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海
- 作品数:19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研究页岩油储层的润湿调控毛细管模型的制作方法
- 本发明涉及页岩油气藏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究页岩油储层的润湿调控毛细管模型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掩膜版制作、清洗玻璃片、喷铬匀胶、前烘(坚膜)、曝光、显影、坚膜、铬层刻蚀、玻璃片刻蚀、除胶除铬、热键...
- 唐红娇靳军周伟王子强梁宝兴胡冰艳刘欢周波王启祥时凤董海海陶兴
- 低渗油藏CO_2驱特征曲线理论推导及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基于低渗油藏CO_2驱过程中CO_2与原油渗流符合幂指数规律的假设,在甲型水驱特征曲线理论基础上,推导了低渗油藏CO_2驱特征曲线,建立了CO_2拟含气率与采出程度关系式,形成低渗油藏CO_2驱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和采收率等指标的预测方法。低渗油藏CO_2驱特征曲线形式表明,修正后的累计CO_2产量与累计产油量呈半对数直线关系。现场生产实例应用表明,CO_2驱特征曲线能较好地预测低渗油藏CO_2驱的可采储量及采收率等动态指标,对区块开发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 陈亮顾鸿君刘荣军屈怀林董海海赵逸清
- 关键词:低渗油藏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采收率
- 砾岩油藏CO_(2)混相驱提高采收率实验及应用评价
- 2025年
- 为了研究砾岩油藏水驱后CO_(2)混相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及现场应用效果,以新疆油田M井区克下组砾岩油藏为例,通过开展细管、核磁共振、岩心驱替实验,对CO_(2)-原油最小混相压力、孔隙尺度下CO_(2)混相驱微观特征、岩心尺度下CO_(2)混相驱影响因素开展研究,并对现场注气试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M井区克下组砾岩油藏CO_(2)驱最小混相压力为24.1 MPa;油藏水驱后的CO_(2)混相驱主要动用孔隙半径大于0.5μm的中孔、大孔内的剩余油,分别提高采收率8.52、26.03百分点;在混相条件下,CO_(2)注入速度为0.5 m L/min时提高采收率最高,可达35.89百分点,推荐矿场单井注气速度为18 t/d;采用段塞尺寸0.3 PV分4轮次水气交替注入,最终采收率最高为79.25%。现场试验评价显示:M井区克下组砾岩油藏注气适应性强,储层视吸气指数升高至1.0 t/(d·MPa),油井见效比例超过60%,其中45%的见效井初步实现混相驱;油井压裂引效措施增产效果明显,累计增油量为4 174 t,平均单井日增油量为3.5 t。研究成果可为M井区后续CO_(2)混相驱工业化开发提供有效指导。
- 张晶晨李杰张文盛国荣董海海
- 关键词:砾岩油藏提高采收率
- 基于油井产能的油层分类及应用被引量:3
- 2013年
- 不同于以孔、渗或孔隙结构特征等为参数的储层静态分类,介绍了一种依据油井产能进行油层分类的方法。首先要分析影响油层产能的敏感地质因素,根据在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十多个油藏的经验:同一油藏内,有效厚度、含油饱和度或孔渗是控制产能的主要因素,即使对典型的裂缝性油藏而言,仍可发现有效厚度对产能的贡献。组合筛选出的敏感地质参数采用试凑法建立油层分类模型,对不同油藏而言建模参数可以有差异,这个过程是建立在油井产液剖面资料或生产资料基础上的。统计表明,基于产能分类的油层具有明确的地质意义,同一油藏内部沉积或构造差异是油层分类的地质基础。一类油层有更高的采液能力,通常也有更高的采油速度,在相同开发阶段采出程度更高。一类油层的最佳调整时机是在开发中前期,中后期往往因为采出程度高,含水高而具有较高风险;二类油层在开发各阶段都是调整及加密的主要对象,尤其是中高含水阶段;很多已开发的三类油层不具备经济开发的能力,水平井开发是一个方向。
- 覃建华伊军峰董海海吴绍强
- 关键词:油井产能有效厚度含油饱和度注水开发
- 二氧化碳与地层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确定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与地层原油最小混相压力确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油藏区的油田做成多各实验组;根据地层油体系摩尔比重模型:<Image file="DDA0002355398950000011.GIF" he=...
