等和艺术创新的大旗,将高雅艺术拉下马来,让通俗艺术堂而皇之地登上文学书籍的柜台、艺术表演的舞台和影视的屏幕、网络的界面。由愉悦到刺激的畸变,审美表现出来的文化和艺术逐渐从上半身移向了下半身,从大脑转向了身体,从情感滑向了欲望。尽管西方哲人说趣味无争辩,但我们在让审美低下高贵的头颅之前,先要明白审美的真正含义。
范藻
关键词:审美表现文化进步高雅艺术通俗艺术文化权力文学书籍
自然、人文与心灵的和谐奏鸣——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四川省达州市城市形象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运用生态美学的基本原理,以四川省达州市城市形象的建构为例,论述了在自然景观上,保护山水形态使其生机盎然;在人文印象上,保留城市记忆让历史延续;在心灵意象上,保持乐观意绪使身心和谐。从而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的理念。
范藻
关键词:生态美学城市形象自然景象
地域性和时代性的双重变奏——从“巴山作家群”看当代地域文学的意义被引量:4
2004年
四川的"巴山作家群"是新时期文坛具有一定实力和影响的地域文学群落。立足于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对中国文化侵蚀的现实,在分析了它们创作流变和兴起原因的基础上,史论结合,以点带面,指出当代地域文学给我们的启示:在民俗与现代的双重语境里,保持民俗的声音;在区域与世界的双重空间中,拥有区域的领土;在边缘和中心的双重视觉下,固守边缘的身份。从而揭示地域性———民族性———世界性的当代中国文学的美学运演规律。
范藻
关键词:地域文学文化学民俗民族性
“疼痛诗学” 新世纪文坛的悲壮崛起被引量:1
2010年
四川达州和曾在达州生活过的现居广东东莞这群诗人,结合自己的创作,近年来亮出了"疼痛诗学"的旗号,引起了文坛的关注。通过其中的几个佼佼者描述的情况,分析了产生"疼痛诗学"的现实环境的"物质—身体"的外部原因和理想境界的"精神—心灵"的内部原因,并梳理了他们由身体向心灵、由个体向人类和由诗学向神学演变的精神走向。
范藻
邱易东的意义:儿童文学的回归与超越
2005年
邱易东是当代实力派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儿童诗歌通过再现童年和少年的经历,摹写乡村和都市的题材,运用儿童和成人的视角,表现边缘和主流的审美,意在揭示儿童文学在重溯人类历程、寻找文化价值、构筑艺术殿堂和建构美育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回归与超越的独特意义。
范藻
关键词:邱易东儿童文学
返本归真,新农村文学的“农民书写”——以著名作家贺享雍的创作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贺享雍是四川省达州市新世纪"巴山作家群"的领军人物,二十余年来,他以其近五百万字的乡土文学创作而享誉中国当代文坛,他的这种返本归真的"农民书写",切实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学创作所应具有的"三本"理念:创作立意的农业本体观念,书写身份的农民本位意识,文学风格的农村本色叙述,给我们如何构建新世纪中国地域—乡土文学以深刻的启迪。
范藻
关键词:贺享雍
党性、女性、人性的三重奏——从电视剧《江姐》的得失看党史题材的影视表现被引量:1
2010年
党性、女性和人性是红色题材文艺作品成功的三要素。电视剧《江姐》依仗这三要素表现了坚贞的党性,歌颂了伟大的女性和揭示了复杂的人性,但没有真正达到这三要素的美学境界,其失误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把握好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之间的关系。从《江姐》的得失我们可以看出党史题材的影视表现:在党性的主题上,发掘历史相似,引起当下共鸣;在女性的话题上,围绕中心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在人性的论题上,挑战生命极限,创新艺术表现。
范藻
关键词:《江姐》电视剧党性女性人性影视
当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2009年快乐女声“黄英现象”的传媒学启示
2010年
一个默默无闻的山村女孩,一个未经训练的业余歌手黄英,在众多实力雄厚的选手竞争中,一路过关斩将,突出重围,杀入十强,进入前三,由此引发了"黄英现象"。从传媒的角度看,黄英现象给了我们四点启示:一是实现了主流价值与流行文化的合谋;二是实现了国家目标与百姓梦想的合拍;三是实现了地方政府与大众传媒的合作;四是实现了个人风格与时代特色的合力。
范藻
关键词:天鹅业余歌手流行文化
中国当代地域文学的形成及意义被引量:15
2004年
地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地域文学形成的原因是 ,环境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消涨 ,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融合 ,时代的本土性与外来性的互补。地域文学的本质原因和本体特征为 ,时空不同结构体的“二律背反”。地域文学是“民族情结”的宣泄口和抵抗后殖民文化的“话语方式”。
范藻
关键词:地域文学文化意义
长篇小说《天乳》评论三题
2015年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邹瑾以汶川地震极重灾点青川县东河口为故事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天乳》,于2013年首发《中国作家》并荣获第四届“《中国作家》剑门关文学奖”,单行本由作家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发行。现摘录《天乳》评论三则,以献关心“5.12”汶川大地震的人们!
李明泉苏宁范藻亲勤何睿
关键词:长篇小说人性拷问灾难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