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军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RNA-27a对3T3-L1细胞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miRNA-27a对3T3-L1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诱导建立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细胞模型,观察miRNA-27a对3T3-L1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总Akt和磷酸化Akt的变化。结果 miRNA-27a明显抑制3T3-L1细胞对胰岛素诱导的葡萄糖的摄取,miRNA-27a可促进炎症因子IL-6的产生并抑制Akt的磷酸化。结论 miRNA-27a可促进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胰岛素信号通路PI3K/Akt实现。
- 谢军蔡克银
- 关键词:AKT信号通路
- 67例老年人药物性肝损害临床分析
- 2013年
- 目的:分析67例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老年人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方法:通过对2005年01月-2012年01月间发生的217例药物性肝损害进行分析,分老年组、中青年组,并对其发病率、病因、临床表现、预后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总结老年人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人、中青年人占同期老年人、中青年人肝病患者的比例分别为6.54%、2.08%(P<0.05);老年人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分别是:抗菌药23.8%,心血管用药19.4%,肿瘤用药16.4%,中药10.4%,而中青年组分别是:抗结核药20.0%,中药16.6%,抗菌药14.6%。老年组抗菌药、心血管用药导致的DILI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人、中青年组药物性肝损害无症状分别是41人、61人,发生率分别为61.2%和40.6%,老年人无症状者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老年人药物性肝损害仍以肝细胞型为主,占47.7%,在无合并症情况下,治愈、好转率均为90.9%,与同期中青年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老年人DILI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人,引起老年人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主要以抗菌药、心血管用药及抗肿瘤用药多见,并且临床表现不典型。
- 蔡克银谢军
- 关键词:老年人药物性肝损害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22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组96例(UAER< 30 mg/24 h),早期肾病组71例(30 mg/24 h≤UAER <300 mg/24 h),临床肾病组58例(UAER>300 mg/24 h).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血清HO-1及丙二醛浓度,并比较各组HO-1的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HO-1及丙二醛水平较单纯糖尿病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糖尿病肾病患者中,临床肾病组HO-1水平明显高于早期肾病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O-1与UAER呈正相关(r=0.485,P<0.01).结论 血清HO-1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脏损伤早期即出现异常,并随着肾脏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其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预测疾病进展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蔡克银徐梅华谢军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 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血清三叶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血清三叶因子(trefoil factor 3,TFF3)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依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将123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组(SDM组,UAER<30 mg/24 h)42例;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组(EDKD组,UAER 30~300 mg/24 h)46例;临床糖尿病肾脏疾病组(CDKD 组,UAER>300 mg/24 h)35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20名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TFF3表达水平,并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KD组的血清TFF3水平[(71.33±9.48)ng/ml]明显高于其他3组,EDKD组患者血清TFF3水平[(49.31±8.93)ng/ml]显著高于SDM组[(32.65±7.27)ng/ml],而对照组血清TFF3水平最低[(17.65±6.27)ng/ml],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血清TFF3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r=0.897,P<0.05).结论 血清TFF3表达水平与DKD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可作为预测及判断DKD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 蔡克银徐梅华谢军
- 关键词:糖尿病肾脏疾病三叶因子