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坏死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性
  • 1篇影像
  • 1篇影像检查
  • 1篇双能
  • 1篇双能X线骨密...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头坏死
  • 1篇图像
  • 1篇图像融合
  • 1篇缺血性坏死
  • 1篇椎管
  • 1篇椎管内
  • 1篇椎管内畸胎瘤
  • 1篇髋关节
  • 1篇髋关节疾病
  • 1篇密度检测
  • 1篇密度仪

机构

  • 3篇河南省洛阳正...
  • 3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洛阳市中心医...
  • 1篇河南省洛阳正...

作者

  • 5篇蒋巧玲
  • 3篇叶艳君
  • 3篇郭会利
  • 3篇李盼盼
  • 2篇李培岭
  • 1篇杨静
  • 1篇郭智萍
  • 1篇张斌青
  • 1篇王上增
  • 1篇周建功
  • 1篇沈锦涛
  • 1篇赵晓龙

传媒

  • 3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关节镜在髋关节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髋关节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行关节镜手术的髋关节疾病患者99例(127髋),其中男性61例,女性38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4.6岁。左侧31例,右侧40例,双侧28例。骨性关节炎49例,髋关节感染9例,髋关节盂唇损伤6例,股骨头坏死21例,髋臼软骨肉瘤7例,强脊性髋关节炎6例,髋关节游离体1例。根据不同病变情况,采取关节镜清理术、钻孔减压和滑膜切削清理术、关节镜下组织活检、滑膜清理术、关节镜游离体取出等治疗手段。结果髋关节感染、髋关节盂唇损伤、髋臼软骨肉瘤经关节镜检查、活检,明确了诊断,得到了有效治疗,疼痛缓解程度和关节活动改善程度显著提升。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强脊性髋关节炎经过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解除了疼痛,延缓了发展,关节功能得到改善,随访1年,术后Harris评分较于术前提高28分。髋关节游离体和盂唇损伤的功能均达到正常。结论关节镜在髋关节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沈锦涛王上增蒋巧玲赵晓龙
关键词:关节镜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
应用SPECT-CT图像融合技术评价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应用SPECT-CT图像融合技术评价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Technetium[^(99)Tc]Methylene Diphosphonate,^(99)Tc-MDP)治疗距骨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的可行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22例距骨缺血性坏死患者。男15例,女7例;年龄18~70岁,中位数42.5岁;共涉及25个踝关节,其中双侧发病3例,单侧发病19例;9例有踝关节退行性改变,3例患侧踝关节有创伤病史,6例有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史,4例有长期饮酒史;22例患者的病变侧踝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6例有明显的活动障碍;按照Hepple分期法,Ⅰ期13踝、Ⅱ期9踝、Ⅲ期3踝;病程3个月至8年,中位数4年。均采用^(99)Tc-MDP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30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采用西门子Symbia-T6 SPECT-CT图像融合系统对所有患者行双踝关节SPECT扫描和同机CT扫描,观察坏死区面积及核素浓聚范围的变化,计算核素浓聚降低率[(治疗前核素浓聚范围值-治疗结束后6个月核素浓聚范围值)/治疗前核素浓聚范围值×100%]。同时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6个月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和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踝关节疼痛程度和活动功能。结果:治疗前,CT图像示19例21踝距骨滑车关节面不光整,内上角可见囊状低密度影,周围骨质硬化,胫骨关节面未见明显异常;3例4踝距骨滑车关节面可见广泛性的骨质硬化,关节面光整或欠光整,关节间隙明显变窄,距骨或胫距关节面下可见小囊状低密度影,边缘骨质硬化。SPECT-CT融合图像示22例25踝均可见距骨坏死区及周围硬化区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其中19例21踝可见距骨滑车内上角放射性核素局限性异常浓聚,3例4踝可见距骨滑车关节面广泛的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治疗前NRS疼痛评分(3.18±0.39)分,AOFAS评分(68.72±9.55)分。
蒋巧玲郭水洁叶艳君李盼盼郭会利
