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小英
- 作品数:63 被引量:30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艺术水利工程更多>>
- 生态语境下交通廊道对城市空间割裂程度研究模型的建构被引量:3
- 2019年
- 交通廊道对城市空间有不同程度的割裂。在城市生态复兴下,缝合交通廊道的割裂成为建立绿色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基石"。生态语境下交通廊道对城市空间割裂程度研究模型的建构"在泛生态的视角下,以交通廊道为研究对象,从缝合环境生态、空间生态、功能生态、文化生态等城市典型生态需求出发,通过引入空间句法分析,建构研究交通廊道对城市空间割裂程度定量表达的模型,为城市生态复兴下绿色基础设施空间重塑、缝合的设计及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或研究基础。最后以北京某城市快速路路段为对象,运用成果模型进行例证。
- 蒙小英李春蕾杨子莹
- 关键词:空间句法
- 一种源自耕作景观的园林设计语言——丹麦现代园林大师布兰特的地域之路被引量:5
- 2015年
- 耕作景观是园林之源,它一直是设计师创造富有地域特征的园林作品灵感的重要来源。G.N.布兰特是丹麦现代园林的开拓者,他开创性地将耕作景观个体要素运用到设计实践中,成为丹麦现代园林中最具本土性的特征语言。以耕作景观个体要素为分类,逐一分析它们在布兰特作品中的运用,揭示耕作景观是形成布兰特地域特征的园林设计语言的重要来源。
- 蒙小英
- 雨水花园设计的生态表达被引量:3
- 2018年
- 雨水花园设计的生态表达是对雨水花园设计中有雨水花园特色的生态性要素和有雨水生态特征的设计表达方法的探讨。雨水花园设计中有特色的生态过程主要有雨水处理的生态过程、花园生态系统中植物生态过程以及人感知雨水生态的精神生态过程。基于现阶段雨水花园设计实践,在生态综合效应下,建构了由有特征的生态性要素、生态显露设计和生态技术联盟组成的雨水花园设计生态表达图式。
- 蒙小英邹裕波赵雯
- 艺术、功能和传统的共生——丹麦现代主义风景园林设计师C·Th·索伦森的作品被引量:2
- 2007年
- C.Th.索伦森认为花园是一种社会和精神的艺术,他一生都在研究花园的形式并为花园艺术而努力。其作品在简洁中充满形式的艺术和感染力。在功能主义盛行的时代,索伦森在创作中自由驾驭艺术、功能和传统而掩饰了它们的极化。他从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中汲取艺术灵感,运用简单几何形的空间组合和从丹麦农业景观文化中提炼出的植物要素,创造出充满艺术感的花园,体现了非常丹麦化的现代景观。
- 蒙小英
- 关键词:花园艺术
- 北京中心城区京秦铁路沿线景观动态感知测度
- 2024年
- 【目的】目前铁路沿线景观研究缺少乘客视角下对真实场景的感知研究。【方法】以北京城区段京秦铁路沿线景观为研究对象,以铁路线上正常运营的普速列车乘客为被试者,使用眼动仪、智能穿戴耳夹传感器获取被试者在行驶列车内的生理指标,利用ErgoLAB人机环境同步平台作为数据收集、刺激呈现与数据分析系统,结合SPSS统计软件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影响乘客感知体验的景观特征及景观要素种类。【结果】1)铁路沿线景观中,与自然要素相比,人工要素吸引力更强。各景观要素之间的注视持续时长的排序为:建筑>植物>道路>铁路。2)天空开阔度、天际线丰富度正向影响人们的机体活跃程度。3)含有水体的场景与植物层次丰富的组团对视线的吸引力较大。4)在连续性的景观中,乘客的视觉容易被特殊景观节点或视觉要素复杂的景观画面所吸引。【结论】建议将北京中心城区铁路沿线景观纳入城市眺望景观治理。进一步提升乘客对京秦铁路沿线景观的动态感知体验,首要关注的是铁路沿线建筑的视觉吸引力,尤其是车站、站区景观等特殊节点;其次是突出重点区域的城市天际线,以及植物界面的丰富度。
- 蒙小英张子菡陈雨清
- 关键词:京秦铁路心率指标
- 论独立式地铁站口建筑形象的社会意义被引量:6
- 2015年
- 建筑设计应考虑其社会意义——与人、城市、环境的关系。近年北京地铁建设兴盛,独立式地铁站不断增多,其建筑形象被"文化内涵"隆重地包装,使原本功能简单、造型简洁的出入口建筑形象繁复为一个个暗合文化身份的小建筑。独立式地铁站出入口的建筑形象每天被川流不息的客流检阅,对城市和大众而言,它的社会意义何在?以北京新建地铁站为例,从独立式地铁站出入口简洁的本真原型、城市景观性、公众感知及公众美育四个层面,论述其社会意义。
- 蒙小英和伊
- 关键词:建筑形象
- 城市中的荒野景观被引量:12
- 2016年
- 文章以城市荒野景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的理念、展示的方式以及呈现的状态将其划分为映像的荒野、片段的荒野、再现的荒野以及标本的荒野等四种类型,并对其进行风景园林学研究。文中探讨了四种类型城市荒野景观的形成因素,研究了这些荒野景观的设计手法以及形成环境带给使用者的印象与感知。城市荒野的理念不仅仅是一种理论追求,更是一种践行的态度,设计师们包容且多元的设计理念表现出对时间的尊重。文章最后肯定了城市荒野存在的意义,并对多元的城市荒野景观设计探索给出了积极的评价。
- 李旭佳蒙小英
- 关键词:荒野城市
- 论建筑美术课程交叉性互动新教学模式
- 多年来中国建筑美术课一直独立地服务于建筑学专业的设计基础教学,使得美术课与设计基础课出现条块分割、课程彼此脱节的僵化局面。本论文针对国内建筑教育美术基础教学多年陈旧的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建筑美术课程交叉性互动新教...
- 王珉蒙小英
- 关键词:建筑美术交叉性互动
- 文献传递
- 地下空间发展的时代性被引量:7
- 2001年
- 本文从不同视角考察了不同时代地下空间发展的不同使命和形态 ,并对 2
- 蒙小英
- 关键词:地下空间交通环境
- 自然还是人工 两位丹麦大师是如何阐释风景园林即为“耕作艺术”这一观点被引量:1
- 2010年
- 有关自然景观、适宜景观以及美丽景观的定义以及它们是浑然天成还是人工制造的争论一直贯穿于风景园林体系中。丹麦大师G·N·布兰德特(1878-1945)和C·Th·索伦森(1893-1979)支持风景园林是一门"耕作艺术"这一观点,注重工业、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过程,认为主要问题已不是重现消失的景观,而是营造一种能够解决现在和未来的建筑问题的景观。
- 玛琳妮·郝萨娜[丹麦]张谊加孙帅张慧蒙小英
- 关键词:风景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