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肺
  • 6篇急诊
  • 5篇心肺复苏
  • 3篇骤停
  • 3篇纳络酮
  • 3篇儿童
  • 2篇蛋白
  • 2篇蛋白原
  • 2篇心肺复苏机
  • 2篇心脏
  • 2篇心脏骤
  • 2篇心脏骤停
  • 2篇眩晕
  • 2篇眩晕症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加压素
  • 2篇血浆
  • 2篇血浆纤维
  • 2篇血浆纤维蛋白
  • 2篇血浆纤维蛋白...

机构

  • 13篇中山市博爱医...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蔡家骥
  • 14篇庄炯宇
  • 8篇肖忠
  • 7篇洪海斌
  • 4篇黄之抗
  • 2篇孙电
  • 2篇李海忠
  • 2篇付东明
  • 2篇袁春雷
  • 2篇黄伟
  • 1篇孙多成
  • 1篇崔秀平
  • 1篇张映坤
  • 1篇陈伟强
  • 1篇程国何
  • 1篇李大飞

传媒

  • 2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内蒙古医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2008年全...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络酮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探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 探讨纳络酮治疗眩晕症的疗效及起效、缓解时间。方法将118例眩晕症病人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9例,小剂量纳络酮组39例.大剂量纳络酮组40例。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药物起效、缓解时间。结果大、小剂量纳络酮组缓解率(72.50%、61.54%)、总有效率(95.00%、92.31%)均高于对照组(缓解率41.03%、总有效率69.23%),其中总有效率两组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大剂量纳络酮组较小剂量纳络酮组又有显著差异(P〈0.05)。在起效时间、缓解时间方面,大剂量纳络酮组(1.72±1.70天、1.79±1.31天)少于对照组(2.27±1.91天、3.59±1.69天)、小剂量纳络酮组(2.00±1.90天、3.31±1.79天),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络酮治疗眩晕症疗效好,而且大剂量纳络酮疗效更好,起效快。
肖忠庄炯宇蔡家骥
关键词:纳络酮眩晕症眩晕
儿童溺水院前院内急救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溺水儿童最佳的院前、院内急救方法,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对近2年我院急诊与PICU救治的20例溺水儿童病例作回顾分析。结果20例患儿中15例在现场进行了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平均到达医院时间0.5 ̄3小时。至我院急诊时,心肺停止、瞳孔散大者7例;意识障碍者8例;抽搐者1例;完全清醒4例。对心肺停止的7例患儿立即进行复苏。3例急诊室死亡;其余4例均恢复自主循环,其中2例心肺停止30分钟复苏成功,目前基本恢复正常。2例进入PICU后8 ̄24小时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非心肺停止组13例患儿中4例遗留轻度缺氧性脑病,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及时的现场心肺复苏、完善的转运机制、一体化的急救体系,是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伤残率的有效保障。溺水的预防应关注高危人群,加强安全教育。
洪海斌孙电蔡家骥
关键词:儿童溺水院前急救院内急救
在院前心肺复苏中血管加压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血管加压素在院前心肺复苏(CPR)中的疗效。方法:在103例心脏骤停患者中随机分为3组,标准肾上腺素组(A组)38例,血管加压素组(B组)34例,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组(C组)31例,各组分别观察自主循环恢复率、24h存活率、出院存活率、脑复苏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及复苏后心肌酶变化。结果:B组(44%)、C组(42%)自主循环恢复率明显高于A组(16%),B组(38%)、C组(39%)24h存活率也明显高于A组(13%),C组出院存活率(23%)高于A组(8%)、B组(12%);脑复苏率3组无差异;B组、C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短于A组;复苏后心肌酶变化3组无差异。结论:在心肺复苏期间应用血管加压素比用肾上腺素可明显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24h存活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还可提高出院存活率。
肖忠庄炯宇蔡家骥付东明
关键词:心肺复苏肾上腺素
急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咪达唑仑诱导气管插管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总结急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咪达唑仑诱导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急诊救治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56),对照组行地西泮麻醉,研究组行咪达唑仑麻醉,比较两组插管即刻生命体征及插管后连接呼吸机前血气分析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分压(PaO_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咪达唑仑镇静行气管插管术较地西泮能更有效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而对呼吸功能几乎无影响。
洪海斌黄之抗庄炯宇李海忠蔡家骥
