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艳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东方主义
  • 2篇他者
  • 2篇文化交流
  • 2篇聊斋
  • 2篇聊斋志异
  • 2篇《聊斋志异》
  • 1篇翟理斯
  • 1篇形象学
  • 1篇叙事
  • 1篇叙事模式
  • 1篇译本
  • 1篇译介
  • 1篇英汉
  • 1篇英汉借词
  • 1篇英译
  • 1篇英译本
  • 1篇语码
  • 1篇语码转换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接触

机构

  • 5篇贵州大学

作者

  • 5篇董艳
  • 1篇胡勤

传媒

  • 2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湖南第一师范...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想象的他者——翟理斯《聊斋志异》英译本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结合东方主义、形象学与后殖民主义主义翻译理论对翟理斯的《聊斋志异》英译本中形象进行了类别划分,从女性、道士、和尚、民间艺人、书生、商人以及官员形象入手,深入分析了译者为再现东方形象而采取的翻译策略。他的翻译隐含着服务于西方帝国扩张的意识形态,在翻译我国文学作品时,存在扭曲他者形象的问题。
董艳胡勤
关键词:《聊斋志异》东方主义形象学他者翻译策略
跨文化会话交际中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探析被引量:1
2011年
语码转换是指语言使用者在同一语篇中交替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码的语言现象。文章基于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理论及于国栋的顺应模式,通过分析跨文化交流中大量语码转换的典型实例,探究在跨文化背景下,语码转换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达到满足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目的。
董艳
关键词:语码转换语言顺应理论跨文化交流交际策略
世界文学视阈下麦家小说《解密》的译介
2019年
论文从世界文学的视野出发,深入探究当代谍战小说《解密》源语文本本身所书写的世界性元素,即强调文学的普适性、民族性、批判性和超越性,从而解密《解密》在西方世界大获成功的终极密码,为中国文学如何走向世界提供有效借鉴。
董艳
关键词:世界文学
想象的他者——《聊斋志异》两个英译本中建构的东方主义形象研究
形象是有关异国的固定模式,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性表现。在大量的东方文本中,东方被建构成了充满神秘具有新奇,怪诞和不可理喻等本质特征的他者形象体现了西方对东方,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主体与客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他者必然被界定...
董艳
关键词:《聊斋志异》英译本叙事模式人物描写
文献传递
语言接触视域下英汉借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借用外来词汇是一种语言与异质文化交往时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对比分析英汉语言的借用方式,语源特征,借用语域,借用效应和借用态度,探讨英汉语言中相互借用词汇的关系以及这些借词有助于提升英汉语言文化价值、丰富文化内涵、促进彼此文化交流的影响和作用。
董艳
关键词:语言接触借词借用方式文化交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