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飞照

作品数:200 被引量:893H指数:1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5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7篇腹腔
  • 87篇腹腔镜
  • 71篇切除
  • 52篇手术
  • 48篇切除术
  • 35篇外科
  • 31篇胆囊
  • 28篇肿瘤
  • 26篇胆管
  • 26篇结石
  • 22篇胆道
  • 21篇术后
  • 20篇胆囊切除
  • 18篇腹腔镜胆囊
  • 18篇腹腔镜胆囊切...
  • 16篇外科手术
  • 15篇十二指肠
  • 14篇胆囊切除术
  • 14篇胰腺
  • 14篇腹腔镜胆囊切...

机构

  • 168篇温州医学院附...
  • 27篇温州医科大学
  • 8篇温州医学院
  • 7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荆门市第一人...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南开医...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丽水市中心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市第三人...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200篇蒋飞照
  • 76篇屠金夫
  • 71篇郑晓风
  • 54篇朱恒梁
  • 49篇张启瑜
  • 38篇尤和谊
  • 37篇张维建
  • 31篇周振旭
  • 30篇韩宇
  • 29篇暨玲
  • 26篇阮小蛟
  • 19篇朱冠保
  • 14篇蔡华杰
  • 12篇余正平
  • 11篇周宏众
  • 11篇黄秀芳
  • 11篇方瑶
  • 10篇郑晓风
  • 9篇施红旗
  • 8篇叶百亮

