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平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范仲淹
  • 4篇教育
  • 3篇政治家
  • 3篇教育思想
  • 2篇学术思想
  • 2篇言论
  • 2篇思想及实践
  • 2篇教育思想及实...
  • 2篇教育言论
  • 1篇学校教育
  • 1篇哲学
  • 1篇哲学家
  • 1篇知识分子
  • 1篇中国文化
  • 1篇实践哲学
  • 1篇士大夫
  • 1篇苏幕遮
  • 1篇庆历
  • 1篇庆历新政
  • 1篇重视教育

机构

  • 6篇西安教育学院

作者

  • 6篇董平

传媒

  • 6篇西安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试论范仲淹的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下)被引量:1
1997年
第二、范仲淹的教育实践活动。范仲淹不是坐而论道、崇尚空谈的口头派,也不是只发公文下达指示而不问实效的官僚派。他视教育如万物之需要阳光雨露、人体之需要饮食衣物,须臾不能离也。终其一生把兴教育人,当作责无旁贷的义务与职责,不遗余力地身体笃行。教育实践活动是他全部政治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他造福于民、改变社会风尚的目的与手段,是改革弊政、挽救危局的重要武器,不论位居中央宰辅。
董平
关键词:范仲淹教育思想及实践教育实践活动学术思想政治家知识分子
范仲淹教育言论选注(上)被引量:1
1998年
一、奏上时务书(节录)……臣闻国之文章,应于风化;风化厚薄,见乎文章.是故虞、夏之书,足明帝王之道;览南朝之文,足以知衰靡之化.故圣人之理天下也,文弊则救之以质,质弊则救之以文.质弊而不救,则晦而不彰;文弊而不救,则华而将落.前代不能救,以至于大乱,乃有来者,起而救之.故文章之薄,则为君子之忧;风化其坏,则为来者之资.惟圣帝明王,文质相救,在乎己不在乎人.《易》日:“穷则变。
董平
关键词:范仲淹教育思想士大夫《易》言论
试论范仲淹的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上)被引量:1
1997年
有宋一代名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其爱国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但他的教育思想及实践活动,却鲜为人知,如明珠埋于泥沙之中,在学术研究领域,未能引起应有重视,予以公正评价.
董平
关键词:范仲淹教育思想及实践学术思想学校教育教育重要性政治家
范仲淹教育言论选注(下)
1998年
董平先生是我校中文系的离休教师.近年来他志于对我国北宋时期的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研究,撰写了系列论文.以前本刊对此已经有所披露.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研究中勇于探索创新,在对文史资料的发掘中,进而发现范仲淹更是一位难得的教育家,不仅有言论,而且有实绩.董平先生由此提出范仲淹在中国封建教育发展史上,是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伟大教育家的观点.就我们所知,这个论点的提出尚属首创.为了说明他的这一新论,本刊特节选转发了他撰写的《范仲淹教育言论选注》.该文共十七段,我们发表了其一至九,分上、下两次刊出,以飨读者,并就教于方家.我们认为,董平先生有如老骥伏枥,立志于学.他积一生之学,于晚年专注于一点,深挖细筛,不及黄泉,不辍刀笔,敢于畅叙独家之言.这种治学精神和方法,不仅是应当受到嘉许的,而且是后学者足资效法的.
董平
关键词:范仲淹吕夷简言论政治家重视教育
关于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词的写作年代与地点的考证被引量:1
1997年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其先人系陕西邠州(今陕西彬县)人.晚唐时中原战乱,其四世祖范隋迁居江南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始为吴人.他是北宋一代名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其诗、词、散文均有很高的成就,影响颇大.词作现存五首,数量不多,但其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
董平
关键词:范仲淹写作年代保守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谈欧洲启蒙先哲对中国文化的评价
1999年
董平
关键词:中国文化伏尔泰唯物主义哲学家莱布尼茨实践哲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