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柏青

作品数:279 被引量:1,731H指数:21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疫苗研究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8篇期刊文章
  • 14篇科技成果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4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79篇流行病
  • 77篇流行病学
  • 32篇传染
  • 29篇伤寒
  • 29篇传染病
  • 27篇病毒
  • 23篇结核
  • 20篇霍乱
  • 19篇疫情
  • 19篇染病
  • 19篇结核病
  • 16篇腹泻
  • 15篇脑膜
  • 15篇脑膜炎
  • 15篇公共卫生
  • 15篇副伤寒
  • 14篇乙型
  • 13篇流行病学研究
  • 11篇突发公共
  • 11篇突发公共卫生

机构

  • 230篇广西壮族自治...
  • 37篇广西壮族自治...
  • 32篇广西壮族自治...
  • 2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1篇隆安县疾病预...
  • 11篇国际疫苗研究...
  • 10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广西壮族自治...
  • 8篇柳州市疾病预...
  • 5篇伦敦大学学院
  • 5篇全州县疾病预...
  • 3篇广西大学
  • 3篇兰州生物制品...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伦敦大学
  • 2篇中国药品生物...
  • 2篇河池市疾病预...

作者

  • 268篇董柏青
  • 64篇林玫
  • 63篇唐振柱
  • 55篇廖和壮
  • 51篇梁大斌
  • 48篇吴兴华
  • 43篇杨进业
  • 41篇李翠云
  • 38篇杨进
  • 36篇权怡
  • 35篇龚健
  • 35篇谭冬梅
  • 34篇王鸣柳
  • 28篇张杰
  • 26篇刘飞鹰
  • 23篇秦卫文
  • 19篇曾竣
  • 17篇王学燕
  • 17篇方锦嵩
  • 16篇杨宏徽