关键词:咪达唑仑重型颅脑损伤气管插管
毒品中毒的急诊诊治
2013年
联合国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第二条第四款,“毒品”是指这种物质的性能能引起成瘾之依赖性,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或抑郁,以致造成幻觉,或对动作机能、思想、行为、感觉情绪之损害的天然、半合成、合成的物质。
肖忠蔡家骥
关键词:毒品中毒
皮肤粘合剂(DERMABOND)用于儿童面部创伤性伤口修复的临床应用观察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皮肤粘合剂(DERMABOND)用于儿童面部创伤性伤口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儿童面部创伤性伤口60例,伤口清创后,分为皮肤粘合剂(DERMABOND)组(治疗组30例)和传统5-0丝线缝合组(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3 d内伤口的疼痛情况、伤口愈合等级、伤口美观满意度及就诊次数等。结果所有儿童均获得随访,随访3~6个月,平均3.2个月。两组均未出现过敏、伤口感染、伤口裂开或严重瘢痕反应等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伤口疼痛、伤口愈合等级和就诊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美观满意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粘合剂(DERMABOND)和传统5-0丝线缝合法相比,操作简便易行,效果满意,能减少瘢痕形成,是儿童面部创伤性伤口修复较理想的一种治疗手段。
洪海斌黄之抗蔡家骥庄炯宇黄伟
关键词:儿童创伤创面愈合组织粘合剂
急诊实施心肺复苏术救治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救治中应用心肺复苏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急诊科实施心肺复苏的123例心脏骤停患者,其中院前实施86例(院前组),急诊室实施37例(急诊室组),统计所有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并比较两组的复苏成功率。结果:39例(31.71%)患者复苏成功,84例(68.29%)复苏失败。急诊室组复苏成功率高于院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的心肺复苏术是急诊救治中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最重要的措施,当前复苏成功率仍不尽人意,需继续加强研究,提高复苏成功率。
张映坤崔秀平孙电庄炯宇蔡家骥李大飞
关键词: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急诊救治
血浆纤维蛋白原在阑尾炎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在阑尾炎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炎患者404例,按其分型分单纯组59例,化脓组263例,坏疽组82例,均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Fib含量。结果:化脓组、坏疽组的Fib、WBC均高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坏疽组Fib、WBC又高于化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ib与WBC相关性呈正相关(r=0.257,P<0.01)。结论:在阑尾炎时Fib、WBC变化是随病理分型而变化,病情越重Fib、WBC越高,故Fib与WBC一样对判断阑尾炎病情轻重及预分型有一定价值,有望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肖忠庄炯宇蔡家骥袁春雷陈伟强程国何
关键词:阑尾炎纤维蛋白原WBC凝血功能
改良式部分拔甲术在嵌甲型甲沟炎急诊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通过比较2种治疗嵌甲型甲沟炎的常用术式的手术用时、恢复时间、复发率,探讨适合嵌甲型甲沟炎的急诊治疗方法。方法:把153例病例分为2组,分别使用单纯拔甲术和改良式部分拔甲术治疗。收集统计2种术式的手术用时、恢复时间、复发率。分析得到手术用时短、疗效满意、复发率较低的一种术式。结果:单纯拔甲术平均用时3±0.53 min,恢复8±2.33 d,复发率68.63%;改良式部分拔甲术平均用时5±0.48 min,恢复5±1.23 d,复发率4.90%。结论:改良式部分拔甲术具有术式简单、手术创伤轻、患者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在急诊手术中推广。
黄之抗庄炯宇蔡家骥
关键词:拔甲术急诊
儿童及青少年动物致伤的特点及急诊处理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为制定更合适的儿童及青少年急诊处理方法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中山市博爱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94例动物致伤的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根据诊疗规范对其进行治疗及随访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儿童动物致伤的特点,对其流行病学特征和诊疗特点,病情发展和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儿童动物致伤主要为男童、低龄儿童为主,夏季为致伤高发季节,致伤部位多集中于四肢,其中以犬、猫的抓咬伤带来的伤害发病率最高,家中喂养宠物猫狗的儿童是动物致伤的高危群体,如果发生动物致伤,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接受规范化处理及治疗可避免病情恶化。结论:儿童是动物致伤急诊治疗重点对象。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儿童自我防护意识及规范化的急诊治疗对预防动物伤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蔡家骥洪海斌庄炯宇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动物致伤急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