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菲
- 作品数:45 被引量:299H指数:12
- 供职机构:辽宁省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我国三大经济区海洋经济时空差异探讨被引量:17
- 2009年
- 本文以我国陆域三大经济区为空间尺度划分海洋经济区域,在采用变差系数和泰尔指数定量分析海洋经济省际差异的基础上,运用泰尔指数对三大经济区海洋经济总体差异进行区际结构分解,比较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内部海洋经济差异及区际差异,探究海洋经济差异的内部机理。并运用基尼系数分析三大区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最后,总结我国三大经济区海洋经济差异的动力机制。
- 董晓菲韩增林
- 关键词:海洋经济
- 辽宁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风险及路径选择被引量:2
- 2018年
- "一带一路"建设在推进过程中风险与挑战是客观存在的,从辽宁省的角度分析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风险有利于分析对外开放的应对机制及路径方向,是科学预判的前提条件。因此,本研究在分析辽宁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存在开放基础薄弱、中欧班列竞争激烈、周边国家产业较单一以及东北亚政治环境复杂的风险基础上,探究辽宁未来开放发展基本路径,为规避潜在的风险提供了可操作性的科学对策建议。
- 董晓菲李爽
- 辽宁省开放型经济综合水平测度及差异分析
- 2023年
- 以辽宁省开放型经济为研究对象,选择14个地级市的开放型综合水平为切入点,测度各市开放型经济水平并分析空间差异,进而探究产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机理.总体上看,辽宁省开放型经济空间差异显著,开放型经济发展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沈大交通经济带、产业带上;经济的外溢作用在开放领域的表现更为突出,以沈阳为中心,抚顺、本溪的开放型经济水平提升较快;沿海6个地级市开放型经济整体优于内陆,但发展水平不同,大连、营口开放型经济较成熟,锦州、丹东开放型经济次之,盘锦、葫芦岛的开放水平相对较弱;辽宁西部、北部地区开放水平落后,铁岭、辽阳、朝阳、阜新开放型经济全省垫底.通过进一步探究产生差异的机理,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导向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提升;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社会环境的开放影响力较强;城市吸引力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明显.
- 董晓菲
-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
- 大连港—东北腹地系统空间作用及联动发展机理研究
- 港口-腹地系统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核心区,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区域经济重心北移的背景下,其内部的关系出现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区域功能发生相应的转变。为探究港口-腹地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本文以空间作用为切入点,在研究国内...
- 董晓菲
- 关键词:区域经济
- 文献传递
- 中国海洋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脱钩分析及回弹效应研究被引量:19
- 2017年
- 基于海洋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的内涵,利用改进的Tapio脱钩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中国海洋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关系的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引入无残差完全分解模型对中国沿海11省份海洋经济增长中海洋资源消耗的回弹效应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1997-2006年中国海洋资源消耗量随海洋经济增长而不断增加,海洋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性较高;2006-2014年海洋资源消耗量增长趋势减缓,海洋经济增长正逐步实现与海洋资源消耗的脱钩。(2)1997-2014年广东、山东、浙江、江苏、天津、福建、辽宁、河北海洋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之间以弱脱钩为主,上海海洋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之间以强脱钩为主,海南、广西海洋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之间以扩张负脱钩为主,到2014年脱钩显著的区域呈现空间集聚的态势。(3)规模效应、人口效应对海洋资源消耗具有正向作用,而强度效应对海洋资源消耗具有抑制作用,着力提高技术效率、适度控制人口规模、合理调控海洋经济发展规模是实现海洋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的关键。
- 王泽宇卢雪凤韩增林董晓菲
- 关键词:资源消耗脱钩分析回弹效应
- 东北地区哈大交通经济带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分析
- 基于完整的自然与经济地域单元,研究经济增长核心区域的经济差异及演变规律,将为发达区域发挥集聚-扩散效应及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哈人交通经济带近20年来在东北地区的经济地位不断攀升,但是带内各城市无论经济均量、城市水平还是...
- 董晓菲王荣成
- 关键词:经济空间差异
- 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海陆经济联动发展研究——以辽宁为例被引量:2
- 2014年
- 本文在分析"海洋强国"战略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解析出现的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海陆经济缺乏联动机制、高端人才缺口较大、缺乏统筹意识等问题,提出海陆经济联动的"海洋强省"路径为: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实现与腹地无缝对接;优化港口群功能,推动临港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交通经济带水平,发挥集聚-扩散作用;创新管理机制,构筑腹地支撑沿海模式。
- 董晓菲曲岩
- 关键词:海洋强国
- 考证我国东北南部地区的港口——腹地变迁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阐述了辽河水运兴衰与营口港的关系、南满铁路运输助推大连港发展过程、安奉铁路打开贸易通道,认为影响东北南部港口与腹地变迁的主要因素为日俄侵略角逐形成的政治强力导向、辽河水运自然环境衰退和东北铁路的交通引流。
- 董晓菲荣宏庆霍红梅
- 关键词:近代历史
- “一带一路”背景下辽宁省海陆经济联动的路径选择被引量:1
- 2017年
- 全国各省、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海陆经济联动成为重要的工作抓手,本文以此为视角,阐释辽宁省沿海与腹地有效联动的关键举措。在归纳我国海陆经济联动的珠江三角洲模式、长江三角洲模式及环渤海模式的基础上,探索辽宁省海陆联动的五条路径: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与腹地无缝对接;优化港口群功能,推动临港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交通经济带水平,发挥集聚-扩散作用;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鼓励沿海企业深入腹地;保护海陆生态循环,强化海陆共生环境意识。
- 董晓菲
- “五点一线”战略对辽宁省现代物流业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辽宁省政府提出的"五点一线"布局战略对辽宁省物流业的基础设施、物流企业、物流节点的布局规划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分析辽宁省物流业现状的基础上,从辽宁省内部、腹地、环渤海等3个空间尺度探讨了该战略对辽宁省现代物流业的影响。
- 董晓菲韩增林
-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