传媒

  • 56篇广西预防医学
  • 32篇中国热带医学
  • 30篇应用预防医学
  • 14篇中国公共卫生
  • 1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0篇广西医学
  • 9篇中国学校卫生
  • 9篇中华流行病学...
  • 6篇疾病监测
  • 6篇现代预防医学
  • 6篇中国疫苗和免...
  • 5篇中华疾病控制...
  • 4篇中国卫生统计
  • 4篇中国预防医学...
  • 4篇中国艾滋病性...
  • 3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疾病控制杂志
  • 2篇中国防痨杂志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12篇2011
  • 20篇2010
  • 21篇2009
  • 24篇2008
  • 22篇2007
  • 24篇2006
  • 21篇2005
  • 32篇2004
  • 21篇2003
  • 10篇2002
  • 9篇2001
  • 3篇2000
  • 6篇1999
2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症候群监测系统构建及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现场评价五大症候群归类监测的科学价值与症候群监测技术的应用效果,构建科学、实用的传染病疫情监测新平台。方法在广西南宁市、合浦县、贵港市、桂平市、灵川县以及伤寒、副伤寒流行区,建立细菌性传染病五大症候群监测网络,用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对符合监测定义的2 964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采集血液与粪便等标本,进行常规检查及细菌分离培养,评价症候群监测技术在临床诊断、预防措施、控制效果等方面的作用。结果共监测五大类症候群临床病例2 964例,其中,发热呼吸道症候群905例,主要病原菌有肺炎克雷伯菌,占该症候群阳性菌总数的23.93%(39/163),肺炎链球菌占22.70%(37/163),铜绿假单胞菌占11.66%(19/163),流感嗜血杆菌占11.04%(18/163);腹泻病症候群939例,沙门菌感染最常见,占81.05%(77/95);发热伴出疹症候群319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最常见,占88.37%(38/43);脑炎脑膜炎症候群690例,新型隐球菌感染最常见,占39.22%(20/51);发热伴出血症候群111例;2 964例病例中检出病原的320例(共352株),总阳性率为10.80%;通过监测系统发现1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以及广西少见传染病如B群流脑、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及空肠弯曲菌肠炎等。结论症候群监测是科学、敏感、实用的疾病监测技术,其应用有利于系统提高疾病的管理能力、监测能力及检测能力。
林玫梁大斌董柏青王鸣柳廖和壮周凌云黄君景怀琦
关键词:病原谱
乙肝病毒A1762、G1764双突变是筛选男性HBsAg携带者肝癌最高危人群的生物学标记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A1762、G1764双突变是否可作为筛选HBsAg携带者肝癌最高危人群的生物学标记。方法对2 258名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其中HBV A1762、G1764双突变株组1 261人,野毒株组997人,跟踪随访队列,每6个月1次对观察对象抽血进行甲胎蛋白(AFP)检测及B超体检以检查肝癌发病情况。结果观察48个月,2 258名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中,共发生肝癌72例,突变株组64例,野毒株组8例,发病率分别为932.2/10万人年和203.5/10万人年,两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对危险度(RR)为4.58。突变株组男性发病率1 827.8/10万人年,明显高于野毒株组的180.5/10万人年,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对危险度为10.13。92.5%的男性病例有双突变;突变株组女性发病率为686.6/10万人年,高于野毒株组的233.3/10万人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对危险度仅为2.94。结论双突变是筛选男性HBsAg携带者中肝癌最高危人群的很好生物学标记,但对女性筛选肝癌高危人群的意义不如男性。
王学燕李国坚董柏青杨进业陈钦艳方孔雄黄坚韦少超方钟燎Caroline A SabinTim J Harrison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生物学标记
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手册中疑似病例定义和分类方法的现场评估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应用症候群监测资料评估WHO发布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监测手册(手册)中疑似病例定义和分类方法,为该手册提供现场依据和修订建议.方法 基于急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监测项目,获取乙脑实验室确诊病例和急性脑炎症候群(AES)病例,利用队列研究中相对危险度(RR)和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评估AES与乙脑病例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及其强度大小和AES对人群中乙脑病例的覆盖范围.结果 研究期间共评估病例1424例,确诊乙脑103例.AES对人群中乙脑病例,RR=4.62,95%CI:2.80~7.63;AR%=78.35%,95%CI:64.25%~86.89%;筛检敏感度为81%(95%CI:79%~83%),特异度为53%(95%CI:50%~55%),约登指数为0.33,Kappa值为0.10,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3%和97%."AES+抽搐"病例定义对人群中乙脑病例,RR=9.84,AR%=89.83%.结论 AES病例定义对人群中乙脑病例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筛检作用,AES与乙脑病例间存在较强程度的关联."抽搐"定义具有良好的乙脑病例筛检价值,建议在新版手册中予以采用.
仇小强董柏青杨进业林玫谭毅吴兴华李艺星Stephen Hadler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论21世纪广西传染病防治基本策略被引量:3
1999年
董柏青
关键词:传染病
信息报告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
2003年