关键词:距骨体层摄影术体层摄影术图像融合
影像检查在椎管内畸胎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影像检查在椎管内畸胎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椎管内畸胎瘤患者的X线、CT及MRI影像资料,男12例,女10例;年龄4~54岁,中位数29.5岁。出现神经受累表现1~10年,中位数4.5年。有进行性或间歇性双下肢无力表现17例,其中5例出现双下肢肌萎缩;有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表现5例。结果:本组22例患者,髓内畸胎瘤4例,髓外畸胎瘤6例,畸胎瘤与终丝相连12例。病变节段位于C61例,T51例,T102例,L33例,L43例,L5~S15例,L4~S37例。合并脊柱裂8例,合并二分脊髓5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确诊为椎管内畸胎瘤。结论:对于椎管内畸胎瘤的诊断,X线检查可显示脊柱侧弯及脊柱裂情况,但不能显示畸胎瘤内部的组织结构,不能单独用于椎管内畸胎瘤的诊断;CT扫描可诊断椎管内畸胎瘤,但不能显示畸胎瘤与周围神经结构的关系,不能用于对脊髓受压情况的评估;MRI检查可显示瘤体大小、瘤内组织成分及畸胎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可用于对脊髓受压及水肿情况的评估,能较全面地反映椎管内畸胎瘤的影像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是诊断椎管内畸胎瘤理想的影像检查方法。
周建功郭会利叶艳君李盼盼蒋巧玲
关键词:畸胎瘤椎管放射摄影术X线计算机
绝经后女性不同部位骨密度检测及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不同部位的骨密度检测及其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以明确其检测时应关注的部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的绝经后女性,比较其腰椎、髋关节(股骨颈、Ward's三角、股骨粗隆)的T值。结果:绝经后女性腰椎和髋部的T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腰椎和髋部的T值均逐渐下降,且在70~年龄段下降幅度较大;腰椎骨质疏松症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髋部骨质疏松症检出率在70岁以后才呈递增趋势;髋部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明显低于腰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绝经后女性进行骨密度检测,应同时检测髋部和腰椎骨密度,以便及时准确的诊断骨质疏松症。
赵振江李培岭蒋巧玲郭智萍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双能X线骨密度仪绝经后女性骨密度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颈髓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201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分析在颈髓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0例颈髓损伤患者进行颈部MRI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颈髓信号有改变者纳入完全损伤组、颈髓信号无改变者纳入不完全损伤组,同时纳入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对所有受检者进行MRS分析,测定并计算损伤区(对照组测定颈髓延髓交界处)氮乙酰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碱复合物(Choline,Cho)、NAA/肌酸复合物(Creatinine,Cr)、Cho/Cr及乳酸(lactate,Lac)/Cho的比值。结果:MRI检查结果显示150例颈髓损伤患者中,83例颈髓信号无改变(不完全损伤组),67例颈髓信号有改变(完全损伤组);50例志愿者颈椎、颈髓信号无异常(对照组)。3组Cho/Cr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08,P=0.222)。3组NAA/Cho、NAA/Cr、Lac/Cho比值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387,P=0.013;χ2=7.481,P=0.024;χ2=6.374,P=0.029)。组间两两比较,不完全损伤组和对照组NAA/Cho、NAA/Cr比值高于完全损伤组(χ2=-2.874,P=0.008;χ2=-4.127,P=0.003;χ2=-3.547,P=0.005;χ2=-2.915,P=0.011),完全损伤组和不完全损伤组Lac/Cho比值高于对照组(χ2=-4.341,P=0.004;χ2=-2.145,P=0.012),其余各组间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RS可通过定量检测损伤区颈髓代谢物含量的变化,反映颈髓损伤的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郭会利李培岭叶艳君李盼盼蒋巧玲张斌青杨静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脊髓损伤颈椎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