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
-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脊液MGMT启动子甲基化在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比较胶质瘤患者脑脊液与外周血中MGMT(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甲基化在胶质瘤初期诊断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方法收集283例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及其对应的术前外周血和脑脊液,10例颅脑外伤患者挫伤的脑组织及其对应的术前外周血、脑脊液。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 MSP)确定,比较脑肿瘤组织,外周血和脑脊液中MGMT启动子甲基化率。结果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68.13%(WHOⅡ)、65.69%(WHOⅢ)以及67.78%(WHOⅣ),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瘤体组织、对应的外周血和脑脊液启动子甲基化率为分别为67.14%、44.87%和66.08%,阴性对照组中检测结果均为0。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瘤体组织,对应的脑脊液中MGMT启动子甲基化敏感度为79.66%(141/177),较对应的外周血58.82%(110/187)高(P<0.05)。结论术前患者肿瘤组织、脑脊液和外周血中MGMT启动子甲基化率与肿瘤级别无关。与外周血相比,脑脊液中的MGMT启动子甲基化特异性和敏感度更高。
- 王龙黄彩菲葛剑陈治标蔡强刘宝辉陈谦学
- 关键词:甲基化脑脊液
- Smac蛋白对C6胶质瘤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Smac蛋白对C6胶质瘤细胞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1.5×10^-6~1.5×10^-2)g/L作用于C6胶质瘤细胞24~72h,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1)Smac能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在终质量浓度为1.5×10^-2g/L,72h时抑制率达(57.13±1.41)%,24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34×10^-2g/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经流式细胞仪分析,Smac蛋白能诱导C6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此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3)Smac蛋白可将C6胶质瘤细胞阻滞在G0/G1期。结论Smac蛋白能够显著抑制C6胶质瘤细胞生长,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6胶质瘤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有关。
- 夏开来黄书岚孙建波葛剑
- 关键词:胶质瘤脱噬作用细胞周期
- 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前纵裂入路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14例,大部分切除4例,1例因肿瘤大片钙化并粘连严重仅行部分切除。术中保留垂体柄12例,被肿瘤完全侵蚀的垂体柄切除4例,未见垂体柄或垂体3例。术后视力改善11例、恶化1例。术后1例出现额叶血肿行血肿清除术;1例术后16 d死于重度肺部感染。术后16例出现尿崩、电解质紊乱,14例出现垂体功能障碍,均给予对症治疗。15例术后随访3~36个月,肿瘤复发2例。结论对于以中线生长为主、无明显偏侧生长的大型和巨大型鞍区颅咽管瘤,前纵裂入路可获得良好的术野暴露,手术安全、效果良好。
- 徐海涛黄书岚陈谦学陈治标葛剑许州朱晓楠王龙
- 关键词:颅咽管瘤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
- 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EPO及受体的表达与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皮层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其受体(EPOR)的分布与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3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颅脑损伤后2h、6h、12h、24h、3d和7d共7组,每组各5只。采用Myneurolab脑立体定向仪和Benchmark颅脑损伤撞击器制作创伤性颅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上述时间点损伤灶周围皮层中EPO及EPOR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EPO与EPOR广泛表达于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中。EPO与EPOR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2h即可见表达增强,6~12h表达继续升高,至24h达高峰,随后EPO的表达开始减弱,而EPOR的表达在24h后持续维持在高水平,无明显降低。结论创伤性颅脑损伤后EPO与EPOR的表达随时间变化不一致。EPOR的持续高水平表达是外源性EPO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分子基础。
- 谢红志葛剑徐海涛王龙黄书岚
- 关键词:创伤性颅脑损伤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 外伤性脑梗死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颅脑损伤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手术去骨瓣减压,33例采取保守治疗。按GOS评分判断患者预后,良好20例,中残8例,重残5例,死亡14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儿童、老年人易发生外伤性脑梗死。若早发现,早诊断,早期采取合理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残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葛剑黄书岚杨振兴谢宏志
- 关键词:颅脑外伤脑梗死病因
- 前纵裂入路显微切除鞍区颅咽管瘤:附19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前纵裂入路显微切除颅咽管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前纵裂入路手术的颅咽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和讨论其术前评估、肿瘤与毗邻结构的关系及手术技巧.结果: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4例,1例因肿瘤...
- 徐海涛黄书岚陈谦学陈治标葛剑许州朱晓楠王龙
- 关键词:颅咽管瘤纵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
- 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研究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后神经细胞凋亡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及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55只健康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鼠龄21周,体质量(220±20)g。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5只)、TBI组(25只)及Rh-EPO组(25只),TBI组和RhEPO组分别按2、6、24、72、168h时间点分为5个亚组,各5只。各组麻醉后,假手术组仅切开头皮,咬除颅骨,形成骨窗。TBI组和Rh-EPO组用Myneurolab脑立体定向仪及Beckman撞击器制造大鼠重型TBI模型,Rh-EPO组予以Rh-EPO 5000IU/kg腹腔注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Bcl-2表达脑组织,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TBI组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率及Bcl-2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TBI组相比,Rh-EPO组Bcl-2表达升高,神经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EPO能抑制大鼠TBI后神经细胞的凋亡,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Bcl-2基因表达而实现。
- 沈印葛剑李喆姚乐
- 关键词:颅脑损伤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细胞凋亡
- 舒林酸抑制胶质瘤细胞株C6增殖的实验研究
- 2008年
-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舒林酸对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舒林酸对C6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舒林酸对C6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舒林酸可抑制C6细胞增殖,可诱导细胞凋亡和G0/G1期阻滞,且呈现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舒林酸可抑制C6细胞增殖,其机制涉及影响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方面。
- 孙建波黄书岚夏开来葛剑
- 关键词:舒林酸胶质瘤细胞周期
-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病人颈动脉内膜斑块剥脱术手术时机的选择被引量:4
- 2021年
- 临床指南推荐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手术应该在非致残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2周内进行。研究认为早期手术(比如48 h内)能够有效预防最初几小时内的复发,然而,其手术时机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时机进行综述。
- 容嘉彬(综述)欧阳光(综述)黄书岚葛剑
- 关键词: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时机缺血性卒中
- EPO对大鼠重型颅脑损伤后Bcl-2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 黄书岚葛剑谢红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