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黄敏 作品数:11 被引量:102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更多>>
南海北部晚第四纪高分辨率浮游氧同位素地层学及其古气候信息 被引量:17 2010年 对南海北部MD05-2904孔45m的连续沉积物中提取的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白色)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得到晚MIS8以来(时间跨度257ka,平均时间分辨率228a)的高分辨率沉积记录,δ18O和δ13C的频谱分析显示了强烈的岁差(23.4ka、19.8ka)、半岁差(11.7ka、9.9ka)周期.MD05-2904孔MIS24时间段的氧同位素记录了格陵兰冰心中发现的Dansgaard/Oeschger和Heinrich事件.与葫芦洞石笋记录及南海邻区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记录的对比显示了受季风控制的区域因素,如降雨、河流输入导致的盐度变化等对表层海水组成的影响.氧同位素在MIS3、MIS6的早期以及MIS7.4偏轻;而在MIS5.5偏重,这种现象解释为降雨量和蒸发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末次冰盛期高达6570cm/ka的沉积速率反映了低海平面时孔位离岸距离缩短带来丰富的沉积物源. 葛黄敏 李前裕 成鑫荣 郑洪波 贺娟关键词:氧同位素 地层学 东亚季风 中国边缘海环境中GDGT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16年 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GDGTs)作为古菌和细菌的生物标志物,广泛存在于陆地(土壤、泥炭、石笋、湖泊、河流和热泉等)和海洋环境中.近年来,基于这些化合物的环境指标(如表层海水温度指标TEX_(86),陆源输入指标BIT,平均大气温度指标MBT/CBT)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大洋和陆相环境,成为研究古环境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强有力的工具.相对而言,这些指标在边缘海尚未得到充分应用,主要是由于边缘海沉积环境复杂、物源多样且受人类活动影响.本文总结了已发表的关于中国边缘海(南海、东海和黄海)及主要大河河口(珠江口和长江口)的GDGTs研究结果,以更好地理解GDGTs及相关环境指标在中国边缘海的分布特征和应用潜力. 葛黄敏 张传伦关键词:BIT 中国边缘海 脂类标记物记录的中国东海过去1.5万年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 We provide 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of the East China Sea since 15 ka BP based on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 葛黄敏 张传伦 Gerard J. M. Versteegh 陈玲玲 范代读 董良 刘晶晶全新世长江河口铁结合沉积有机碳的埋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2024年 探究海洋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埋藏通量及其稳定机制对于理解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口连结陆地和海洋两大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地带。前人研究发现活性铁(FeR)在沉积有机碳的保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长江口及其邻近东海区域的碳循环已经被广泛研究,但关于FeR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如何影响沉积有机碳的埋藏过程尚不清楚。文章对长江口横沙岛采集的一根40 m长的沉积柱样(HSD22)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全新世长江口沉积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的三个阶段(潮滩相、河口湾-浅海相、三角洲相)期间总有机碳(TOC)和铁结合有机碳(FeR-OC)含量及其稳定碳同位素(δ13C)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在潮滩相、河口湾-浅海相和三角洲相,FeR-OC含量分别为0.04%±0.02%、0.08%±0.04%和0.09%±0.06%,占TOC的比例分别为6.73%、12.73%和12.06%。这一研究表明,在全新世期间,长江河口区约有11.72%±6.03%的沉积有机碳是通过与铁结合来保存埋藏的,凸显了FeR在河口湿地有机碳保存机制中的重要性。基于δ13C端元混合模型估算发现FeROC以陆源有机碳为主,但在不同的沉积相间波动明显。这些发现强调了河口湿地FeR矿物在有机碳保护过程中受到有机碳来源和埋藏条件的影响。 陈佳琪 肖文杰 刘志良 潘思尚 年小美 张卫国 葛黄敏 许云平关键词:河口湿地 MD05-2904δ18O G.ruber--季风型氧同位素曲线 贺娟 汪品先 田军 李前裕 葛黄敏羟基四醚生物标志物指示长江口全新世环境演变的研究 2024年 长江口作为中国最大的河口,其沉积物记录了东亚季风演化及海陆变迁的丰富信息,是研究环境演化的理想区域。脂类生物标志物具有特定的生物来源,对外部环境变化响应敏感且具有较高的保存潜力,是一类重要的古环境代用指标。本研究在长江口横沙岛采集了一根40m长的沉积柱样(HSD22),运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微生物细胞膜脂的生物标志物——甘油二烷基甘油四醚(Glycerol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GDGTs),计算了BIT(Branched Isoprenoid Tetraether)、MI(Methane Index)、RI-OH(the ring index of OH-GDGTs)等分子指标,着重对羟基化GDGTs(OH-GDGTs)指标进行了研究。