- 任旭程宏杰顾鸿君董海海
- 文献传递
- 利用成像测井资料解剖石炭系内幕构造被引量:2
- 2016年
- 针对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炭系地震反射杂乱,采用地震手段进行内幕构造解剖难度大的问题,开展了基于成像测井解释的石炭系火山岩内幕构造解剖研究。以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油田三区石炭系油藏为例,采用成像测井资料识别地层产状、单井成像测井构造解释及多井地层产状组合断层解释等,对该区石炭系火山岩地层内幕构造进行解剖,识别出石炭系内部2条逆断层。部署检查井证实解释的合理性,验证了成像测井解剖复杂火山岩内幕构造方法的适用性,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火山岩复杂地层构造解剖及油藏优化部署提供新的方法。
- 陈亮赵逸清覃建华屈怀林董海海
- 关键词:火山岩油藏成像测井
- 冲积扇砾岩储层单砂体精细刻画及剩余油定量描述技术研究
- 钱根葆吴小军许长福刘念周谢丹伍顺伟彭寿昌李晓梅蒋雪峰蒋志斌董海海苏航
- 该研究项目于2008年1月由新疆油田公司开发处下达,属于油气田开发应用研究成果,主要适用于冲积扇砾岩油藏潜力评价、综合调整和措施优选研究。主要研究内容:该项目利用露头剖面、现代冲积扇沉积、密闭取心井、密井网测井资料和三维...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气田开发
- 特低渗透砂砾岩储集层应力敏感性及其对驱油效率影响
- 本文以克拉玛依油田特低渗透砂砾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应力敏感实验、岩心核磁共振、铸体薄片分析、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水驱油实验,分析了特低渗透砂砾岩储集层应力敏感性的影响因素及应力敏感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
- 刘红现廉桂辉屈怀林董海海
- 关键词:应力敏感性砂砾岩低渗透驱油效率
- 新疆准东油田各区块CO_2地质封存潜力评估被引量:10
- 2018年
- 结合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相关技术机理,利用国际通用潜力评估公式,通过对准东地区的油藏指标、气源指标、交通状况等指标的评估,系统地提出了适合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CO_2地质封存适应性评估方法.本文依次评估了准东油田中5大区块的封存潜力,结果表明B油田、C油田以及E油田相对适宜,适应性评价值为B油田5.458、C油田5.725、E油田6.3,其中,E油田油藏条件好,地质条件适应程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理论上可实现CO_2地质封存490.6×10~4t,为准东油田在各区块上实施CO_2地质封存技术提供了优化筛选的方法及数据参考,对新疆地区利用CO_2地质封存技术达到低碳减排起到了示范作用.
- 何佳林师庆三董海海侯锐
- 关键词:CO2地质封存区块
- 考虑组分差异的致密油二氧化碳吞吐效果分子模拟被引量:8
- 2022年
- 分子模拟可描述致密油储层纳微孔隙中的流体扩散与运移行为,然而不同烃类组分(轻质、重质)对二氧化碳吞吐开发的响应特征尚不清晰。为评价二氧化碳吞吐对致密油中不同组分的开发效果,运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探讨了其分子运动与扩散特征,研究了不同孔隙、压力下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对采收率的影响,并结合轻质与重质组分在石英孔隙表面的吸附/解吸差异性行为、烃类分子扩散系数随二氧化碳摩尔分数的变化,揭示了其开发机理。结果表明:轻质组分更易被二氧化碳置换,并形成分散能力强的混相体系,重质组分倾向于聚集分布;二氧化碳吞吐有利于在更小的压降条件下达到良好开采效果,其机理主要是增强了烷烃分子的扩散能力,但过量的二氧化碳使得孔隙空间压强升高,从而导致烷烃分子的扩散受到限制。
- 任旭王杰董海海盛萍徐虎张鸿英
- 关键词:二氧化碳吞吐分子动力学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