传媒

  • 4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3篇温州医学院学...
  • 12篇中华肝胆外科...
  • 10篇中华普通外科...
  • 7篇中华胃肠外科...
  • 5篇中国微创外科...
  • 5篇浙江创伤外科
  • 4篇外科理论与实...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3篇浙江医学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第二十届全国...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6
  • 5篇2015
  • 11篇2014
  • 7篇2013
  • 18篇2012
  • 14篇2011
  • 11篇2010
  • 24篇2009
  • 21篇2008
  • 18篇2007
  • 7篇2006
  • 13篇2005
  • 13篇2004
  • 7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2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36例报告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评估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LCR)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1月间36例行LCR的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LCR获得成功,其中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3例,乙状结肠切除术4例,Miles手术9例,Dixon手术15例,全结肠切除术1例。手术时间120~280(平均160)min,术中出血5~150(平均80)ml。中转开腹Dixon手术2例,术后并发肠梗阻2例,输尿管瘘1例,尿储留1例。术后随访15.7(1~36)个月,肿瘤复发3例,局部复发再手术1例,局部复发加肝内转移和门静脉瘤栓1例,右半结肠DukesC期术后1年腹腔内广泛转移1例。未发现穿刺孔种植。结论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是可行和安全的、且近期疗效良好。
郑晓风林卫红蒋飞照张启瑜韩少良
关键词:肿瘤切除术结直肠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全结肠切除术门静脉瘤栓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5月,18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直径0.8~5.5 cm,下缘距肛缘1.9~4.5 cm)行腹腔镜TME联合ISR术。病例选择标准:肿瘤下缘距肛门〈5 cm;直肠指诊肿块可以推动;腔内B超、MRI或CT提示无外括约肌受累;无远处转移;肛门括约肌功能正常。腹部:在腹腔镜下TME法分离直肠及其系膜至肛提肌水平。肛门部:切开肛管黏膜至内外括约肌间隙,沿间隙向盆腔分离,与腹部操作部位会合,移除标本,结肠肛管吻合。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18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80~300 min,平均220 min。术中出血40~160 ml,平均100 ml。手术切缘均阴性。10例未行回肠造口者中发生吻合口漏3例,加行回肠造口术及充分引流后痊愈。全组随访12~46个月,平均23个月。术后早期肛门经常粪污,每日排便3~10次。术后1年排便次数减为每日1~4次,控便时间可达5 min以上。根据Kirwan分级,1年后肛门功能Ⅰ级+Ⅱ级16例,Ⅲ级2例。结论选择合适的超低位直肠癌,特别是没有侵犯外括约肌的早期患者,采用腹腔镜TME联合经肛内括约肌切除保肛术是可行的,能体现根治、保肛、微创和经济的优点。
王哲近周振旭朱恒梁阮小蛟蒋飞照郑晓风
关键词:腹腔镜内括约肌切除术
急性胆道系统感染围手术期降钙素原指导下抗生素应用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胆道感染围手术期降钙素原指导下抗生素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与分析12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急性胆道感染患者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情况,其中60例患者(试验组)在入院后第1、3、5天的隔日抽血化验降钙素原及血常规水平,至研究截点。在降钙素原正常(<0.5 ng/mL)时,停用抗生素;其余60例患者依据传统标准停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治愈时间、感染相关并发症与抗生素应用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治愈时间和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平均用药时间比较,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急性胆道感染围手术期降钙素原指导下抗生素应用要优于传统标准抗生素应用。
李绍堂郑晓风蔡华杰朱恒梁阮小蛟蒋飞照
关键词:降钙素原急性胆道感染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
脾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女,34岁,因体检发现脾脏占位20余天入院。体格检查:体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正常。腹部CT示肿块呈低密度单发灶,边界清楚,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与增强的脾实质形成强烈对比,静脉期有较轻度不均匀增强。诊断:脾脏结节,提示肿瘤,不典型血管瘤待排,脾门区副脾(图1)。择期行腹腔镜脾脏切除术,
林斐颛屠金夫胡如英杨继安蒋飞照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脾肿瘤病例报告
粘胆症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9
2002年
目的 提高对粘胆症 (mucobilia)的认识。方法 报告 8例粘胆症 ,结合文献对其病因、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和胆管炎 ,大量胶冻样粘液积聚在扩张的胆管内为其共同病理特征。4例原发病灶切除 ,术后随诊效果较好 ;4例姑息性胆道引流术后 ,粘液继续分泌阻塞胆管 ,症状反复发作。结论 粘胆症意味着胆管潜在病变 ,包括胆管粘膜上皮增生、胆管良性或恶性肿瘤。纤维胆道镜和活体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原发病变的部位、范围和性质。治愈性切除原发病灶、胆道通畅引流是首选治疗方法。
屠金夫朱冠保蒋飞照张启瑜
关键词:外科手术
完全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和手术体会(附32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完全腹腔镜规则性左肝外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对比同一术者、同时期内完全腹腔镜(32例)和开腹(36例)左肝外叶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等指标。总结手术...
蒋飞照朱恒梁屠金夫尤和谊周振旭蔡华杰胡炳仁
文献传递
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截至2002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至2.6%,在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T2DM)为主,占93.7%。目前的治疗包括糖尿病自我管理与教育(饮食、体力活动、生活方式干预等)、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
徐妙军朱恒梁屠金夫郑晓风蒋飞照
关键词:糖尿病患病率胰岛素治疗胃旁路术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物患病人群
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13例报告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钥匙孔手术行造口旁疝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1年10月采用钥匙孔技术及Proceed补片完成的13例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2例回肠代膀胱造瘘,11例左下腹永久性乙状结肠造瘘,其中1例为造口旁疝修补术后复发。术中游离疝周粘连后,将补片适当修剪,中间留圆孔,置于疝囊下方,用5 mm螺旋钉枪固定于腹壁。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并发症2例:横结肠系膜血管损伤1例,造瘘肠管损伤1例;术后并发症3例:切口感染1例,血清肿2例。术后随访5~52个月,平均26个月,1例复发,1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采用腹腔镜钥匙孔手术及Proceed补片行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在降低造口旁疝修补术后补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胡炳仁唐兵蒋飞照朱恒梁韩宇尤和谊郑晓风
关键词: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补片
十二指肠乳头异位胰腺误诊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男,41岁.因反复中上腹痛3个月入院.体检:患者心肺正常,腹软,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辅助检查:白细胞11.8×109/L,中性粒细胞6.8×10^9/L,血淀粉酶115 U/L,余检查未见异常.CT平扫及增强示壶腹部囊实性肿块(图1A).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诊断为十二指肠降段内侧憩室,胰管轻度扩张(图1B).内镜B超示十二指肠乳头部间质瘤(图1C),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占位:十二指肠憩室?十二指肠乳头部间质瘤?慢性胰腺炎.行腹腔镜探查.术中见胆囊慢性炎症改变,胆总管未见明显增粗,
邓娟娟张昭屠金夫蒋飞照
关键词:十二指肠乳头部异位胰腺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憩室误诊中上腹痛
胆管乳头状瘤14例的临床病理及外科治疗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 探讨胆管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3年1月至2006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14例胆管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管乳头状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黄疸及急性胆管炎。胆管乳头状瘤单发6例,多发8例;肿瘤位于肝外胆管6例,肝内胆管5例,肝内外胆管3例;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5例,癌变6例。术前影像学确诊2例。术后胆道镜检查发现病灶2例。14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6例肿瘤早期完全切除者术后无复发,3例癌变浸润者生存期在8个月内。结论 胆管乳头状瘤是具有很高恶变潜能的癌前疾病,术前确诊困难。MRCP和胆道镜检查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胆管乳头状瘤单发者应早期行肿瘤局部切除,多发者治疗困难;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屠金夫黄秀芳朱冠保李剑敏蒋飞照张启瑜
关键词:胆管肿瘤乳头状瘤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