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杰
- 作品数:11 被引量:84H指数:6
-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脊髓性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观察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脊髓性颈椎病的效果。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推拿手法联合牵引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两组颈椎高度和前弯度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有所上升,研究组上升幅度更大(均P <0.05),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PT)治疗后明显上升(P <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 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牵引配合推拿方案治疗脊髓性颈椎病,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 杨济源董杰谭志宏
-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推拿手法
- 俯卧位顺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 谭志宏董杰黄文伟陈柏陆江顺波董达胜柯瑞香
-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也在随之发生着改变,现代久坐职业比例增加,人们在工作台前端坐的时间越发延长;加之生活压力的加剧,人们对休闲的日常生活的追求,诱使人们研发各种利于坐位进行的娱乐及生活工具,腰椎退行性病...
- 关键词: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肌肉痉挛
- 肥胖与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及退变程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肥胖与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及退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惠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00例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3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检者血脂水平及腰椎L1~L4骨密度(BMD)水平。观察组患者按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86例,超重组76例,正常组138例,比较各组椎间盘退变分级(Pfirmann)评分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肥胖与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及其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L1~L4 BM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检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肥胖组和超重组患者的Pfirmann分级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且肥胖组Pfirmann分级评分明显高于超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肥胖与L1~L4节段Pfirmann评分呈正相关性(r=0.385,P<0.05)。结论: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患者多存在TC、TG升高,肥胖与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发病相关,且肥胖程度与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退变程度呈正相关。
- 董杰谭志宏伍艳阳
-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肥胖血脂骨密度
- 惠州青少年颈椎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观察分析惠州地区青少年颈椎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至12月惠州地区3000例青少年(15~24岁)作为观察对象,所有青少年接受颈椎病问卷调查,必要予以影像学检查。统计颈椎病患病率,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颈椎病患病率为19.38%(578/2983)。青少年颈椎病在女性和非学生中发病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型以颈型颈椎病较常见,以21~24岁为高发年龄段,临床症状以颈部疼痛和颈部活动受限发生率最高,颈部压痛点主要分布在颈肩部及C2~3棘(和)横突旁。使用电子设备时间、枕高、课桌/椅子高度匹配度、学习/工作姿势、每周运动时间是青年颈椎病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使用电子设备时间≥5h、课桌/椅子高度不匹配、伏案低头学习/工作、高枕及每周运动时间<5h是青少年颈椎病高危因素(P<0.05)。结论: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与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伏案低头学习/工作、高枕及缺乏运动锻炼相关。
- 董杰伍泽鑫
- 关键词:青少年颈椎病
- 自锁式颈前路减压融合联合围手术期中医药辨证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 谭志宏董杰杨济源黄文伟李小兰陈柏陆董达胜吕县光
- 1.项目成果对相关研发工作的开展以及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该研究得出阶段性结果如下,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式中单纯自锁式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所应用颈前路自锁式融合器具有良好的生...
- 关键词: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中医药辨证治疗术后并发症
- 天麻钩藤饮辨证加减配合颈椎顺势牵引治疗颈源性头晕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究颈源性头晕患者实施中药联合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源性头晕患者96例,根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行颈椎顺势牵引治疗,观察组基于牵引治疗基础上实施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临床症状及功能积分、颈痛量表(Neck Pain Questionnaire,NPQ)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症状及功能积分、NPQ评分以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及功能积分、治疗有效率以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显著高于对照组,NP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颈源性头晕行天麻钩藤饮联合顺势牵引治疗效果理想,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谭志宏杨济源董杰董达胜江顺波黄文伟张汉华
- 关键词:天麻钩藤饮
- 新型经椎弓根动态稳定系统(K-Rod)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基于临床及影像学观察对K-Rod动态稳定系统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在2011年2~12月期间行K-Rod系统治疗的患者25例,评价指标主要包括VAS、JOA与ODI评分,以及对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观察(包括X线及MRI)。[结果]随访时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JOA评分则显著升高(P<0.01)。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ROM)较术前显著减少(P<0.01),上位及下位节段的术前ROM与随访ROM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共有7例患者获得了MRI随访,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显示,3例患者手术节段椎间盘仍有继续退变的表现,大部分患者邻近节段椎间盘信号和高度没有明显改变。[结论]随访结果表明K-Rod动态稳定系统能明显地减轻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同时达到固定和活动的良好平衡,临床效果较为理想。但由于随访时间尚短,研究样本量较小,长期疗效及其延缓邻近节段退变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 陈博来许鸿智杨一帆林定坤许宜栋董杰
- 关键词:动态稳定系统腰椎退行性疾病非融合
-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医医院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1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按照是否应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90例:应用手法治疗)与观察组(90例:应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均无颈椎活动度(ROM)4分个体,其中观察组患者ROM 1分个体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89%高于对照组的8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源性头痛患者应用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有利于颈椎功能的提升。
- 董杰谭志宏伍艳阳
-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针刀手法治疗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及其独立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了107例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的11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再次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和椎间盘退变程度分级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病程和临床症状因素在统计学上对患者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其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是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和椎间盘退变程度4个因素,其中病程和临床症状为其独立影响因素,临床症状为其主要独立影响因素。
- 董杰陈博来谭志宏李永津杜炎鑫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 身痛逐瘀汤联合俯卧位顺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9
- 2021年
-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汤联合俯卧位顺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应用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俯卧位顺势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身痛逐瘀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标尺法(VAS)评分、JOA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00%(79/100),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90/1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RP、IL-6、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精神状态、躯体活动、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俯卧位顺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谭志宏杨济源董杰董达胜
- 关键词:身痛逐瘀汤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