对比前人研究结果后发现OH-GDGTs具有环境特异性,不同环境中的生物来源不同,导致化合物的变化趋势不同。基于OH-GDGTs温度指标, HSD22的三次沉积相变换分别对应全新世的早期偏冷、中期偏暖、晚期偏冷的气候模式。此外,OH-GDGTs还显示出指示盐度变化和甲烷活动的潜力,OH/ALL%指标可以有效反映河口区域淡水信号的变化,但该指标在非河口区的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袁梦 肖文杰 年小美 张卫国 葛黄敏 许云平关键词:长江口 盐度 甲烷 南海北部末次冰盛期以来高分辨率黏土矿物记录及其时间序列物源区分析 被引量:18 2010年 南海北部MD05-2904孔末次冰盛期以来黏土矿物学的高分辨率分析表明,伊利石(29%~48%)、蒙脱石(14%~45%)、绿泥石(17%~28%)和少量高岭石(6%~14%)构成了该孔的黏土矿物组合,其时间序列变化不具冰期-间冰期的旋回特征.物源区分析显示,MD05-2904孔的蒙脱石几乎全部都是源自吕宋岛,全部高岭石都是源自珠江,而伊利石和绿泥石分别由珠江和台湾岛提供.根据同这3个主要物源区和南海表层现代沉积物中黏土矿物成分的对比,采用伊利石结晶度的线性剥离方法,建立了各主要物源区对南海北部陆坡黏土矿物相对贡献量的时间序列变化.研究结果发现,吕宋岛和台湾岛的贡献在24.1~17.5kaBP都维持在30%~40%,而珠江的贡献平均仅有25%;在进入17.5~14.0kaBP后,吕宋岛的贡献快速降为20%~25%,台湾岛的贡献从18kaBP的平均25%上升至平均35%,而珠江的贡献上升为平均40%;在进入全新世后,这3个主要物源区的贡献显著差异化,吕宋岛的贡献小幅上升并维持在27%~35%,台湾岛的贡献快速上升并维持在55%~60%,而珠江的贡献逐渐回落至全新世中晚期的平均15%.各物源区的黏土矿物贡献可能受黏土矿物形成、季风降雨剥蚀、洋流搬运能力、以及海平面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 刘志飞 李夏晶 COLIN Christophe 葛黄敏关键词:黏土矿物 伊利石结晶度 末次冰盛期 海平面变化 东亚季风 南海北部第四纪高分辨率地震层序地层与古环境演化 被引量:6 2012年 利用高分辨率反射地震资料和ODP 184航次获得的岩心及测井资料,开展第四纪层序地层学研究,根据上超、下超、削蚀、顶超等地震反射终止标志进行层位追踪,识别出了6个区域地震层序界面,并在层序内部追踪和识别了8个不连续的或局部分布的反射界面。以区域连续反射面为界划分出6套地震层序,分析各层序的反射特征、顶底年龄、地层厚度以及沉积速率等,建立了第四纪以来南海北部分辨率高达数万年的地震层序框架。对比过钻孔ODP1144站和近1146站的相邻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两者呈现出很好的层序一致性,借以说明地震剖面研究能够在没有钻孔及准确定年的前提下,体现某个区域的大尺度地层特征,得出比传统岩性描述和地层分段更为直观、可靠的多维空间分布的认识。将地震剖面与深海沉积记录比对,发现地震反射界面多与氧同位素高值期(即冰期或者间冰期内部偏冷的冰阶)相对应,尤其6个全区连续反射界面均对应着冰期旋回中的特大冰期,而地震层序与深海沉积记录不同指标如氧同位素、碳屑沉积、水体结构等所记载的气候变化信号之间也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特别讨论了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MPT)在地震剖面、深海沉积物、冰盖以及黄土、地磁中的记录。本次工作探讨了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方法所得结果的关联和不同之处,提出借助彼此的研究优势相互补充和综合,可以更好的还原区域沉积演化史。 葛黄敏 李前裕 钟广法 李学杰关键词:第四纪 中国东海过去1.4万年以来的沉积演化:基于脂类标记物的古环境重建 葛黄敏 张传伦 Gerard J.M.VERSTEEGH 陈玲玲 范代读南海晚第四纪陆源沉积:粒度组成、动力控制及反映的东亚季风演化 被引量:46 2008年 对南海北部MD05—2904孔、西部ND05—2901孔、南部MD05—2897孔的有孔虫氧同位素进行测定,建立了高分辨率的年代地层。对3个孔的陆源碎屑组分的粒度分布进行了测定和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发现,南海北部陆坡(南部陆坡)的陆源碎屑沉积特征主要受单一的因子Fn(Fs)控制,它可以控制62%(59%)的粒度变化特征。与Fn密切相关的粒度组分为1.52~2.92μm和11.8~27.4μm,与Fs相关的粒度组分为〈2.42μm和6.76—14.30μm。南海西部陆坡获得两个主控因子Fwl和Fw2,分别控制46%和32%的粒度变化特征,与Fwl相关的粒度组分为1.26~2.66μm和10.8~14.3μm,与Fw2相关的粒度组分为4.24~7.42μm和30.1~43.7μm。对敏感粒级的变化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北部的Fn与海平面升降作用紧密相关,呈现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的周期性。而南部的Fs呈现高频的岁差周期波动,可能与夏季风演化引起的源区风化、河流搬运等的变化有关。南海西部的陆源沉积物主要来自南海的西南和北部两个地区,分别由东亚夏季风和冬季风驱动的洋流搬运,Fwl和Fw2恰恰代表了这两种动力控制。因此,Fwl和Fw2控制的粒度组成变化间接指示了东亚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演化。研究认为,晚第四纪以来东亚夏季风受控于低纬区的夏季日射量的变化,呈现典型的岁差周期性,而冬季风主要受高纬冰盖变化驱动,呈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的波动,这反映了东亚季风演化的双重驱动机制。 郑洪波 陈国成 谢昕 梅西 李建如 葛黄敏 黄恩清关键词:第四纪 陆源碎屑 东亚季风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