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宁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城市
  • 3篇文化
  • 2篇快速城市化
  • 2篇城市化
  • 2篇城市文化
  • 1篇地产
  • 1篇地产市场
  • 1篇地域文化
  • 1篇信息不对称
  • 1篇信息不对称理...
  • 1篇信息经济
  • 1篇植根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精神
  • 1篇失衡
  • 1篇世界文明
  • 1篇中文化
  • 1篇文化城市
  • 1篇文化建设
  • 1篇文化缺失

机构

  • 8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蔡宁
  • 3篇范明英
  • 1篇孟宪锋
  • 1篇蒋景楠

传媒

  • 1篇长白学刊
  • 1篇价值工程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企业经济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上海城市管理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化构建的三维研究
城市化是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在走向现代文明进程中的必然要求,甚至是国家现代化最重要的内容。正是城市与城市化创造了史无前例的物质、制度、社会和精神财富,赋予人类文明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张力,促进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发...
蔡宁
关键词:快速城市化进程城市文化地域文化
快速城市化中的文化缺失与理性再生被引量:4
2012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拓展,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功能效应也逐步凸显,城市化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全球化时代与中国城市化的共时性特征,以及社会转型期时空压缩的矛盾境遇,形成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文化缺失倾向。实现城市与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厘清城市发展中功能与文化、世界文化与民族特色、历史传统与现实时代、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系列关系。
范明英蔡宁
关键词:城市化文化缺失城市竞争力
信息经济中的管理锁定策略及其应用
2003年
蔡宁孟宪锋
关键词:信息经济
城市生长中文化失衡及治理策略被引量:9
2014年
城市的成长过程是城市与文化的互构过程,城市建构了文化,而文化塑造了城市。城市生长的烦恼就在于城镇化过程中城市文化失衡,并因此而导致城市畸形成长。城镇化过程中文化失衡现象表现为城市文化的浅薄性、粗俗化、浮华性、焦虑化等。城镇化的健康推进,城市的科学生长,在很大程度上要城镇扎根,也就是培育城镇化的文化根基。城市生长中文化失衡的治理策略在于: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让文化根植于城市生长过程;在民族与世界的融合中使城市生长的文化衍生;通过人文与科学的互通实现城市生长中的文化融合。
蔡宁
关键词:城市文化文化失衡
信息不对称理论在房地产市场上的应用被引量:17
2003年
以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为例 ,介绍了微观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应用,分析了房地产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及其后果 ,以及解决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的对策。
蔡宁蒋景楠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理论房地产市场
植根于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互动--城市文化建设之道被引量:4
2012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拓展,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功能效应也逐步凸显,城市化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全球化的时代环境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共时性特征,以及由社会转型期时空压缩的矛盾境遇造成了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文化严重缺失和文化破碎倾向。大规模的"造城运动"导致文化积淀不足;"千城一面"使得城市文化趋同严重;"城市人"塑造的缺位致使城市人文精神空泛。实现城市与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廓清城市发展中功能城市与文化城市、世界文化与民族特色、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等一系列关系和矛盾。转型期多样矛盾的展开与突破既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和城市文化建设的压力,又是发展建设的机遇与动力。
蔡宁范明英
关键词:文化城市世界文明民族文化人文精神
模拟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世纪90年代后,信息系统工程、网络工程、大型建设工程以及高科技项目开发等项目管理新领域的出现促进了项目管理在理论和方法等诸方面不断的发展和提高.建筑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其管理模式已由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步向现代化的管理模...
蔡宁
关键词:项目管理进度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道路与模式”比较分析
2010年
具有浓郁中国文化气息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提出和实践,就是中国历史和社会变迁的模式演进过程。大同社会空想模式的实践已经终结,小康社会的构建承上启下、和谐社会顺势构建。从三个社会模式的历史转换中,社会的价值、路径和目标等也随之变换,即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价值选择,贫困平均向富裕公正的目标转换,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合理均衡,集体伸张到个性弘扬等历史变化,这些变化对于时下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范明英蔡宁
关键词:大同社会小康社会和谐社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