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绍武

作品数:126 被引量:21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2篇天文地球
  • 22篇机械工程
  • 20篇电气工程
  • 18篇电子电信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1篇原子钟
  • 24篇守时
  • 19篇北斗
  • 17篇原子时
  • 14篇导航
  • 14篇稳定度
  • 13篇氢原子钟
  • 11篇卫星
  • 10篇单点定位
  • 9篇卫星导航
  • 9篇精密单点定位
  • 9篇GPS
  • 8篇导航系统
  • 8篇性能分析
  • 8篇噪声
  • 8篇协调世界时
  • 8篇接收机
  • 8篇NTSC
  • 7篇网络
  • 7篇滤波

机构

  • 119篇中国科学院国...
  • 61篇中国科学院大...
  • 60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跟踪与通...
  • 1篇淮海工学院

作者

  • 126篇董绍武
  • 36篇袁海波
  • 30篇武文俊
  • 23篇宋会杰
  • 21篇张继海
  • 20篇王翔
  • 15篇屈俐俐
  • 12篇赵书红
  • 12篇高喆
  • 12篇王燕平
  • 11篇王正明
  • 10篇王翔
  • 8篇漆溢
  • 8篇王燕平
  • 8篇郭栋
  • 6篇刘春侠
  • 6篇张虹
  • 4篇李玮
  • 4篇安卫
  • 4篇李焕信

传媒

  • 26篇时间频率学报
  • 14篇天文学报
  • 11篇仪器仪表学报
  • 4篇宇航计测技术
  • 4篇陕西天文台台...
  • 4篇2005年全...
  • 4篇第三届全国虚...
  • 4篇第十九届全国...
  • 3篇2007年全...
  • 2篇国防科技大学...
  • 2篇时间频率公报
  • 2篇天文研究与技...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宇航学报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电子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电子科技杂志
  • 1篇科学世界