谭春梅董柏青黄林梁绍伶杨美才陈岳波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件疾病预防传染病疫情SARS疫情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安全性评估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 评估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以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为观察组,伤寒Vi多糖疫苗为对照组,按整群随机分层配对的原则,将研究现场分为108个组群,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分配54个组。对两组同时建立接种反应监测系统,按统一表格和方法对两组的接种反应进行监测、记录,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两组共接种34543人,其中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18167人,伤寒Vi疫苗接种16376人。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速发接种反应率为0.44‰,一般接种反应率为0.38%o;伤寒Vi疫苗速发接种反应率为0.79%,一般接种反应率为0.73%o;跟踪随访接种反应对象共1239人,其中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771人,接种伤寒Vi疫苗的468人。接种后第1天,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组的局部反应发生率要明显高于伤寒Vi疫苗(X^2。=13.98,P=0.0002);接种后第2—3天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各自接种人群和未接种人群发热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已接种人群的发热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现严重反应。结论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与伤寒Vi疫苗均可在不同年龄组人群开展大规模接种,局部及全身接种反应轻微,接种反应率低,有良好的安全性。
董柏青叶强崔萱林杨进龚健杨明廖和壮韦士良张杰吴兴华司国爱杨宏徽Ataru TsuzukiJinKyung ParkMohammad AliR. Leon OchiaiJohn D. Clemens
关键词:接种反应安全评估
农村卫生室5岁以下儿童静脉用抗生素情况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了解农村卫生室 5岁以下小儿静脉使用抗生素情况。 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南宁市邕宁县和武鸣县的 1个乡的 1个村 ,对这 2个村的所有卫生室进行回顾性调查 ,翻阅各诊室一年内 5岁以下儿童的处方 ,记录其静脉使用抗生素情况 ,输入数据库并进行统计。 结果  6个诊室的 10名村医一年内共对 62 19名 5岁以下患儿进行了抗生素的静脉输液 ,占所有使用抗生素的 90 .0 % ,其中 82 8%为发热儿童 ;72 9%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 ,以咳嗽为主诉就诊的最多 ( 4 5 8% ) ,此外冬、春季节以上呼吸道感染 (URl)较多 ,夏、秋季节则以发热为主诉的较多 ;静脉用抗生素以青霉素为主 ,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等耳毒性抗生素占 2 9 6% ,用抗生素二联治疗的患儿有1 4% ;6个诊室患儿就诊的平均费用在 4 8~ 13 5元之间 ,平均为 8 2元。 结论 村卫生室抗生素的使用以经验用药为主 ,缺乏规范的用药知识和经验 ;应加强对乡村医生诊疗和用药的培训 ,对其抗生素使用和输液条件进行管理以及对群众开展正确认识抗生素的广泛宣传。
林玫董柏青梁大斌廖和壮谭冬梅B.NyambatP.E.Kilgore
关键词:抗生素静脉用农村卫生室患儿就诊秋季
2005~2007年广西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事件调查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分析广西学校2005~2007年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05~2007年广西各类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事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7年广西学校共报告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事件232起,累计发病9804人,发病率为5.47%;其中,以水痘、流腮和流感突发事件为主,分别占41.10%、27.13%和23.48%;3~5月及10~12月为高发季节;乡村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事件发生起数及发病人数均高于县城和城市学校,而中、小学校发生起数和发病人数高于幼儿园和中专及以上学校。结论广西学校呼吸道传染病仍呈较高发病水平,应加强对农村地区中小学主要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力度。
陆冠臣董柏青莫建军黄兆勇吴秀玲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事件
广西某县HIV现场监测与定点监测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现场监测与定点监测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阳性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发现HIV阳性病例提供防治依据。方法在广西艾滋病高发区选择某县,获取2013年1月1日~2014年3月31日发现报告的HIV阳性数据(定点监测),同期对当地常住人口进行现场HIV抗体检测同时收集相关信息(现场监测)。运用对应分析法分析两种疾病监测方式下发现的HIV阳性人群流行病学特征间的关联性。结果现场监测214 586人,发现阳性1 195例,发现率0.56%(1 195/214 586);定点监测151 365人,发现阳性584例,发现率0.39%(584/151 365),现场监测发现率高于定点监测(X^2=53.69,P<0.001);对应分析显示,现场监测更容易发现"年龄在55~岁、文盲/小学文化、农村、异性传播、HIV感染者和CD4细胞计数≥200(个/mm^3)"的特征人群;定点监测更容易发现"30~岁、初中高中及以上文化、城镇、艾滋病、其他传播途径和CD4细胞计数<200(个/mm^3)"的特征人群。结论实施现场监测有利于发现非病症感染者,老年人群、低文化程度和农村人群是HIV感染的重点高危人群。
左梦玲董柏青吴兴华陈欢欢陆华湘黄慧陈礼李明丽韦舒琳
关键词:HIV疾病监测流行病学
症候群监测技术在细菌性传染病防控中的建立与应用
林玫董柏青王鸣柳廖和壮权怡曾竣梁大斌黄君陆宝廖驰真顾桂敏杨进
项目属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 疾病监测是及时发现新发传染病和传染病暴发疫情预警的重要方法。传统疾病监测基于临床诊断,从发病到报告经历时间长,容易导致疫情扩散蔓延。症候群监测作为疾病监测的重要补充方法,以早期识别疾病发...
关键词:
关键词:细菌性传染病流行病学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