年份

  • 6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18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3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Sage窗的自适应Kalman滤波用于钟差预报研究被引量:19
2017年
钟差预报是时间保持工作中的一项关键技术。Kalman算法作为一种最优预报算法,具有实时性的特点,在时间保持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经典Kalman算法需要准确确定模型随机误差和测量误差,否则状态估计会引入一定的误差,在原子时算法中表现为原子钟噪声和钟差测量噪声。原子钟的噪声参数值通常是通过Allan方差估计,若估计不够准确,Kalman预报将会出现误差。通过研究基于Sage窗的自适应Kalman预报算法,实时修正状态模型误差。利用自适应因子调整状态预测协方差阵有效降低了模型误差,提高了预报精度,最后通过两台氢原子钟和两台铯原子钟的实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宋会杰董绍武屈俐俐王翔广伟
关键词:钟差预报KALMAN滤波
国产氢原子钟稳定度的测量与统计分析
从统计的角度上来说,氢钟的短期稳定度明显优于铯钟,而因本身物理特性的原因,其长稳尚且赶不上铯钟,主要原因是其具有速率漂移。国家授时中心(NTSC)一直以来主要采用时间间隔计数器来进行钟差的测量,为配合新引进的氢原子钟的精...
张敏董绍武张正
关键词:氢原子钟频率稳定度频率漂移
文献传递
数字微波时间传输系统建设及初步结果
国家授时中心守时实验室与授时台之间的微波时间传输系统承担着守时基准钟房(临潼)与发播控制钟房(蒲城)之间的时间同步比对任务,2007年底完成的数字微波标准时间秒信号传输系统实现了与GPS共视相当的传输精度。本文概括介绍了...
董绍武漆溢刘春侠王改侠李纬
关键词:守时微波
文献传递
主动型氢原子钟性能监测及评估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主动型氢原子钟是时间尺度建立和保持的主要频率源,具有短期稳定度高及相位噪声低等特性,目前在国际原子时TAI (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及各地方时间尺度中的作用日益重要.首先结合主动型氢原子钟内部状态参数,分析状态参数与氢原子钟比对数据的相关性,提出了氢原子钟性能监测方法.其次,针对氢原子钟性能特点,在衡量氢原子钟性能最主要的两方面,即频率稳定度及"可预测性"方面,给出了氢原子钟性能评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目前国际通用的两种主动型氢原子钟(CH1-75型及MHM-2010型)进行性能评估.原子钟状态参数与比对数据联合分析结果表明,状态参数监测可以有效预报钟性能的变化.原子钟频率稳定度及"可预测性"评估结果表明,中、长期稳定度越高的原子钟"可预测性"也越好. BIPM (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asures)权重验证结果表明,基于BIPM公布数据以及基于2次模型两种预报方法计算出来的钟"可预测性"均与BIPM公布的权重相吻合,可以作为钟"可预测性"的定量评估方法.
白杉杉董绍武赵书红赵书红
关键词:天体测量学数据分析
基于软件接收机和间接链路的卫星双向时间比对性能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为改善卫星双向时间比对(TWSTFT)中的周日效应并探究其成因,利用当前ABS-2A卫星的亚欧国际双向时间比对网的冗余性,选取不同时段不同基线长度的卫星双向时间比对链路进行分析。首先将硬件SATRE TWSTFT结果与软件接收机SDR TWSTFT进行比较,然后将SATRE TWSTFT和以亚欧不同实验室为中继站得到的间接TWSTFT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以完全独立于TWSTFT的GPS精密单点定位(PPP)时间比对为参考,对上述计算结果进行性能评估。结果表明,SDR TWSTFT对亚欧以及亚洲SATRE TWSTFT时间偏差指标(TDEV)平均增益因子为1.75左右。以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为中继站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之间的间接链路对直接链路的时间偏差平均增益因子为1.22。
王威雄董绍武武文俊武文俊高喆
关键词:冗余链路软件接收机周日效应
原子时尺度分析研究
2023年
守时型原子钟主要包括氢原子钟和铯原子钟,为进一步探究不同类型守时原子钟计算时间尺度相关性能,本文开展全氢钟及氢铯联合时间尺度研究。首先依据国际权度局(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BIPM)发布的d公报将氢原子钟进行分类,针对分类结果分别运用原子时尺度理论方法计算全氢钟时间尺度,并给出分析结果。随后计算全铯钟时间尺度,并分析探究两种不同的氢铯联合钟组时间尺度。结果表明,基于频率漂移量较小的氢钟组形成的时间尺度波动范围小,且稳定度优于频率漂移量较大的氢钟组形成的时间尺度。氢铯联合形成的时间尺度稳定度优于全铯钟时间尺度,不同的氢铯联合钟组计算得到的时间尺度结果相近。
章宇董绍武袁海波袁海波赵书红王燕平
关键词:氢原子钟铯原子钟频率漂移
基于虚拟仪器的网络通信在氢原子钟数据自动采集系统中的设计
放置氢原子钟的地下钟房内,温、湿度等参数的变化会引起原子钟输出频率的变化,从而导致原子钟长期性能变差。为避免工作人员经常性的出入钟房读取氢原子钟数据引起的钟房环境的变化,本文利用NI公司开发的DataSocket和Rem...
李晓彬董绍武
关键词:氢原子钟网络通信
北斗PPP高精度时间比对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完善,现已开始向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基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和中国台湾中华电信两个守时实验室的GNSS时间比对系统,本文开展了基于北斗精密单点定位(PPP)的高精度远距离时间比对技术研究;并结合两个守时实验室的实测数据,利用IGS国际多模GNSS实验工程(MGEX)提供的精密轨道和钟差产品开展了比对试验,进而获得了两地钟差。试验结果表明,北斗PPP解算的两地钟差与GPS PPP解算的两地钟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天稳达到了10-15量级;说明北斗可以实现纳秒级或亚纳秒级精度的时间比对与同步,为北斗正式纳入协调世界时的计算提供了基础。
张继海董绍武董绍武广伟袁海波章宇
关键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密单点定位协调世界时
用于国际原子时归算的时间比对技术
国际原子时(TAI)是全球守时实验室合作的结果。遍布全球的远距离高精度时间比对网络用于完成各地方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比对。比对数据结果是国际原子时间尺度建立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远距离时间比对手段及其发展。
董绍武宋会杰
关键词:GPS共视
文献传递
国产氢原子钟稳定度的测量与统计分析
从统计的角度上来说,氢钟的短期稳定度明显优于铯钟,而因本身物理特性的原因,其长稳尚且赶不上铯钟,主要原因是其具有速率漂移。国家授时中心(NTSC)一直以来主要采用时间间隔计数器来进行钟差的测量,为配合新引进的氢原子钟的精...
张敏董绍武张正
关键词:氢原子钟稳定度频率漂移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